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聲震天喚我民氣」「 氣蓋山河護台保國」
2017/06/21圖1-其等長期受ROC+KMT的排斥,為了追念祂們的事跡,重新要台灣人能夠知道祂們的偉業,故編追思手冊立碑烙文,做台灣的公民教育,故知相對於今日之為了凸顯活著的大官巨賈們,利用亡者大張旗鼓的鋪陳;乃有天堂地獄之別。
2017/06/20圖1-佔街頭的誦經和政商名流來往參拜的熱絡;比人數、比夠不夠力的虛偽追思,皆只是給活人添油加醋,乃比賽人脈的高高低低,喪禮是家屬親友間的禮讚,升不升天是亡者個人的所作所為,墓地越大造孽越重;死者千萬不可向活人爭地。
他們這樣的精神我們要繼續保留,而且很重要的是他們這一代及後代都有很多是雲林人,所以像是後來的蘇東啟事件,也有很多的雲林人參與其中,剛剛提到的泰源事件,也有很多雲林人,所以這都有影響,一脈相承,謝聰敏事件、鄭自才黃文雄424刺蔣事件(1970)…,最新的林冠華在太陽花後殉道,所以這條路會一直傳承。
我今天帶了一本書來要送給陳智雄的女兒,她就像是書中的一幅畫「228堅強的眷屬」,這原本是畫關於阮美姝,阮美姝一生都在尋找她的父親,尋找真相,父親為何死亡,我覺得她的精神就是咱台灣人的精神:硬頸精神,畫中雖然她受傷,內心的創傷或許會隨著歲月遠逝而遺忘,但是追求真相追求自由人權民主的台灣精神,她一直持續,硬頸的台灣精神是台灣人的典範。
2017/06/17圖1-因為DPP蔡總統的"十分謙卑"想改革卻困難重重,由最近法務部對阿扁保外就醫的迫害加劇,就可看出端倪。
一個被判處死刑,抗議國民黨的審判,他不論是在法庭上或是調查局也好,他都想表達,只要還一息尚存,都不放棄台灣建國運動,他認為這是一個台灣人的使命,這是他的堅持。就是這種精神使我們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