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福的教育者成功的做法是在年幼的孩子期間讓大腦中的感官、邊緣系統(也就是幼兒容易被激發的部分)參與活動而得到滋養,從而為以後的學術學習(大腦新皮層負責)奠定必要的基礎神經聯繫。
這一天,訪客有藝術家、退休後的英文老師,從事餐飲業老闆、有機小農兼公民運動者,他們對聖山的事物很好奇提問,為什麼大石頭上要刻上一個「道」字?
《遺址》書籍由3個主要的元素構成:部隊、女巫、基督信仰。第三部暖場音樂,即是著名的基督教聖詩之一〈Amazing Grace〉(奇異恩典)。
從意氣風發的俊美青年到話說不清楚的百歲老人,從武裝革命到教育宣講,為使台灣人脫離殖民做個獨立自由的人,一生不變其志,行動到生命終結,史明歐哩桑私藏的文件面世了!
這次地下工作特展把口述或文字的描述,更具體呈現。讓年輕人知道前人是怎樣冒生命危險在抵抗極權殖民。
1989年4月7日,在鄭南榕自焚過世的當晚,鄭南榕的妻子葉菊蘭跟9歲的女兒鄭竹梅談鄭南榕的離去。母親鼓勵女兒寫下當下的感受。9歲的女兒寫下〈太陽〉的詩,想念父親。2024年,女兒嘗試繼續寫下〈未完成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