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首頁
【議事録】日本政府:沒有立場去承認中國政府的立場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湾の声   
2010-06-04

【議事録】日本政府:沒有立場去承認中國政府的立場     漢譯 by 西歐米

擷取自第174屆 衆議院 外交事務委員會 平成二十二(2010)年五月十九日國會會議記錄搜尋系統

人物說明:
中津川博郷-民主黨眾議員
武正公一-外務省副大臣
中川正春-文部科學副大臣

○中津川博郷委員:有關中學的社會科教科書、地圖中的台灣標記,今天我已經提供各位彩色的圖文資料。關於在中學社會科課程中使用的地圖內容方面,早在2005年10月31日時,由我們的同僚笠浩史衆議院議員於小泉内閣時代提出書面質詢。在地圖中中國的國界標示到台灣的東側,即太平洋上面,即是將台灣標記為中國領土。我相信文科省應該知道這件事吧。請回答。

○中川正春文部科學副大臣:是的、我知道這件事。

○中津川委員:我們來仔細回顧一下歷史,一九七二年時田中角榮總理、大平正芳外相在職的時候,曾經發表了日中共同聲明,對我們這些關心台灣問題的人而言,日中共同聲明中的第三項就是最有名的內容。第三項明文寫著「我們再三表明,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的一部分。」接著最重要的是,日本政府聲明:「日本國政府充分理解及尊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立場」也就是說我們的立場是「理解及尊重」意即,我們並沒有明白承認台灣是中國的領土。

這樣的表達方式,在當時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現在再回顧起來,無論經過多少年還能夠討論(爭論),可見得使用「理解及尊重」的字眼代表日本政府的立場是並不承認這是事實,只是「理解及尊重」而已。這其間的歷史,以及至今的中台關係我們並不打算多做陳述,我也只是理解、尊重他們的陳述而已。

但我們如果看中小學教科書裡的地圖,給我們的印象簡直像是日本政府完全接受台灣已是中國的領土一樣。現在我們看到的地圖有兩種。一個是帝國書院發行的「中學校社會科地圖」,以及由東京書籍發行的「新社會科地圖」,任何人一看這兩種地圖都會覺得,代表台灣就是中國的領土。

所以,我想要表達的是,從小學開始的教育就很重要,我們要將日本的領土意識深植於國民心中。但是我們看小學、中學教科書中的地圖,會覺得台灣就是屬於中國的領土。

我不知道用這件事質詢文科省副大臣是否適當,但因為武正外務省副大臣也在場,我希望兩位都能回答我的問題。

○武正副大臣:如中津川委員所指出的,日中共同聲明第三項就如您方才所引用的內容,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及尊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主張的立場,台灣是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這並不代表我們的立場是承認這項主張。根據舊金山合約,日本只是聲明放棄對台灣所擁有的一切權利等,所以日本的立場並不是在表明對日中共同聲明第三項中,如中國方面的聲明,我們並無任何立場認定台灣的法律的地位。

而如您剛才所指出的,現在學校的教科書用圖書中,有關台灣的領土問題,我們將會配合我國政府的立場,視為教科書檢定的標準,也同意將會依此判斷教科書檢定審議會中審查的是否為適當的教科用圖書,但是身為外務省的官員,其實我並無立場代替回答此一問題。

○中津川委員:依照方才外務副大臣的發言內容,我想請教文科省副大臣。沒錯,我們日本並沒有承認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今天武正副大臣在日本國會的正式集會的委員會會議室裡光明正大地發言說明。這一來,目前的教科書還是很容易招致誤解。所以,副大臣。希望你能夠再進一步檢討這個問題。

我也希望請兩位副大臣一同答覆檢定的標準,因為我認為一定有一個檢定標準。我認為這也是政府的見解,而且今天也得到兩位大臣的回答。

既然如此,我希望文科省官員們要去指導製作教科書地圖的出版社,現在的教科書裡的地圖很容易導致大家誤解,台灣就是中國的領土,希望文科省官員能夠積極指導出版社停止這種易遭誤解的製作方式。

○中川副大臣:這我希望由我回答。
文科省並不會單獨運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製作這樣的地圖,而是以一個具有整合性的國家規格要求製作地圖。以文科省的立場而言,有關外國國名的標記,文科省有製作一套適用於各級學校義務教育教科書用圖書檢定基準的檢討用標準。在此標準中,有關地名、人名以及地圖等等的標記方面,原則上都會標記外國國名,而且還有外務省協助編輯的「世界各國一覽表」,製作時也會參考此一覽表進行製作。

根據外務省製作的「世界各國一覽表」裡的記述,台灣是被分類在「其他主要地區」的類別裡,而且也加上附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明白表示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國政府也表明充分理解及尊重其立場。」

關於您所指出的教科書裡的記述,我相信教科書的發行者都是根據「世界各國一覽表」中的記載內容,編輯教科用圖書。故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我的理解是,雖說他們是依照檢定標準製作的,同時我也相信在教科書檢定審議會中的專門審議項目中,也會認定這是適當的準則。

