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源事件是:1.第一起獄中武裝起義。2.帶有台獨信念,發表「台灣獨立宣言書」。3.反映出台灣人抵抗國民黨統治時期有革命的行動。
那個年代,統治者視人民為糞土,泰源起義者的遺體,被兩兩相疊丟進停屍間的冰庫,以為是屠宰場的宰殺動物嗎?這般糟蹋??
泰源事件是帶著政治主張的集體行動,見證了「有壓迫的地方就有反抗」。江炳興等六人被捕之後歷經嚴刑拷打,都沒有透漏任何其他共同策畫的獄友姓名,義行令人敬佩;台灣有今日的自由民主,應感念前人的犧牲,特於南投草屯台灣聖山立碑紀念。
台灣聖山的這個神,因為一般人不太了解,其實這個神是一種精神,在這個華文的世界,神的定義是聰明正直如一者,就是從頭到尾都是這樣的人稱為神,所以我們今天追思泰源事件的精神。
在此特別感謝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提供如此有意義的地方立碑,讓烈士安息,非常感謝,烈士們一直等待就是要在這塊地,真是適得其所。
當富有的神秘英挺29歲青年,愛上貌美如花的18歲少女,會擦出什麼火花,會有如小說般美滿的結局嗎?
5月28日,台獨烈士陳智雄紀念日,今年,是他就義56週年。他留下轟轟烈烈的革命事蹟,與家屬感人的尋親歷程,交織出不能遺忘的台灣歷史。
1947年台灣發生228大屠殺,他在印尼發動「台灣國民革命」,籲台灣人抵抗外來政權,後實質投入台獨運動。他牽引廖文毅(1956年成為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大統領)參與1955年在印尼舉辦的「萬隆會議」,提升台獨運動國際能見度。而後受臨時政府請託任東南亞特使,在國際宣傳台獨理念。
恐懼很容易侵入人心,尤其是生命感受到威脅時越容易被影響,所以一個人的信心信仰很重要,我們走台灣神道這條路就是一個"橋樑"的精神,做應該做的事,不用在意是否有被人看到或是關注,時候到了自然有其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