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首頁 arrow 新聞報導 arrow 建國論壇 arrow 「有品」不必用錢買
「有品」不必用錢買
新聞報導
作者 陳軍   
2009-06-18
 

    首次聽到教育部要花十二億新台幣去培養國人「三品﹝品德、品質、品味﹞」的新聞,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好像聽到宗教家說為了「傳道」,得花大把鈔票把寺廟建得高聳入雲、金碧輝煌一樣荒謬。

    先說「品德」,品德的培養是從小在「有品」的良好環境下耳濡目染學習而來,無關乎貧富與貴賤,如「富而不仁」就非良好的環境。其中重要者乃在於「有德」的長輩、師長、親友等言教、身教而來,這種軟體環境的建構在於個人智慧、修養及人格的養成,與健全的「人生觀」和「生活態度」有關,尤其是身負教育重任的教育界及具有行為仿效指標的社會、政府高層最為關鍵,和金錢財力少有瓜葛。

    再說「品質」,品質一詞所指乃是「做人、做事」的品質與個人高尚的品格而言,還是與「品德」脫不了關係,並非是外表光鮮亮麗,名牌服飾加身之意,這種品質的養成與金錢更是八竿子打不著,沒半點關係。或許有人說,大量閱讀優良圖書、參加相關活動都需要錢,但是讀書、參加活動所獲得的經驗要是無法真正落實在生活裡面,無法用來改變自己種種的不良習性﹝諸如自私、貪婪、傲慢等﹞以及加強自我情緒、行為的管理,則讀書只是「越讀越輸」,毫無助益,君不見社會上一大堆「博士」變「博土」、「英雄」變「狗熊」活生生的例子,就知其中端倪。

    至於「品味」會列在清單當中就令人相當困惑,品味之不同各如其面,有人視西裝革履為品味,有人則以輕鬆舒爽為最愛;有人為求能粗茶淡飯過一生而欣喜,有人卻非得餐餐魚翅、鮑魚、上等牛排才叫有品味;有人家中牆壁上貼滿小孩天真純樸的畫作而滿足,有人卻認為在家中擺飾動輒上千萬的藝術品,外加空調、控濕、控溫才叫高級,其中所隱含的個人生活哲學又何能用金錢買得到?

    既然連教育部長鄭瑞城都公開承認,灑下如此大把的鈔票也「不太有把握」會「成功」,既然如此,那又何必把人民辛苦繳交的納稅錢拿來「試手氣」?還不如拿來比照慈濟功德會在中國貴州創辦的「脫貧村」,在台灣複製一個,專責用來緊急救助瀕臨家破人亡、求救無門、甚至只能選擇舉家燒炭以求解脫的「急貧家庭」,事後再把如此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諸多感人故事匯集成冊,天天借報章雜誌一角如實報導,不但是活生生的「三品養成」的最佳教育教材,更可藉此號召更多人投入這個極富意義的社會互相救助活動,如此一舉數得,豈不更具意義?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最後更新 ( 2011-03-09 )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