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2日由台灣台北地方法院裁定收押禁見的陳水扁前總統,至今仍未釋放,地院尚無確切證據證明陳前總統有罪,而院 檢以案養案更換法官,一再拖延案情延押陳前總統。公投護台灣聯盟總召蔡丁貴教授,16日早上10點帶領民眾前往地方法院,聲援開庭中之陳水扁前總統並抗議司法不公,要求立即釋放陳前總統。
蔡丁貴教授,寫書,演說,提倡和平理性抗議行動,一批死忠跟隨他抗議暴政的人,年紀稍長,精誠感天,長年的理性和平,抗衡阿九不法執政,耗盡心力。
彭教授在記者會上說,他一生中面臨多次關鍵性抉擇,包括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是要回台灣還是留在日本?回台後,國民黨向他招手,他要走國民黨的路還是台灣人的路?以及逃到瑞典後,他要留在瑞典還是去美國?他都面臨天人交戰,也都決定走台灣人的路。
《自由的滋味》這本書,所敘述的是台灣人民自救的國際法律依據,是公理、公義建國之必要知識,沒有神話、沒有預言,只有實踐。
自從接任「扁案」辯護工作近半年來,親眼目賭台灣司法的亂象,令人痛心。本來對於此一國人矚目的世紀大案,期望能藉此展現台灣法治及司法健康成熟的一面,沒想到剛好相反,一些正常法治國家所不應發生,而只有在專制獨裁國家才會發生的現象,竟然在本案都發生了。今藉此文批露此一現象,無非是希望台灣應再次澈底改造我國的司法,建立公平、公正、有憲法意識、受尊重及信賴的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