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離開人間,但他生前的行跡,總會不經意的掠過眼底、滑過腦海;或許是張照片,一句話,一段文字,或是私人間曾經的互動。此刻也許一絲暖意升起,或者是一陣悸動......。
解救肉身是"救濟"之愛,乃是"小愛",教育"肉體"的精神面,才是"大愛"。
2015/03/01圖1-台灣人長久以來受殖民教育,到現在仍然崇拜偶像,自我矮化,不知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為何物,亦不曉得何者是真正的修行修道?
有關末劫的說法,自古有之,台灣人民,信者自信,不信者恆不信,這是言論自由的時代,只要不公然散佈,皆屬"言論自由"的範圍,台灣人會如此不安,皆是馬騜傾中賣台,造成人心惶惶不安的結果。
這週志工進行聖山日常維護,在龍門水幕發現看來很健康的螃蟹,左右邊大螯看起來還不一樣大!? 等一下,有沒有看錯?聖山是山,為何會出現螃蟹?
1992年與一群認同台灣的外省人,創辦「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擔任創會與第二任會長,發表「認同台灣,別無祖國」的成立大會宣言,強調擺脫中國法統包袱,為台灣建立新國家而貢獻長才,這段過程外省人不該缺席。1995年與友人成立以「喚醒台灣人沉潛的心靈,認識海洋、發展台灣」為宗旨的「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重視海島台灣寬容、廣闊、尊嚴的海洋文化性格。
個人認為林秋梧的佛教修行是要執行大愛的社會運動者,随時準備為愛民護國的犧牲者,而不是唸經受供的假修行,他得到大乘佛教的修行真締,當前台灣的小節小道,只是自律的戒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