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會在報章雜誌或新聞中看到學生自殘或自殺的報導,心中甚是難過,可見現今的教育體制上一定是出了什麼問題。
錯誤的教育會製造很多身心不健康的人,因此有很多實驗教育的興起,尤其是華德福教育,更令人耳目一新,奧地利的哲學家、改革家、建築師和教育家魯道夫.施泰納博士創立華德福教育至今天已超過一百年,已經證明是一個成功的教育,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施泰納博士對人的發展有完整的瞭解。
目前有愈來愈多的大學都想網羅華德福教育畢業的學生,因為大學教授都發現這些學生普遍對學習都充滿了好奇心以及強烈的慾望而且做事負責任,與主流教育下的學生有著強烈的不同,為什麼華德福教育畢業的學生會有以上好的特點呢?這裡有一篇翻譯的文章「為何華德福教育能奏效:神經科學的觀點」 能清楚說明為何如此,是由非常知名的心理學家Melrose博士所寫的文章,他是一位關於壓力和創傷對大腦、學習和行為的影響的國際演講者,利用了現代科技,核磁共振其他複雜的大腦測量方法找到了華德福教育能夠成功的原因了,以下我會分成幾段段落的翻譯文章來跟大家分享。
為何華德福教育能奏效:神經科學的觀點 (Why Waldorf Works: From a Neuroscientific Perspective)
Dr. Regalena“ Reggie” Melrose
華德福教育能奏效的原因與大腦如何發展和發揮最佳功能有關,來自過去20年神經科學研究的大量證據支持了施泰納的理論,其中包括一些華德福教育最根本核心的重點,其中,「整體性、遊戲和自然」這三個焦點最重要。以下是大腦最佳學習方式:
1.當大腦在任何時刻都是整體參與時(不是只有左大腦參與)
2.當大腦的基礎神經連接被給予足夠的時間發展時
3.當大腦處於最佳激發狀態時。 |
華德福教育對這三個方面的強調是與神經科學研究中所發現的大腦最佳學習方式是一致的,我們需要先瞭解大腦是如何發展,才能理解為什麼「整體性、遊戲和自然」這三個焦點對任何教育項目的成功都如此至關重要。
一.首先先談整體性
大腦的基本原理 : 大腦是「三位一體」,即它有三個部分(如圖一)。
1.感官大腦(sensing brain)或者也被稱為「動物大腦」負責我們感官覺知、本能的反應以及好奇心和壓力經驗---是0-7歲的孩子積極發展的大腦
2.邊緣大腦limbic (即感覺大腦 feeling brain)負責各種各樣的情緒---是7-14歲的孩子積極發展的大腦
3.新皮質neocortex (即思考大腦thinking brain) 負責思考的大腦---是14-21歲的孩子積極發展的大腦
重要的是,這三個部分並不是在出生時就已經完全發育好了(以前我們以為是一出生就完全發育好了),事實上,新生兒的大腦只有很小的部分「上線」和「隨時可用」的。當以核磁共振(MRI)觀察新生兒的大腦時,大腦中唯一有亮點或活躍的部分是最原始的部分—腦幹,是感官大腦(sensing brain)或者也被稱為「動物大腦」。大腦的這個原始部分負責我們的好奇心和壓力經驗,並在需要時會進入高速檔,調節我們的戰鬥或逃跑反應。我喜歡稱之為「感官大腦」因為它只會說感官所覺知的語言,這是唯一能讓我們持續生存的語言。例如,當我們在樹林裡遇到一隻熊時,我們說的話語救不了我們,但我們增強的感官覺知卻可以救我們。
人類大腦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別是邊緣大腦limbic (即感覺大腦 feeling brain)和新皮層neocortex (即思考大腦thinking brain)—這二部分的大腦只有在出生後才開始發育。這是一個關鍵的新知識,它為長期爭論不休的先天與後天的問題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我們現在知道我們出生時只使用了大腦的一小部分,大腦實際上是由我們在環境中與他人互動的經歷而塑造出來的。
