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敏為台灣近代史的大人物,歷經第二次大戰時的慘烈、日治時代洗煉,交織複雜之「台灣情結」 與日本維新的質變、228大屠殺(228 Massacre),台灣起了激烈的震盪,他是觀察家、學者、理論與實踐者。
您沒簽誓願文之前,我們不放棄您,您簽了以後,我們更不能把您放棄,因為您是我們的家人,雖然您的身體被囚禁在土城的監牢裡,但我們的心與您同在,馬桶是無法禁錮您的心的。您的心是自由的!
台灣人,若能以理智宏觀的方式,應付日治時代的不公平待遇,於困境中能夠忍受煎熬,自然會有成就,這與中國黨在台灣的行徑,形成極端的對比。
到了 3 月 8 日的晚上十點(協議十天和平的第八天)步槍和機關槍同時在台北不同地區開火。調來的軍隊已經扺達,開始向任何東西與任何人射擊,任意且毫無警告的開槍。一開始火力強大,隨著軍隊四處找人當槍靶,漸漸變成一段時間後才有一陣槍聲。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幾天,也不曉得有多少人喪生。我覺得死亡者有上千人。除了遭到射殺外,很多市民因為毫不可靠的理由遭到逮捕,我怕被抓去的沒有幾個能活下來。
日治時代的成果,不久成為「泡沫」,「中華鬼國」為中國人民唾棄,逃亡到台灣佔地為王,不思反省親民、愛民、護民,以當時1945到1947 KMT在台灣,很容易擄獲台灣人的民心,當時絕大多數人,都是熱情擁抱祖國,幾乎不存在統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