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首頁 arrow 新聞報導 arrow 大地新聞報導 arrow 【影片】林建隆:林爽文事件與歷史小說創作
【影片】林建隆:林爽文事件與歷史小說創作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5-06-11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時間:2015年6月7日
地點:彰化縣文化局南北管音樂戲曲館
主講:林建隆教授

大綱:

1.刺桐花之戰的女主角是金娘,「金娘」是西拉雅語的漢文譯音。她生長的地方萬丹古稱「上淡水社」,當時沿高屏溪一帶都是平埔族的「社」。例如麻豆社,曾在荷蘭時期因對荷戰爭,和荷蘭簽訂戰爭文書-麻豆社和荷蘭政府簽訂合戰條約,是現在台灣最早的國際條約。

2.林爽文起義後,封金娘為「柱國夫人」,意思是國家的柱子、棟樑。她也是陣軍大法師,在圍攻府城一役中,當時清國武官為柴大紀、水師提督黃仕簡鎮守,而清軍敗仗後再派湖廣總督常青來台鎮壓也失敗,最後乾隆皇帝派其私生子-陝甘總督福康安來台,從鹿港登陸與林爽文義軍大戰。

3.在小說中的金娘除了被林爽文封為柱國夫人以外,兩軍開戰前必先作法,鼓舞士氣。圍攻府城一役中,林爽文攻東門、莊大田攻南門,而西門就是由金娘帶領三萬由平埔族組成的兵丁進攻-一個平埔族的女性,帶領台灣人圍攻由湖廣總督鎮守的府城,由此可知台灣女性的偉大(目前此段故事已由屏東的歌仔戲團編劇)。

4.1786年,美國獨立戰爭成功後十年,大里杙的林爽文起義革命,台灣人應該稱之「革命」而非「事件」。事件是祖先的「敵人」所講的-以外來殖民者的角度所用的詞彙。例如在林爽文陣營中稱滿清為滿賊。我們應該使用祖先的詞彙,而不是使用敵人矮化我們祖先所用的「事件」一詞。

5.林爽文的時代,大里杙屬於彰化縣,而林爽文戰敗後曾有一支軍隊北上要到噶瑪蘭和欲前往噶瑪蘭開墾的吳沙會合,當時的噶瑪蘭尚未歸屬清國。

6.雍正皇帝特別交代乾隆,在中國建城都以壘石的方式建造,但唯獨台灣不行,理由是雍正深知台灣自古不屬中國,要將台灣納入版圖並不簡單,台灣人也會不斷反抗,人口也不是由漢人組成,絕大多數是平埔族。所以台灣早期所有的城牆都是由竹塹圍城,無論攻守隊清國軍隊都較為有利。

7.什麼是歷史?是教育部頒定的才叫歷史嗎?像現在教育部聲稱的「微調課綱」其實是「全調課綱」,全部都是中國觀點來看台灣。歷史往往被當作工具,古今中外皆然,美國十九世紀的著名小說家Nathaniel Hawthome曾經這樣說到If history is true, then there is no need fiction. 歷史若為真,就不需要虛構。正因為歷史往往都非事實,大多數是被操縱。馬克思又是如何詮釋歷史?他定義的歷史是不同階級的鬥爭過程,稱之歷史。

8.滿清對歷史的一貫作法是將史書焚毀-由其是對其統治不利的部分,燒掉對其不利的言論,再重新編構。鄭成功在戰勝荷蘭後,所有的官文書都讓荷蘭人帶回,日後曹永和教授才有辦法從荷蘭國家圖書館將關於台灣的文獻重新翻譯,這是兩種對待歷史截然不同的態度。

9.鄭成功的文膽楊英寫了一本《從征實錄》,其中記載台灣人不會種植水稻,也不會採收,這是汙衊台灣人的說法,因為從荷蘭攜回的文書中就記載台灣人發明小型鐮刀-和中國的中型鐮刀、荷蘭的大型鐮刀都不同,使用上回力小,方便女性使用。平埔族主要是母系社會,種植、採收和土地的工作均歸女性,所以這是荷蘭文書對中國記載的打臉。

10.從文獻《平台紀事本末》中描述林爽文的出身-「貧不聊生」和《台灣通史》所記載「墾田治產,家頗饒」,兩相對照,一貧一富的史料衝突。這其中的差別一是祖先敵人的醜化台灣人觀點和另一個台灣人觀點,也可以知道哪一個應該相信,哪一個是敵人的扭曲。

11.真相應該是在林爽文的祖父一代就隻身來台,但為什麼林爽文兵敗後會說他八歲時隨父親林勸來台開墾,而其祖父葬在中國平和縣的義塚(亂葬崗)?因為戰爭失敗被抓後,林爽文必須要如此說,才能讓其祖父在台的墳墓不被清國刨墳-按照乾隆的說法,將林氏祖墳挫骨揚灰。

