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 「賴和文教基金會」培養出許多新生代的菁英 是深耕在地的基金會 有機會參加這場「青春聚首‧賴和志工日」 遇到一樣用行動疼惜台灣的一群同儕 感動、感恩!!
現場受難者、受難者家屬的悸動分享,逼出一顆顆再炙熱的淚水。雖然只是一本書籍的重量,卻有龐大無比的歷史分量;以為這是殘酷、悲情的議題,卻蘊涵著巨大的勇氣和光亮。
賴和文學及其精神:林瑞明教授駐館導覽
國家台灣文學館前館長、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長年推動「賴和學」
5/29日是賴和志工日,會中來了許多十年來曾經參與過賴和文學營的少男少女,而如今這些少男少女已經成長茁壯,成為台灣社會各領域的菁英份子,有老師、醫生、博士、國立台灣文學館職員、NPO幹部…默默地承襲賴和仙的精神,在各個角落為台灣這塊土地付出及灌溉。
蔡同榮博士(1935-2014) 台灣.獨立.公投首座 台灣人的目睭 民視電視台創辦人 2018.6.16立
很敬佩蔡同榮以一位知識份子投入參與政治活動,政治有許多現實的一面,但是不能因為如此而違反一些原則、理想,甚至放棄初衷,如果是這樣即使是台灣人執政也沒有意義。蔡委員有理想而且他推動的政治改革,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始終如一,因此我今天特別來參加聖山的銅像揭幕,以表示對他的敬意。
他是嘉義布袋新塭人。1960年留學美國而學成,而就業,而忙中偷閒,日夜奔波,為台灣的民主、自由與前途打拼30年後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