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二八發生當時,這些年輕喪夫的女子,往往只有二、三十歲,因此這四、五十年來,他們如何安置自己的情感生活?以及他們有無再嫁?就成為這個口述訪談中的重要問題。一般而言,多數的受訪者,並未再嫁。但在比較起來自中上家庭背景的女性而言,來自勞動和中下階層家庭的女性,較有可能因經濟生活因素而再嫁。如黃碧珠女士所言:「後來,經過十幾年,我又再結婚,生活不好,無法度,就再結婚。」
【恭賀新禧】HAPPY LUNAR NEW YEAR
Taiwanese people must go their own way with Democracy, Human Rights, Freedom as a Sovereign State.
王添灯家族的氣節,張炎憲教授在《王添紀念輯》後記寫到王政統先生「在訪問過程中,他認同其父所作所為,他說父親的犧牲不是莫名的無辜,而是有自己的理念和目標,只是功敗垂成而已,但他以父親為榮。談吐過程中,他並未激情高昂譴責國民黨,卻也清楚表達不需別人的同情,不真誠的道歉更是不需要。這種觀點在228受難者家屬中非常奇特。我讚賞他這種抗爭精神,這是台灣人骨氣的具體表現,如果台灣人有此風骨,定能當家作主,不再受人統治。」
228大屠殺造成台灣人多少的妻離子散,這些受害的女性同胞如何熬過慘淡的寒冬。 對當年那些受難的男人而言,二二八事件對他們的意義,是從事件的發生到他們遇害的時刻為止,但對他們的妻子而言,那卻正是他們二二八的開端。二二八事件到底如何影響這些女性的日後生活?或是說這些受二二八事件最直接衝擊的女性,如何在二二八的陰影下,及在既有父權社會下,尋找他們在經濟、政治、情感各方面生活的出路?
本書另有寫到這些菁英臨死前,如何被刑求、凌虐、羞辱,但令人動容與振奮的是,他們死前那種心繫台灣人的慈悲與維持台灣人尊嚴的氣節,可惜,台灣的教科書完全看不到這些真正的台灣歷史人物事蹟。
要等因果報應太慢了,人道的反應,是可以做真正快速的作為,居於人權、自由、民主、公理公義的原則;人間的轉型正義,就是不必被動等待的無形因果報應,故民主法治的健全,就代表上帝在人間的一部份道理。
睡眠的迷思 是身體的疲勞使人想睡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