首頁 arrow 新聞報導 arrow 大地新聞報導 arrow 【影片】815‧終戰日【台灣命運的分叉路口】座談會-李筱峰
【影片】815‧終戰日【台灣命運的分叉路口】座談會-李筱峰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4-09-30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時間】2014年8月15日 (週五) 上午10時~12時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3樓A室(台北市濟南路一段2之1號)
【主持】張炎憲│台灣社社長
【與談】鍾逸人│因二二八事件被囚禁17年的「二七部隊」部隊長
李雪峰│台灣高座會總會會長
李筱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1945年8月15日中午12時整,日本天皇裕仁通過電台廣播向日本民眾宣讀《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聯合國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的第一道命令,指派中國戰區司令蔣介石派代表來台灣接收。蔣介石派陳儀來台,在10月25日接受日本投降。10月25日是中國國民黨欽定的「光復節」。中國國民黨政府在這一天接收台灣,並據此統治台灣,台灣人墜入另一個苦難時代,又再次被殖民統治,任人宰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殖民地紛紛獨立建國,台灣卻在政權轉變中,由中華民國統治。8月15日,是台灣歷史反思的重要日子。日本戰敗後,放棄台灣主權,台灣何去何從?回頭看,台灣錯失了宣佈獨立的契機。---台灣社


【與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李筱峰教授:

1945年10月25日中國國民黨政府代表盟軍受降,並據此佔據、統治台灣,台灣人再次被殖民統治。到底日本向誰投降,台灣歸屬有何根據?



終戰後的台灣人心態:

戰後「草山會議」親日人士(辜振甫、許丙等)與日軍少壯不願投降者:主張台灣獨立,但與現在的台灣獨立意義不同。

一部分人擔憂中國來,但社會上普遍是歡迎的。

籌備歡迎委員會的人一年四個月後被殺。林茂生於10/25的台灣光復慶祝大會留下生命中的最後一張照片。

戰後台灣未脫離殖民狀態,中國政府以新征服者的姿態來台灣。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的制度集行政、司法、立法、軍事於一身。連震東曾向蔣建言這種制度會讓台灣人民認為是殖民制度的延續。

中國接管的台灣貪汙腐敗、經濟崩盤,1946年掀起自殺潮、治安嚴重惡化,刑事案件增加28倍,與軍紀敗壞有關。不但延續殖民統治,各方面狀況還更加惡劣,導致二二八事件。

為何戰後韓國能獨立、台灣不能?

台灣人背負中華文化,漢族意識的包袱,有唐山情節。韓國1910年淪為殖民地前還有獨立地位。

台灣人的原鄉情節,連漢化的平埔族,也自以為是唐山後裔。日本治台前20年的抗日活動也以恢復清朝為主。

1920年「台灣議會請願運動」,日本當局的分析,綜觀幹部之思想有兩派:
1.立足中國,對中國將來寄予重盼,認為不久即可雄飛世界,嚮往中國,開口即4000年文化,常有反日之過激言行。
2.對中國不做過分奢望,著重台灣人之獨立生存,不排斥日本,堅持台灣為台灣人的台灣。雖如此,係出自對中國紛亂狀態的失望,他日中國強盛則與前者見解無異。

1919朝鮮「三一獨立運動」,獨立目標明確。而受美國威爾遜總統「民族自決原則」衝擊的台灣,發動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只是自治運動。

祖國只是觀念的產物無經驗的實感,實際接觸後已來不及後悔。即使二二八事件時,獨立的聲音亦未很強烈。

台灣人未有建國經驗,故未警覺亡國滋味,缺乏韓國人刻骨銘心的亡國恐懼。

結論

經過此歷史要認清立足的土地即祖國。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最後更新 ( 2014-09-30 )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