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1954)阿里山鄒族人,日文名矢多一生(最優等學生之意),漢名高一生,吳鳳鄉鄉長(現阿里山鄉)。
就讀台南師範學校,即展現音樂才華,用現代譜寫方式,融合鄒族素材,創作歌謠,透過音樂激發族人熱愛鄉土的情懷,包括勉勵耕作的「耕作之歌」、獄中想念故鄉的「杜鵑山」和思念家人的「春之佐保姬」等,作品至今仍被傳唱。
1927年幫助俄國語言學家聶夫斯基(N. A. Nevskij)調查鄒族語言和口傳文學,成果在1993年譯成漢文《台灣鄒族語典》出版,他認為鄒族不該被漢化,應該保存特有文化。接觸西方哲學思想,「高山自治」種子萌芽,加上音樂、文學方面優異,後被稱為「阿里山上的尼采」。
1930年擔任達邦蕃童教育所教員與分駐所巡查,提倡民主人權教育改變族人被壓迫的現狀,接軌現代文明,培養獨立思考,才能鞏固族人的自主決心;主張農村耕地是祖先留下的黃金更是自治圖存的基礎,鼓勵族人移居新美、茶山地區耕種,建設新美農場。強調唯有發展民主教育、提升原住民特有文化和耕作能力,才有自治基礎。
228事件中指揮鄒族青年保護山上族人並支援嘉義市治安,其領袖魅力和原住民自治主張並不見容於新來的殖民者-國民政府。故於1952年被以開會的名義誘騙下山逮捕,隨即在部落散布「高一生偷用公款」的不實指控和抹黑傳單,分化族人對他的感情與地位,最後被羅織「叛亂貪汙」罪名槍決,判決書更誣指「高一生是共產黨」,驚見國家暴力蠻橫迫害人民。
遺書中「田地和山野,隨時都有我的魂守護著」,是他對土地最後的許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