○中津川委員:武正副大臣、今天我做了這樣有關台灣問題的質詢後,我也獲得了副大臣毫不避諱而正面的的答覆,我也相信武正副大臣是具有良心又正派的人,相信你也很了解我的意圖何在。現在文科省副大臣你也了解台灣因為有過去的歷史因素,所以你會把台灣稱為一個地區。的確,在我的第一個任期、及第二任期當中,確實有些大臣在發言時都會稱呼台灣為一個地區。但是也有的大臣會明確地稱呼台灣為一個國家。所以我認為,台灣的確是一個主權國家,這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台灣已經成為具有真正的民主主義及自由與人權的國家,所以他們的人民能夠自由地舉辦選舉。中國人則沒有選舉權。台灣則是藉由選舉,被選上的人就能夠取得政權,台灣的政權交替甚至於比日本還要頻繁及活躍,而且台灣的經濟實力也比中國好。

同時,台灣人也非常友善且易於相處。你們也知道,像韓國或是中國都不斷地咒罵日本,拼命地說日本人的壞話。而台灣人到現在還非常地感謝,在日本統治的時期,建設了水準與日本東京大學不相上下的台灣大學,或是建設了排水溝下水道等,引進日本的官僚制度,還有八田與一先生建設的水庫等等。所以,現在的台灣人比現在的日本人還像日本人。我每次到台灣都深深覺得有如回到自己故鄉一般的感覺,會覺得,啊!我真的是個值得驕傲的日本人,而且我們日本人實在是非常能幹而有貢獻的民族。所以,現在台灣人在台灣那麼小的一個島上,大家都很努力為自己的生活打拼,而且懷抱著不知何時會被中國併吞的危機感,在島上生活。

所以,雖然今天得到兩位副大臣有關台灣問題的一系列回答,不過在日本的外國人登記證中,我在第一次任期中也曾發問過:台灣人的國籍被列為中國台灣省。這根本就是虛構的狀態。而且現在這個登記證也能夠明確地表明台灣人和中國人是不一樣的,在日本法務省的文件當中,已經變成能夠明白地標記為台灣。而且我認為將台灣地位提昇至在文化、經濟交流、當然還包括教育交流、歷史上的緊密連繫等等,在外交事務委員會中提出討論的理由就是因為台灣是日本的國家安全保障上最重要的地方。因為我們的商船必須要通過台灣海峽。若台灣被中國占領的話,商船都無法進入日本。所以我認為我們必須要更重視台灣的地位問題。

台灣現在政權已經從民進黨轉移到國民黨手上,之前是國民黨執政,而且曾經是一黨專政。但是李登輝這人很偉大,透過選舉過程讓國民黨的人當選,接著再把政權移轉給民進黨,現在又輪到國民黨執政。即使是在日本國會當中,無論是親中派或親台派對這一點的認知,是完全沒有歧見的。我希望無論是在外務省或是文科省當中,應該要有共同的認知,就是中國是很重要的鄰國,台灣也是一樣的重要。所以,台灣雖然與日本沒有正式的邦交,只能夠實施議員外交。我自己經常到台灣去,而且深入民間各城鎮,或是去會見重要的政治人物等等。我也設立了日本・台灣安保經濟研究會,現在參與的成員總共有接近九十人。因為現在日本沒有台灣大使館,只以代表處的形式取代。不過,我們還是尊稱台灣代表為大使,以前民進黨執政時,是一個具有極高尚人格的許世楷先生當台灣大使,他也是一位很偉大的人。現在的馮寄台先生也是一個個性開朗,很不錯的人。

所以台灣也真的很努力地在實施國會議員之間的外交,這件事我希望兩位副大臣都能夠有所了解,同時更希望兩位也能夠了解台灣在各方面的重要性。所以我也希望日本政府行政當局也能夠多盡點力量。

我這樣不厭其煩地一再陳述,就是希望兩位副大臣能夠分別提供一下意見。

○武正公一外務副大臣:我來回答中津川委員。
剛才聽到中津川委員所披露的與台灣之間的議員交流活動當中,所獲得的種種實際感想與行動。至於我國政府的立場就如今天稍早時我所表明的立場。同時現我們在也表明了對台灣海峡在台灣的安全保障上,我們所應持有的重要觀點。另外對中津川委員您對台灣人的各種強烈的感情,我也獲得深刻的了解。

○中川副大臣:在艱難多端的外交平衡的權量下,現在日本政府也有其必需保有的立場,但以文科省官員的立場,我的正式回答即為先前所陳述的內容。不過,以我個人的立場而言,我的心情是與中津川委員一致,而且也極為感同身受。在心情上,我希望今後我們將都會把台灣視為一個重要的夥伴。但是我在此要表明,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

西歐米漢譯系列文章:
[被統計]的中國經濟
台湾の声【讀者投書】去參觀鄭南榕紀念館
國際商務仲裁的判決(拉法葉案的真相)
【レポート】台湾の田園にはためく緑の台湾旗-2
戒厳令敷く事なしの戒厳状態

延伸閱讀:
20100520自由時報  副外相:日本未承認台灣屬中國
20080607大紀元時報    創日本先例 東京都同意戶籍可登記「台灣」
【影片】日本友人參訪台灣聖山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最後更新 ( 2010-06-04 )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