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首頁 arrow 新聞報導 arrow 聖山點滴 arrow 聖山記事 20231126(先苦後甘~ 山苦瓜)
聖山記事 20231126(先苦後甘~ 山苦瓜)
新聞報導 -
作者 贊郎   
2023-11-26

在綠葉叢中似乎隱形的綠色果實,直到轉橙黃才在葉叢中突顯出來,尤其熟到爆裂,露出鮮紅的假種皮,就像異形的血盆大口,非要讓人看到。這時會有大批螞蟻來朝聖,是不是紅色假種皮是甜的?就像熟透苦瓜的鮮紅假種皮一樣,不苦,反而是甜的。

https://www.taiwantt.org.tw/tw/images/rsgallery/3017/display/20230921_Chialin_060.JPG
爆裂的山苦瓜往往有很多螞蟻聚集,應該是甜的吧?

網路上有成熟的山苦瓜有毒不能吃,綠色或黃綠的果實才能吃的說法,以及「不建議食用,因為野生苦瓜未經人為馴化改良,是否有未知的毒素或苦瓜果實內葫蘆素含量的高低,亦無法掌握其安全性,不必冒險去嚐試。」(農業知識入口網)的說法,但底下有人回覆食用多次,熟果可食。

農業知識入口網另一個連結則有介紹山苦瓜的吃法,原住民則採食嫩葉與果實。網路上有野生山苦瓜的茶包商品;新鮮野生山苦瓜賣家則說「熟成紅色裂開時直接吃,紅紅亮亮的籽超甜的喔,先吃紅色再吐白色硬籽」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原住民與機能性作物研究室 一則回覆「所謂山苦瓜成熟時有毒應是指木鱉子成熟時之種子有微毒,苦瓜成熟未成熟皆是無毒的,是蔬菜是能吃的」, 可惜沒附照片,不確定說的是野生還是改良種。

所以到底能不能吃?有人分享吃完爆拉,但自己曾煮食過聖山採的山苦瓜,沒發生異狀;YT上也有許多料理野生山苦瓜的影片。所以呢,山苦瓜是可以吃的,何況阿美族採果實煮水做為退火飲品;至於熟果應該也沒問題吧!各位認為呢?不過山苦瓜性寒,多吃傷脾損胃,要看自己體質,也不要過食。

《上下游新聞》文章裡介紹野生苦瓜的馴化自6000年前開始。台灣人怕吃苦,培育的苦瓜越來越不苦,市場上最普遍的是白苦瓜,但原本苦瓜多為綠色,其他國家也多是綠苦瓜。

苦瓜具有諸多功效,已有多種苦瓜保健產品。原本遍野,現在野地越來越少的山苦瓜也再度被重視,並進行改良。台灣光華雜誌2018/10〈茹苦含辛廿年-山苦瓜的蛻變〉一文指出: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1989年開始投入研究山苦瓜品種改良與栽培技術的改進,研發出產量高、品種好的苦瓜,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苦瓜育種,除供食用,還有一特殊的原因,是為了研究單位的需要。已經有技術轉移給農場與生技公司。產品也銷到國外。

帶一顆尋寶的心,到郊外就會發現野地處處是寶!

 
這是男生♂,雄蕊三枚,花梗細長。(點圖可放大觀看)

https://www.taiwantt.org.tw/tw/images/rsgallery/3017/display/20230921_Chialin_088.JPG
這是女生♀,細長的花梗上有小小果實的原形(子房),經過授粉會繼續膨大成果實。

同一株山苦瓜開有雌、雄兩性花,可以從外型分辨。看過西瓜、金瓜、香瓜、冬瓜、絲瓜準備養育下一帶的母花梗上都長有小小果實(子房),稱為「子房下位」,即花萼和花瓣著生在子房的上方。是不是瓜類都可以依此類推?


授粉成功!果實長大中。

 
果實成熟過程由深綠漸淡,轉成黃色,再變橘黃。表面有稜線,稜上有軟刺,約長 3~8 公分,寬 2~4 公分,像個袖珍苦瓜。再更熟就會裂開,向外翻捲,露出鮮紅種皮。(點圖可放大觀看)
 

攝影:贊郎
日期:2023.09.21
地點:鳳池、自由廣場


山苦瓜小檔案(資料來源:農業知識入口網認識植物

中文:山苦瓜
英文:Kakorot, Balsampear(苦瓜)
學名:Momordica charantia Linn. var. abbreviata Seinge
科名:葫蘆科(Cucurbitaceae)苦瓜屬(Momordica)
別名:山苦瓜,野苦瓜、野生苦瓜、短角苦瓜、假苦瓜、小苦瓜、anengelay (馬蘭阿美族語)、kakitan(海岸阿美族語)、lau'lau'san(卑南族語)。
原產地:亞洲
熱帶地區
分布:原生於低海拔山區,後由原住民移種於庭院,並讓其攀繞圍籬。在台灣中南部低海拔山區、野地、路旁、荒廢地經常可見。

用途:1.食用:瓜果可當野外救荒野菜。2.藥用:果實含有高成分「苦瓜鹼」,有促進食慾、解渴、清涼、解毒、消腫、袪寒的功效。

性味:全株苦、寒。果實清暑滌熱,明目,解毒。治熱病煩渴引飲,中暑,痢疾,赤眼疼痛,癰腫丹毒。

莖:草質藤本,莖綠色,全株被柔毛,莖多分枝,細長,柔弱,有稜,捲鬚不分叉。
葉:葉互生,具長柄,葉片輪廓心形或近於圓形,5~7 深裂,裂片卵形或倒卵形,不整齊疏鋸齒緣。
花:雌雄同株異花,花單一,腋生,黃色,均具細長梗;雄花萼鐘形 5 裂,裂片卵狀披針形;花冠 5 裂,裂片卵狀橢圓形;雄蕊 3 枚;雌花子房下位,紡錘形,具突起疣瘤,先端有喙,花柱細長,柱頭 3 枚,胚珠多數;春至夏季開淡黃色花。
果實:果實長卵形或卵形,兩端呈尖嘴狀,表面有疣狀突起及軟刺,十分玲瓏可愛,果體長 3~8 公分,果寬 2~4 公分,約只有一般苦瓜的 1/10~1/15 大,未成熟果皮為濃綠色,成熟果皮為橙黃色,果熟透後,常自然裂為 3 瓣,向外翻卷而露出被有深紅色假種皮的種子;種子鑲於肉質假種皮內,橢圓形,扁平,兩端均具 3 小角齒,兩面皺紋,味苦而帶甜。花果期近週年。

特性: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攀緣草本植物,分枝繁茂,蔓具有捲鬚和毛茸,可攀緣,全株具有特殊氣味,果型由橄欖型至長橢圓型,果面肋條狀突起,部分具刺狀。苦瓜含苦瓜素,故帶有苦味,煮後轉成苦甘味。山苦瓜生性強健少病蟲害,喜溫暖,耐熱性強,不耐寒,低溫時生長衰弱。


延伸閱讀:
苦瓜不苦! 農改場研發新品種山苦瓜 20150525 公視晚間
可抗癌! "山苦瓜.丹蔘" 將人體實驗成植物用藥│中視新聞 20180223
聖山簡介

道在自然-生態點滴
聖山樹種名錄 
聖山講古系列
The footprint~台灣聖山仙蹤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最後更新 ( 2023-11-26 )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