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arrow 新聞報導 arrow 大地新聞報導 arrow 人權救援先鋒──梅心怡(Lynn Miles)的故事(9)
人權救援先鋒──梅心怡(Lynn Miles)的故事(9)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6-02-25


(照片提供:艾琳達。Photo courtesy of Linda Arrigo)

人權救援先鋒的初衷

站在人道立場,人權工作者相當注重政治犯在獄中是否遭受非法待遇,是否有辯護律師、審判是否公開公平、是否准許親人會面,是否可對外通訊、是否心理與生理受到虐待,以及家屬是否受到跟監等。

人權工作者本著人道立場,追求基本的人權,只要國家濫用公權力,做出違反人權的逮捕、判決,梅心怡即展開救援行動,不分左派右派、國家立場統一或獨立,朋友也沒有區分,他甚至認為媒合外省人與台灣人一同為台灣的人權奮鬥(In thinking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mainlanders and Taiwanese working together in the struggle for human rights in Taiwan),台灣的將來會更美好,他單純站在外國人的想法,認為團結力量大。但同為人權工作者艾琳達遺憾的在〈梅心怡與台灣的終身情緣〉文章點出:

令我們不解的是,為什麼在Lynn的最後一年裡,不論李敖、陳鼓應或任何傾心中國的朋友都未曾表達他們對梅心怡的關懷呢?李敖的不相聞問尤其令梅心怡心傷不已。

李敖算是梅心怡早期在台灣認識的老友,梅心怡會步入人權的工作,李敖是其中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立場傾中的友人對梅心怡後來的不聞不問,答案相信眾人皆知,艾琳達在該篇文章的末處疑問著:

難道他們要讓人權與民主價值變成為台獨陣營的專利嗎?這些傾中人士是要表達什麼樣的原則呢?是中國民族主義與人權概念有著無法相容的衝突嗎?還是說,人權本身根本無法見容於中國政府呢?

把這些問號轉碼成肯定句,答案呼之欲出。有人形容外國人士挺身為台灣人民爭取人權、自由,就像是「一群耐燒的撲火飛蛾」,對於願意伸出援手的人權工作戰友,梅心怡在〈視人權為結果,而非過程〉一文提出他的看法:

回顧過去的人權發展,從1970年代謝聰敏在孤寂牢籠中想要對外訴說案件事實仍充滿阻礙,到現在大眾出版品的自由流通,事實上是逐步經過無數次如史詩般的行動才能換得這般成果,享受今日自由民主的我們,對於願意跳出這最初的一步,在同伴屈指可數時就開始與國際組織聯繫的人權先鋒們,心中都應存有一份感謝,也都留有一份虧欠。

這段話,正是人權工作者一路走來不為人知的寫照,地下工作網路屬於幕後工作,其中的辛酸與感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份謝意,也獻給人權救援先鋒的梅心怡,感謝他為台灣民主、人權無私的奉獻。

(未完待續,撰於2015/7/10,2016/1/1/增補)


延伸閱讀:
人權救援先鋒──梅心怡(Lynn Miles)的故事(1)
人權救援先鋒──梅心怡(Lynn Miles)的故事(2)
人權救援先鋒──梅心怡(Lynn Miles)的故事(3)
人權救援先鋒──梅心怡(Lynn Miles)的故事(4)
人權救援先鋒──梅心怡(Lynn Miles)的故事(5)
人權救援先鋒──梅心怡(Lynn Miles)的故事(6)
人權救援先鋒──梅心怡(Lynn Miles)的故事(7)
人權救援先鋒──梅心怡(Lynn Miles)的故事(8)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最後更新 ( 2016-02-24 )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