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首頁 arrow 楊緒東專欄 arrow 4年前的10月3日:歷史學家張炎憲紀念日(1)
4年前的10月3日:歷史學家張炎憲紀念日(1)
新聞報導 -
作者 Aries | 贊修   
2018-09-30

4年前,台灣痛失一位溫柔而堅定的改革者,他畢生為台灣留下珍貴無比的歷史資料。


2014年9月26日,張炎憲在美國費城自由鐘前,留下最後的身影。他參觀完,在栗子街和第五街交叉口石椅坐下等待友人來車時,心肌梗塞倒下,由同行友人楊宗昌(1991-1994台獨聯盟美國本部主席)等人送醫急救。圖片來源:張炎憲FB

爆場的追思會
2014年,雙連教會舉辦的張炎憲追思禮拜,湧入難以估算的上千位民眾,場內的座位和走道擠滿參與者,有的還在排隊等電梯,人潮甚至蜿蜒排到附近的騎樓。除了原定的10樓會場,還臨時加開7-9樓、11樓的場地,空間仍不敷使用。

與會者,有他的親人、朋友、學生、共事的伙伴等;也有受訪者,包括228家屬、白色恐佈受難者與家屬、從事台獨運動者等等;更有因演講、營隊、各機緣下結識的朋友,從世界各地趕來齊聚一堂追思他。

228印記的嘉義人
張炎憲,1947年出生於嘉義中埔,一生身分多元,是歷史學家、教育家、社運家。出生於228大屠殺發生的1947年,誕生於富有台灣人抗爭精神的嘉義,但他小時候並不知道228,家人也不曾提及。總之,他是一位帶有228印記的「家己人/自己人」(「嘉義人」諧音)。


張炎憲常揹的書法認同書包系列之「嘉義人/家己人」。圖片來源:張炎憲教授追思禮拜手冊

1983年取得東京大學文學博士畢業後歸國。1984年在中研院社科所擔任副研究員(1993年升為研究員),從事研究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在大學擔任教職,進行國民黨眼中「誤人子弟」的教職。研究、教學皆以台灣為本,遭思想考核的「人二室」關切也不以為意。

「箍人」、「箍史」
初回國時期,他與朋友言談之間,總有人提到,沒有台灣的人、事、物書籍可以參考,他想何不就自己來,找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始撰文,促成1987年出版《台灣近代名人誌》書籍,持續至1990年共出版五冊。友人間的閒聊、組團隊工作、出版書籍傳播史料,當初的無心,成為後來他的著書模式,始料未及。他扮演居中重要的「箍」人角色。


張炎憲的贈書手稿,「台灣人做過的事,台灣人要自己留下紀錄,才能詮釋自己的歷史,留下見證。 炎憲」。圖片提供: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他在1990年底參加台北市懷恩堂的228平安禮拜,花蓮鳳林張七郎家族的張玉蟬上台見證,是第一位228家屬公開說出沉痛往事、堅毅面對,張炎憲說「這一幕情景深印在我的心中,堅定我追究二二八真相與責任歸屬的決心。」張玉蟬的勇敢,也影響其他家屬踏出幽暗、挺身而出,揭露國民黨的殘忍、不義。

228事件口述歷史系列,趕在更多人凋零之前,為台灣留下彌足珍貴的史料。其中嘉義地區的平野、山城、驛前、北回口述訪問,都直指「地緣上的互動關係,以及民風的強悍、講義氣,雲林、嘉義各鄉鎮,北港、朴子、新港、梅山、古坑……等地的民眾,在反抗惡政、保護鄉民的同仇敵愾下,共同寫就了台灣二二八事件中的最後抗爭史詩。」

完全迥異於以往對228事件的認知,筆者曾好奇的詢問炎憲老師,做到這部分的訪問時,感想是什麼?他說「228的歷史要改寫!!」

他讓受訪者信任的真誠、親和力特質,理解、尊重、當朋友,是當中的關鍵。不過有的受訪者感謝,有的受訪者覺得還不夠,有的受訪者懷疑他的動機,甚至指著他的鼻子說「我怎麼知道你不是壞人?」質疑他是抓耙子。他都能體會、包容。


張炎憲(右1)與228家屬於1996年3月留影,左1為台灣高等法院推事吳鴻麒的太太楊治,站在2人之間的是《台灣新生報》總經理阮朝日長女阮美姝。

(未完待續,本文原載2018/10/2《讀報》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最後更新 ( 2023-09-26 )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