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首頁
【影片】失語.詩語:台語詩作為一種介入(2)
新聞報導 -
作者 Angel | 贊之   
2012-12-07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無力者的抵抗:2012台灣人權文學論壇/系列一 失語.詩語:台語詩作為一種介入】(2)

這首詩的背景是在二二八事件紀念五十週年時,作者:李敏勇先生為紀念受難者而作。

當舌尖失語,當法治成為強權者的工具,
我們更要努力活得,像人!

【系列一 失語.詩語:台語詩作為一種介入】
日期:2012年11月25日(日) 16:00-18:00
地點:慕哲咖啡館(台北市紹興北街3號,近捷運善導寺站)

以復甦失語舌頭為主題,透過講談、演詩、朗誦關於戒嚴下人們生活與心靈樣貌的台語文詩,藉由詩文之美,激盪對話在國民教育下日漸失去的話語權。

與談人:
李敏勇先生(詩人,國家文藝獎得主)

第一段:
分享台語文經典.經驗和看法

*說台語很難去抵制社會語言的學習狀態

*在學校的學習中文體制下,說話語言,台語比中文好,但書寫就是中文比台語好

*在1960年代就開始寫詩.小說.散文和發表

*參加"笠"和台灣文藝社團,成立時間剛好是彭敏敏發表台灣人民自救宣言

*20幾歲接觸"笠"和台灣文藝,促使在文化關係裡,這兩個代表性,和台灣文化團體一直有親切的關係

*擔任了台灣文藝的社長和笠的主編

*笠的歷史語言,創辦人都是用日語寫作,所以這是台灣歷史留下來的語言狀態,但1945年戰爭結束後,台灣有一批外來統治體制下新的語言狀態,是禁止用原來語言日語寫作和無法去發表

*在外來政權體制統治下,當初笠社團的前輩,無法寫出有生命的詩和散文

*中國體制文學作家說他們的語文很不夠漂亮.醜.不好

*講述台灣人很長時間的語言環境,而這語言環境在戰後長期政治壓迫下奠基和語言斷絕後的歷史 文化狀態

*政治開放後帶來我們台語文化的覺醒,在很多地方很多人都要重新振興我們的台語文

第二段:

*詩作朗誦:〈這一天,讓我們種一棵樹〉

*1987發表228事件紀念五十週年的紀念受難者而作

*一直無法完全用中文來寫作,語言和發表的環境,在台灣社會內,某種我們不一定會自覺意識到要怎麼樣

*小學畢業之後,在屏東讀初中,那時要參加入學考,作文題目是「火車頭」,很多人寫錯,寫成「車站」(「火車頭」用台語發音是「車站」的意思),印象很深刻。

第三段:

*講述自己所有創作裡只有詩是用台語文書寫

*1966年開始用畫家的圖畫和自己的詩結合可以幫助台語文的活潑
 
*在台灣主體性之下,一定要重建我們自己的語言
 
*為何在台灣政治壓迫下,台語文變成弱勢
 
*在兩次世界大戰後最大的迫害是什麼?
 
*說台語文要有反省
 
*台灣如果在獨立後,可以解決語言的問題,可以改善語言的文章
 
*不用變成台語文和台語文的互相傷害

第四段:
    
啊!福爾摩沙—為殉難者的鎮魂曲

第五段:
   
*語言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在某種長期政治壓迫下的精神力量
   
*希望台灣語言能讓關心台語文的人,團結變成一種書寫和口語很好的語言,能讓很多的文學作品有更多的生命


延伸閱讀:
頭顱換得自由身 始是人間一個人~賴和的時代精神
【影片】失語.詩語:台語詩作為一種介入(1)
贊之的BLOG-勇敢台灣人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最後更新 ( 2012-12-07 )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