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多一生熟知山地行政業務,已有建設部落未來遠景的理念,與其說有自治想法,不如說他最關心鄉土、族人,卻被獨裁統治者視為圖謀反叛。
看完演出後,幸運的由企劃經理黃弘杰先生特別導覽展覽資料,「大仙尪」如何從無到有運用巧思將各類素材製作出來;「靈蹤疏文」由羅東的乩童寫下台語文的疏文(呈給神明的公文)……
信願行,行是最終的法門;修行,是改變自己向善要有實際行動的勇氣。
鄒族英勇善戰,有領導能力、武器自保、反抗能力,官方不敢輕舉妄動,但點油做記號。
嘉義市區、紅毛埤、水上機場皆有攻防,劉厝庄遭國府軍血洗。嘉義火車站前分三批共16人遭槍決,駭人聽聞。
高英傑老師家族的強大遺傳音樂基因,在舞台上展現無遺,聆聽高一生獄中所創作的「杜鵑山」,心思也隨之飄到滿山遍谷綻放著杜鵑花和自由翱翔的小鳥,思念遙遠的故鄉杜鵑山,聆聽高老師最喜愛的「千風之歌」,彷彿慈父已化成千縷微風遨遊四方,離開受難的家鄉,來到安穩聖所,守護大家,在「生命的曙光」與「為這塊土地阮誠心祈禱」演奏與詩歌祈禱聲中,幽靜細膩地感受對生命的熱愛與感激,漸漸遠離悲傷迎向曙光。
矢多一生成為「鄒族對外的代表與對內的領袖」,隨即擔任吳鳳鄉鄉長兼達邦駐在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