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首頁 arrow 楊緒東專欄 arrow 《給阿媽的一封信》紀錄片(金馬入圍)-追尋台灣人的記憶
《給阿媽的一封信》紀錄片(金馬入圍)-追尋台灣人的記憶
新聞報導 -
作者 Aries | 贊修   
2021-11-29


紀錄片《給阿媽的一封信》導演:陳慧齡(中間穿紅裙者)
被攝者:黃春蘭(政治受難者黃溫恭醫師的女兒,於陳慧齡導演的右1,穿白色上衣)、高英傑(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哲人的兒子,於陳慧齡導演的左1,胸前穿掛鄒族飾品)、許志漢、高璽媛(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哲人的孫女,於陳慧齡導演的左2,上衣為鄒族服飾)、何思瑩、鄭喬文、潘旻妮、潘俞任、邱俐綾、湯家琪、蕭子萱、蕭子嫻​
照片、圖說來源:
金馬影展 TGHFF(括號內文字為筆者加註)

2021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由《時代革命》榮獲。得獎作品引起廣泛討論,可以預期,獎項除了榮耀製作團隊,也為香港人留下一筆抗暴的重要紀錄。

這樣重要的紀錄,同樣發生在另一部入圍「最佳紀錄片」的《給阿媽的一封信》,主角是台灣人。

低調的Longson Chang執行長寫到:

私心希望「給阿媽的一封信」能得獎
但是「時代革命」得獎,很令人感動

紀錄片《給阿媽的一封信》導演陳慧齡老師,為何從中學老師變成導演?什麼契機讓她開始追尋阿媽的故事?如何歷時10年跟拍更多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家族記憶?金馬獎對此片的介紹:

《給阿媽的一封信 A Letter to A'ma》入圍簡介
一座被遺忘的失憶之島,如何在後殖民時代,透過藝術行動重建認同?始於一項十年計劃,導演陳慧齡召集年輕人以藝術詮釋家族故事,並長年跟拍尋根過程,追溯阿公至滿州國當運將的故事,回憶白色恐怖時期,為藏匿逃犯哥哥而蓋地窖⋯⋯。串起不同的歷史斷片,在記憶的濃霧中,浮起了一雙炯炯有神的眼,許多張不同的、屬於我們的臉。

陳慧齡 CHEN Hui-ling
陳慧齡,辭去中學美術教師工作後至法國念電影,回台後開始拍攝《給阿媽的一封信》,並發起「島嶼的集體記憶計畫」活動,與多校教師合作,邀請學生參與集體創作。2018年獲頒教育部第五屆藝術教育貢獻獎。
(Source: 金馬獎

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高一生(矢多一生)哲人的兒子高英傑老師家族,是《給阿媽的一封信》被攝家族之一,正如下圖所示,如果曾聆聽他們的表演,會驚訝於這個有故事的家族,彷彿復刻了矢多先生的經典,他的氣質、內涵、強大的音樂基因,如同之前撰寫的「高一生哲人追思音樂會側記-表演者篇」

看著追思音樂會上,矢多先生家屬的奏唱,第二代嫻熟、第三代成熟,甚至第四代嶄露頭角。後天的努力,一定是有的,但相信細胞中的音樂基因,也發揮著作用~


被攝者高一生家族:高英傑老師(中坐者)、高健雄老師(左1)、高崇文老師(左2)、簡嵐宜老師(右3)、鄭聿真老師(左3)、高璽媛同學(右1)、高璽鈞同學(右2)。圖片截自《給阿媽的一封信 A Letter to A'ma》| 2021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給阿媽的一封信 A Letter to A'ma》| 2021台灣國際女性影展(2分鐘預告片)

Source: 臺灣國際女性影展Women Make Waves Film Festival Taiwan

行筆至此,若還不知高一生哲人是何許人物,可以速讀他的事蹟「馬卡龍暖色的矢多先生(高一生)-編輯手冊有感」。回到紀錄片的高一生家族,阿公與孫女的互動,可以從5分鐘的預告片先窺看。


高英傑阿公與孫女高璽媛。圖片截自國藝會補助成果—「給阿媽的一封信」紀錄長片製作計畫/陳慧齡

國藝會補助成果—「給阿媽的一封信」紀錄長片製作計畫/陳慧齡 (5分鐘預告片)

Source: 國藝會

另外,紀錄片中的黃春蘭老師,他的父親黃溫恭醫師,如何被蔣介石改判死刑?黃春蘭老師的女兒張旖容,連阿公名字都不知的情況下,如何追查到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大批遺書被政府扣留?又如何奔走要求國家歸還家屬遺書?這個感人的故事,請準備面紙速讀「《無法送達的遺書》-黑獄泣血夢中尋影的微光3:黃溫恭」

如果沒有follow到近日這則訊息,可以跟一下,追尋台灣人記憶的紀錄片。

陳慧齡導演簡介
曾任中學美術教師,辭掉教職到法國念電影,學成後回台灣發起島嶼的集體記憶計畫,並以《給阿媽的一封信》見證其成果。

《給阿媽的一封信》創作論述
《給阿媽的一封信》見證了一個歷時六年的行為藝術之成果——島嶼的集體記憶創作計劃。藉著發起這個集體創作計畫,我(陳慧齡)邀請台灣年輕人以家族記憶為題材進行創作,長年跟拍他們的尋根過程,觀察他們如何從個人情感出發,慢慢地在台灣後殖民時代多元族群的文史脈絡中爬梳,抽絲剝繭拼湊全貌;並記錄他們如何透過辨證,在台灣孤立的存在處境中尋求精神出路。除了片中八位年輕創作者外,還有六十多所學校八千多位學生參與群像創作。這個眾人所譜寫的時代肖像畫,同時也是一首安魂曲。我們用藝術寫史,悼念亡靈撫慰生者,並以藝術抵制遺忘,讓島嶼與世界連結。
(Source: 國藝會
 

相關閱讀:
「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哲人.揭碑追思音樂會」活動報導
【追思手冊】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哲人.揭碑追思音樂會
馬卡龍暖色的矢多先生(高一生)-編輯手冊有感
高英傑:家族感言-安穩的聖所
高一生哲人追思音樂會側記-表演者篇
《無法送達的遺書》-黑獄泣血夢中尋影的微光3:黃溫恭 

延伸閱讀:
原視新聞網-記錄年輕人追尋祖輩記憶 紀錄片入圍金馬獎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最後更新 ( 2021-11-29 )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