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arrow 楊緒東專欄 arrow 11/29-05/21 228.七O:我們的二二八特展
11/29-05/21 228.七O:我們的二二八特展
新聞報導 -
作者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17-05-04

228.七O:我們的二二八特展

展覽資訊

展期 : 2016/11/29 - 2017/05/21
地點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展示教育大樓4樓特展室
地址:70946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電話:06-356-8889
傳真:06-356-4981

相關檔案

海報.jpg
摺頁.pdf
eDM.png


「228七O」

二二八事件將近七十年,在歷史的長河裡也許不算久遠,對多數人而言也許不那麼切身,然而作為開展臺灣近代政治發展的關鍵事件,它深深地在臺灣社會留下烙印,影響著下一代、下下一代的我們。

而今,親身經歷事件的人都已是八、九十歲了,身為臺灣社會主幹的我們,是怎樣理解、認識,而在這樣的理解與認識之上,又如何建構讓我們得以共榮共存的社會呢?

這個展覽,起於對二二八事件的追思與紀念,彙整長期以來相關議題的成果,希望在這些文獻、文物的面前,我們認真地面對歷史,並從真相與記憶的對話中—找到自己。

走近二二八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國民政府成立行政長官公署,臺灣各界普遍歡迎,咸稱「光復」,並懷抱著建設新臺灣的熱誠。然而幾個月後,前所未有的政治弊病卻接連出現,物價飛漲、工廠無法復原,陸續返臺的青壯人口生計無著,囤積商鑽營暴利,貿易局、專賣局轉賣大批物資,貪污舞弊、軍警等執法人員不守紀律、濫用暴力頻傳。面對接收機關的紛雜、徇私舞弊現象,直言不諱的議員、報社、法官、律師等本土社會菁英與不肖黨、政、軍官員屢生衝突,埋下日後遭到整肅的暗流。


許石作曲的〈新臺灣建設歌〉,為知名歌謠〈臺灣小調〉原版歌詞,反映二二八之前的社會展望與生活困境。(許石家屬提供)


1946年3月臺灣接收問題叢生,美國華盛頓日報頭條以「中國人對臺灣的剝削更甚於日本人」為題報導。(臺北二二八紀念館提供)


因為人謀不贓、囤積居奇,老百姓對基本生活所需的米飯可說是「看得到、吃不到」。圖為1947年2月《臺灣新生報》上的漫畫。

拼圖二二八

二二八事件不只是緝煙血案、「官逼民反」,更不限於族群的衝突,過程涉及了社會文化的整體動態,也牽動著不同個人、團體的行動、決策與想法。

於是,每件文物、文獻,以及圍繞它們的故事,都能讓歷史的面貌更清晰,也能讓我們實質地把握某個時間與空間交會的片段。這些,就像是一片又一片的「歷史拼圖」,也許不能夠拼湊成完整的圖像,不過,每一塊未曾謀面的拼圖,能讓我們反思刻版印象,讓我們體會當時的情境與感受。

藉此,我們看到更清晰的二二八事件,也讓相互的理解、理性的對話成為可能。


二二八暴動當天,上海記者在臺北街頭拍攝的照片。同日臺灣史學者林衡道先生也有目擊到「中國旅行社」上的「中國」二字都被「消滅」了。(臺北二二八紀念館提供)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委員」臂章。(國立臺灣文學館提供)


在攻擊外省官員的暴動中,也有因協助救護外省官員,而獲頒獎狀的民眾。(本館館藏)


軍隊鎮壓後普遍未遭遇抵抗,但仍厲行搜捕參與者、收繳武器,圖為部隊清剿武器後合影。(本館館藏)

陳澄波(1895-1947),嘉義人,畫家。戰後當選嘉義市參議員,二二八事件中出面代表民眾談判而被捕,被軍警押解遊街後,在嘉義火車站前遭到槍決。李筱峰教授說道「經常在嘉義街頭寫生的陳澄波,最後卻喪命於嘉義街頭。一代臺灣畫家的身後,卻為臺灣史留下淒冽的畫面…」。


圖為陳澄波遺書,其第1句為「為十二萬同胞死而無醜矣」。(陳重光先生捐贈、本館館藏)


圖為陳澄波畫作「嘉義街中心」,為嘉義市噴水池一帶街景。(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

噤聲40年

事件後緊接的中國內戰與戒嚴體制,讓二二八事件在臺灣社會成為禁忌,政府動輒以「暴動」、「共黨煽惑」等說法,詆毀參與者為「暴民」,受害者家屬在政府監視、社會異樣眼光下,應對著幽暗的日常。

在海外、黨外,二二八事件成為反政府的記憶與歷史論據。1980年代,黨外雜誌開始報導二二八事件,屢遭查禁查扣、掀起議論,而後「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走進民間,部份受害者不再噤聲,歷史學者開始面對二二八事件,塵封已久的往事終於漸漸顯明。


1941年元旦,阮朝日一家於臺灣神社前合照,阮美姝(左3)身穿三高女制服。阮美姝女士為受害者阮朝日的女兒,為日後追查二二八真相的代表性人物。(阮美姝女士提供)


臺南王育霖家族相簿。事件中王育霖、王育德分別遇害、逃亡海外,事件後留下沒有他們兄弟的家族合照。(本館館藏)

從日本、美國的臺灣人社團,到1980年代黨外雜誌,二二八事件的民間記憶與論述遭到政府嚴厲地防堵與查禁。


圖為史明在日本編撰印行的《独立台湾》期刊(真理大學臺灣文學資料館提供)


1981年,在美國發行的週刊《美麗島》41期,刊出〈二二八民變與四十二條件〉。(本館館藏)


1984年3月發行的《前進》週刊,為當時的黨外雜誌。(本館館藏)

對話30年

在1987年解嚴後,經歷不斷的衝突、討論與折衝下,二二八顯露出多樣的歷史面貌,與當代意義。1989年嘉義市首座民間版的二二八紀念碑成立,基於早期官方出版品的不足與扭曲,1992年行政院正式發布二二八事件的研究報告,1995年國家紀念碑落成現場,李登輝總統代表政府道歉,之後補償條例通過、紀念基金會、紀念館、紀念日的成立,國家檔案的開放等等,更多受害者家屬及倖存受害者的見證促成大量口述歷史出版,各世代的臺灣人或深或淺地見證二二八事件的解禁,也各自展開與二二八事件的關連。


1989年二二八遊行當中,出現寫著彭孟緝、柯遠芬、張慕陶、劉雨卿等大型紙偶,標誌對責任的追查。(謝三泰攝影、提供)


臺南二二八紀念碑座落於新營綜合體育場,碑體中間180扭轉,象徵過去二二八的歷史曾被嚴重扭曲。頂部以青銅雕塑「望夫門」,碑旁塑有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外省人等族群相互扶持,望向紀念碑,象徵族群共存共榮、臺灣和平的共同願望。木罐子設計製作有限公司提供

 

行過苦悶幽暗,曾經激情對抗,

微光從裂縫間透出…我們發現了二二八。

這曾是臺灣留給我們最尖銳、最衝擊的歷史課題,

催促我們對話、要我們相互理解,

幸而,在新時代裡—

我們能自由地呼吸、拼貼歷史的圖像、敞開心懷對話,

於是,這是七十年後、屬於我們的二二八。

爾後,歷史的前塵將繼續遠颺、逐漸飄散,

你/妳、我—我們,將帶著這些故事、經驗與能量,

迎向新時代的挑戰。

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最後更新 ( 2017-05-04 )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