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arrow 活動報馬仔 arrow 05/21-12/10 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
05/21-12/10 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
新聞報導 -
作者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18-12-10

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

展期 : 2018/05/21- 2018/12/10

地點 : 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南棟一樓文化部藝廊(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


關於展覽

觥籌交錯、氣氛熱絡的熱炒攤,優雅端坐、舉杯相對的高價餐廳,微微燈下有人在等的家中餐桌……你記憶中最深刻的是什麼樣的飲食場景?這個場景伴隨著的又是什麼樣的記憶呢?

「吃」起於生物本能,但在飽足身體的飢渴、提供營養、滿足口味之外,從食材取得、交換、烹調處理到食用方式、口味等,每個飲食相關的選擇、行動,在在透露出不同民族、時代的文化特色,也牽動著群體共同的生活記憶。這個展覽是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策畫、首展,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改編製作的巡迴展,邀請你和我們一起從人文與自然的多元視角探索飲食的文化意義,從新型態飲食思維重新思索「吃」對社會生活與自然環境的影響。


從產地到餐桌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然環境提供了人類生存的物質條件,也直接地影響了當地物產種類與人的食物選擇。相同的文化環境下,常會發展出自成一格的飲食結構與地方風味,從對食物的採擇種類、偏好範圍、交換、處理烹調方法和禁忌,往往就可以看出所在地域生態環境特色,及所屬文化的信仰、宇宙、分類與身體觀念,飲食的禮儀甚至也成為不同群體藉以彰顯身份、聲望和權力的表徵。下回用餐時,不妨多留意看看,這些飲食的細節,在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故事。


食代風味

臺灣飲食文化的發展和演變,深受各時期移民文化、政治與社會變遷的影響。不同階段來到臺灣的移民,帶著他們的家鄉風味而來,配合臺灣的配料、食材,不斷地融合、演變與創新,塑造出多元而為人稱道的臺灣美食風味。

17世紀起,漢人移民帶入閩菜、粵菜及客家菜等飲食口味;日本時代的半世紀間,引進日式料理與西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各地的移民帶著各地名菜跟家鄉味來臺,融入臺灣常民飲食;隨著經濟起飛,外食風氣興起,80年代西方速食也登臺,鄉土小吃也隨著本土意識逐漸抬頭。近年新住民落地生根,異國風味餐飲流行,也讓菜色口味發展更形多元化。


智慧的選擇

人類和自然界其他動物最顯著的差異,就是有辦法改變自己所仰賴的食物鏈。你是否想過,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我們取得、食用的方法,產生的廢棄物與剩食,也正在改變著環境?慎選食材以杜絕可能造成自然生態資源枯竭的問題,買得少、買在地食物、自種自食、吃得適量並善用剩食,我們也可以用吃的行動改變環境的未來!

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