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為「神」者,乃因強調先賢先烈富智慧、有德性、辨是非等值得後人追隨的超然精神面。
「228」已成為關鍵性的象徵,意即台灣人當自己國家的主人,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台灣神道」的「宗教內涵」,是應元系統的「救劫天命」觀。「台灣神」是為了挽救「台灣人失去台灣魂」的「台灣毀滅劫」而延續此等天命。而「相信」並「接受」此天命是為了以建立民主台灣國,方能終止這場毀滅性浩劫的唯一之道,這就是「台灣神道」的「信仰」核心。
林秋梧(證峰法師,1903-1934),雖然僅活了短短31歲,但他的生平事蹟絕對可拍成一部精采的電影故事。他的思想迄今仍影響著我們。
1930年畢業返台,揚棄只吃齋唸佛的出世小乘,披起「反抗帝國主義」的袈裟,發出「反抗殖民主義、資本主義」的梵唱,敲響「佛教改革」的木魚,以入世的宗教精神,從事一體多面的布教弘法、宗教改革、社會運動。
七月一日是個關鍵時刻的再開始 ,同修們大家齊心努力 ,團結向前行 !感恩再感恩 ,謝謝 !
潘木枝基於日治時期法治社會的價值觀,仍舊懷抱憑藉司法審判替自己辯護的希望,行刑當日,潘木枝的次子潘英哲(15歲)因欲營救父親遭國軍開槍射擊頭部身亡;行刑時,潘極度痛苦而喊叫至下顎脫臼,並在三子潘英三安撫下閉上雙眼,軍方不許家屬立即取回遺體,予以曝屍示眾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