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1999)自稱是「中國河南來的第一代台灣人」,台灣海洋大學教授,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創會會長。
在中國戰亂年代,於1945年從軍,1950年跟隨海軍陸戰隊由舟山撤退至高雄左營。從教育程度不如國小學生,到考取海軍官校、從事海員。後憑藉對天文航海學的研究,先後在高雄海專(今高海科大)、海洋學院(今海洋大學)任教,從助教以至於教授26餘年。
中年遭遇兩次白色恐怖,第一次是偶發事件,1969年從高雄到台北報考「河海工程」三副,為節省旅費借住於大直海軍總部宿舍被查獲,後雖被交保但常進出法院。第二次是犯了外省人常犯的「資匪」罪名,他於跑商船期間,間接但持續資助中國親屬並通信,1973年被發現後,列為限制出境的黑名單,並被要求成為監視他人的棋子。
他自認歷經四個意識形態轉折時期:1949-1957年是幼稚期,直線式接受忠黨愛國的教育;至1973年期間是懷疑期,對凡事抱持懷疑的態度;到1983年的10年間是轉型期,開始反省並閱讀不同立場的文章;1987年後是自立期,受到鄭南榕《自由時代》雜誌的啟發,將原本對故鄉中國的情感轉移認同斯土斯民。
當中1965年與228家屬林黎彩結婚(其父為林界,高雄苓雅區長、《台灣新生報》印報廠廠長),這段因緣引發他探索影響台灣最深遠的228事件,過程中逐漸對台灣產生情感。1990年一趟中國故鄉之旅,此後決心告別中國,投入台灣的社會運動。
1992年與一群認同台灣的外省人,創辦「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擔任創會與第二任會長,發表「認同台灣,別無祖國」的成立大會宣言,強調擺脫中國法統包袱,為台灣建立新國家而貢獻長才,這段過程外省人不該缺席。1995年與友人成立以「喚醒台灣人沉潛的心靈,認識海洋、發展台灣」為宗旨的「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重視海島台灣寬容、廣闊、尊嚴的海洋文化性格。
昔日炊事小兵成為大學教授,他打破國籍框架、堅持對海洋台灣的認同與愛,「台灣國民」的覺醒心路歷程,正是建國路的實踐家與先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