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山導覽的過程中,有時訪客會問及祈禱室的用途,有時也會問到我們的「修行」是修什麼?修行是修行為之道,修道即是修心理與精神內涵,講的是心靈煅煉,故修道修行皆備,方有道行。宗教之行,不論拜何方神聖,皆必須克服心理障礙。(節錄《台灣神道-同修參讀手冊》P.25)
我開始每天與他談話,我發現,在他的眼裏和他的笑容,讓我感覺到,這個人,他的笑容、他的眼神,有反應出耶穌基督的笑容。我的太太(盧千惠)寫了一本《鞋匠馬丁》的童書,書裡的笑容就是反應跟Lynn Miles一樣的人,他的心完全同情弱勢者,不光是同情而已,還為弱勢者打拼、做事情。
2016/03/02圖1-每年228,蔣介石銅像被藝術作是很好的現象,故本人認為這種銅像、石像、塑像,宜保留在全台各處成為反應228大屠殺事件的教育題材,一來讓少年郎知道什麼是228,另方面可使228這一天成為舉世聞名的蔣介石潑墨彩繪節。
合唱團在聖山碑林區聆聽導覽後,走過人權鐵橋要去參觀台灣神社。此時看到張師母(林琇梨女士)的眼睛和鼻子都紅紅的,知道她心中的感受五味雜陳,因為碑林區中有「張炎憲教授紀念碑」,為的是感念炎憲老師為台灣主體努力不懈的奮鬥。
小英勝選後,說要謙卑、謙卑、再謙卑,說得很對,但是我們說要建國可是很不簡單,國民黨在民國38年就亡國了,失去大陸之後就沒了,但是陰魂不散,因此不容易,他們有才能的人也很多,也只撐了38年,所以我們若要建國除了謙卑、謙卑、再謙卑以外,還要打拼、打拼、打拼,才會成功,大家同心同德為了台灣,我們要建立一個美麗的台灣國,大家要再打拼。
2016/03/01圖1-世界的經濟成長疲弱,中國經濟成長減緩,產能過剩,中國勉強苦撐,要求他國必須如何如何合作,其實是外強中乾的現象,台商現在壓迫小英執政團隊,必得維持和中國的親和關係,也是一種垂死掙扎的反射。
台灣社會大多數人對228的記憶是沒有的,對紀念是無感的。228當天在台中市民廣場上,看見有一群年輕學生舉辦一場「中部共生音樂節」,也同時呼籲「代誌無解決,正義不可能。」。另一端的真人圖書館,許世楷大使與鐘逸人前輩,精神奕奕地講述228親眼所見聞及親身歷經的過程,以及在日本與國民黨統治下的差別,提醒大家認清真相,歷史才不致重演,吸引許多民眾與年輕人圍繞聚神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