圖一大腦的「三位一體」
(圖片來源:網路)
當邊緣大腦到新生兒3-4個月大被經驗所啟動時才能夠表達出比只有感官大腦運作時(只有痛苦或滿足)更多的狀態,此時這個稍大一點的嬰兒可以分享各種各樣的情緒,於是我們有了一個較社會化的嬰兒。
大腦的第三部分新皮層在邊緣大腦之後開始發育,是負責思考的大腦。這種成熟的指標包括在6到9個月之間的牙牙學語,1歲左右的第一個單詞,二歲左右時2到3個單詞串在一起。然而,感官覺知是感官大腦的語言;情感是邊緣大腦的語言;而言語則是大腦新皮質的語言,並傳遞了大多數教育者所重視的一切,例如,大腦新皮層調節了衝動控制、提前計畫、組織架構、理解到我們現在所做的選擇之後可能會產生什麼後果。同理心、運用理性、及推理和邏輯的能力也是大腦新皮質所調節的。我們用我們的大腦新皮層來思考和分析,還有,理解和使用接受性和表達性的口語。如果你聽說過「右腦」和「左腦」的功能,那麼現在你就會明白,是大腦新皮層控制著左腦的功能,而大腦的感官和邊緣系統控制著右腦的功能。當大腦的所有部分都得到同等的發展、重視和參與時,大腦的運作就會達到最佳狀態。華德福之所以能奏效是因為它就是這樣做的。
施泰納的教育方法是整體的,他認識到,我們的覺知、情感和認知都必須在每個發展階段積極介入,以便學生長期保持對學習的樂趣和熱愛。華德福的教育工作者不會犯其他一些傳統和主流教育模式所犯的錯誤。華德福的教育者不會過分重視大腦新皮層和左腦的發育而排除右腦的發展,因為右腦具有深刻的知覺 和情感。華德福老師不會在孩子還太小的時候,在孩子的發育不全的大腦新皮層還沒準備好的時候,就專注於純粹的學術活動(直到20多歲中後期,大腦新皮層才完全發育成熟!)。相反的,華德福的教育者成功的做法是在年幼的孩子期間讓大腦中的感官、邊緣系統(也就是幼兒容易被激發的部分)參與活動而得到滋養,從而為以後的學術學習(大腦新皮層負責)奠定必要的基礎神經聯繫。
讓我進一步說明:大腦是以階段的方式進行發展的,從較多的原始到較少的原始,從動物性到更獨特的人類。這意味著更複雜巧妙的大腦新皮層其健康發展有賴於邊緣大腦的健康發展,而邊緣大腦的健康發展則有賴於感官大腦的健康發展。當今主流教育模式的問題在於,他們希望大腦在會爬之前先會行走。或者,讓我們更準確地說:現在大多學校系統都希望孩子們在會爬之前先會跑。我們遇到一些父母很驕傲地說:「我的孩子在9個月大的時候走路!她甚至不需要爬,一開始會爬就站起來走了!那不是很棒嗎?」我想說的是,「不!不,那一點都不棒,讓他趴到地板上!讓他爬!」。這可能是一個過度熱心的反應,但它是基於正確的知識,每一個發展階段為了下一階段的發展奠定了最基本的神經基礎,支持未來。我們的孩子在身體發展的每一個重要關頭需要有足夠的時間來「沉浸的練習」以便能駕馭一個個新的技能。這尚未出現在全國的其他學校,但在華德福學校(Waldorf)卻已經出現了這種教學方法了。
未完待續…….
完整原文的文章請參閱:
Why Waldorf Works: From a Neuroscientific Perspective
延伸閱讀:
醫學新觀點(1)
醫學新觀點(2)
醫學新觀點(3)
醫學新觀點(4)
醫學新觀點(5)
醫學新觀點(6)
醫學新觀點(7)
醫學新觀點(8)
醫學新觀點(9)
醫學新觀點(10)
醫學新觀點(11)
醫學新觀點(12)
醫學新觀點(13)
醫學新觀點(14)
醫學新觀點(15)
醫學新觀點(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