12.乾隆是非常迷信的皇帝,當時在台灣最大的組織就是天地會。傳說天地會有許多高手,其中有能役使陰兵陰將作戰的高人-就是平埔族的尪姨,這種方式稱為「陰丁作戰」。不只乾隆皇帝怕尪姨,荷蘭人也相當懼怕(全世界基督教徒燒死吊死最多女巫的地方就是荷蘭),曾經迫使三百多個尪姨遷到諸羅,逼他們要改信基督教,若是不從就要餓死尪姨。但全世界基督教徒對待女巫的方式都是燒死吊死,怎可能特別「優待」台灣尪姨,其中有可能的原因是基督教的牧師和尪姨鬥法鬥輸。卑南族能強盛的原因也有一說是卑南巫師曾和平埔族學法術。

13.刺桐花之戰最精采得部分是台灣的大尪姨金娘和清帝國的薩滿巫師鬥法,當薩滿巫師豎起索羅桿,桿上的豬肋排被吹起,烏鴉等鳥啄食象徵滿清的神明領受供養助陣時,台灣的金娘也豎起將軍柱,迎請曾經在台灣反抗外來統治者的這些英靈前來助軍打仗。

14.林爽文戰敗後,和金娘等人被綁回北京,清帝國以「魚鱗割」的極刑對待,割了三千六百刀,凌遲致死。這樣殘酷的手段,難道林爽文在革命前不知道?而他又為什麼要起兵抗清?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納稅的問題,與美國獨立革命一樣。當時清帝國對台灣人所課的稅賦高於中國四倍,抗稅的問題是林爽文起義的導火線,但官方卻都以「造反」來簡化抹黑此事的前因後果。

15.起義之初,清國由彰化派了三百兵丁,再由府城補充三百員兵支援,由北路協副將滿人赫生額帶領,北上攻打林爽文,但不敢和林的義軍直接交鋒,便先到大墩庄(今天烏日)放火燒莊,將老弱婦孺當作人肉盾牌,目的是逼林爽文投降,後來的大墩才遷到今天的台中市。

16.1786年11月27日林爽文豎旗革命,連連攻克大墩,將清兵一千六百員全斬,可見當時林爽文義軍的軍容壯盛。

17.為何天地會的組織在台灣能如此強大?原因是當時的台灣人普遍有加入社團的習慣,也有「會社」的觀念,目的是互相支援、保護對方。統治者來台灣以欺負、剝削台灣人為能事,台灣人在無人能保護下,只能民間互相結社自保,如換帖會,在那個時代最大的社團就是天地會,天地會的總舵主林爽文為了抗稅而抗清,難道台灣人不應該支持他嗎!

18.1786年11月28日林爽文的義軍攻克彰化、11/29日建立順天國,也是台灣人建國之日,直到順天三年才失敗。

19.在林的陣營中,頭號大將就是王芬(王勳),中部有三間廟宇供奉王芬-平海大將軍,是在台灣建立國家-順天國的平海大將軍。又為什麼林爽文不是自稱為王,而叫作「大盟主」?兩點來看,第一、當革命軍攻入彰化縣城後,即刻張貼榜文,榜文中如此寫「順天元年,大盟主林(爽文)為出榜安民事;本盟主為眾兄弟所推,今統雄兵猛士,誅殺貪官,以安百姓。貪官已死,百姓各自安業,惟藏留官府者死不赦」,榜文是劉志賢所寫,他也是第一任彰化縣海防同知。第二、在小說中金娘的弟弟曾被美國商船救起,學會了當時西方的醫療技術,從商船上的西方人口中得知美國獨立成功,總統由推舉產生,林爽文不稱為王而稱大盟主,便是台灣順天國的「總統」。

20.傳說後來林爽文在南投九九峰藏有十八番籃的番銀,而彰化賴達因為和林爽文面貌神似,便做為林的替身被清兵所抓,林爽文再北逃到南投小半天,遇上福康安的軍隊後,決戰在小半天的古戰場,這也是最後的一戰。

21.當時台灣通用的貨幣其中就是番銀-荷蘭盾與西班牙的金銀幣。

22.荷蘭原來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台灣則是殖民地的殖民地),但後來荷蘭打敗西班牙,荷蘭海軍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的軍隊之一,此時世界上通用的貨幣應屬荷蘭盾,成色十足。當時清帝國的銀幣僅六成八、六成九的純度,所以台灣人大多不願意以番銀和清帝國的銀兩交易,台灣人一直私藏成色十足的番銀,一直到日本人治理台灣後,才習慣用紙幣。

23.殖民地統治者在統治殖民地的手法如出一轍,就是分化,利用族群分化殖民地,才能以少數統治多數,利用台灣人打擊台灣人,我們應該要從歷史中學到教訓。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最後更新 ( 2015-06-12 )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