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詹宏達老師FB
這些耳熟能詳的歌,由音樂家詹宏達老師作曲。
從流行音樂、競選歌曲、歷史意涵歌曲、再到聖樂,跨領域的曲風,為優雅的台語歌詞賦予新時代的生命。
詹宏達老師,礦工之子,而後家族搬遷中部。原本家人寄望他當醫生,然就讀台中一中高三的他卻“叛逆”,轉學考到東海音樂系,或許是音樂細胞使然,開啟他不同的人生旅途。
這樣的因素,他成為虔誠的基督徒,信仰變成他人生重要的支持信念,長老教會在台灣民主運動扮演關鍵角色,也影響著他。
他的國家意識,在他早年敢為民進黨籍候選人寫歌可見,截錄「音樂與國家認同」座談會紀錄(台獨聯盟,2007年),詹宏達老師與談(部分):
那時候是1994年。民進黨在那個時候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叛亂組織一樣,沒有人敢幫他們寫歌。後來找到我,寫完以後才發現說,做了這些歌,沒人敢唱。所以男聲的歌我就只好自己唱。至於女聲部分,1993年的時候,我正好在做潘麗麗那張叫做《畫眉》的專輯。做完以後,我就叫她唱〈春天的花蕊〉。大概是因為她是歌仔戲班出身的,人比較老實,老師叫她做什麼她就做什麼。不過,唱完以後,她就幾乎所有的通告都沒啦[觀眾笑]。
我有一個朋友叫作路寒袖,我們一起合作創作了大多數我所作過的政治歌曲。我們說,要發起一個運動,叫做「台灣雅歌運動」。為什麼呢?因為台灣沒有藝術歌曲。
台語歌曲,沒有一首歌進入大學的音樂系當中,一直到目前為止還都沒有。這些歌曲的藝術性不足,不能夠讓大學音樂系的學生學習。
所以我就跟路寒袖說,你詩寫得這麼好,不然我們來合作,一起來作「台灣雅歌」。
所以說,談到要用音樂來促進國家認同,重要的是,你的歌要有那個實力啊。如果你的音樂能夠讓別人可以認出來,知道是哪裡的音樂,人家才會有印象。這樣,音樂有那個power可以出去。不然就只是下題目而已啊。
台灣,你如果喊了一千次,但是內容沒有台灣味的話,那聽起來就是不像台灣歌。文化這個東西,要腳踏實地,慢慢地做,一代傳一代,總有一天,那個power就會跑出來。
(全文請詳見「音樂與國家認同」座談會紀錄)
他並不是名氣大的政治人物,但他做的事卻是重要的國家工程。國家意識要在各領域深耕,詹宏達老師用他的音樂DNA宣揚台灣意識,感念!
回顧他的創作(部分)
流行歌曲:
〈畫眉〉,潘麗麗夫妻愛情故事,1994。
競選歌曲:
〈春天的花蕊〉,陳水扁先生競選台北市長競選歌,1994。
〈相信台灣〉,陳水扁總統競選連任競選歌,2004。
歷史意涵歌曲:
〈發光的靈魂〉,「蘇建和案」,1990年代。
〈耳空內的蟲聲〉,228紀念音樂專輯,2006。
聖樂:
請詳見「詹宏達詩歌創作曲集」
【GOOD TV】音樂繪影 - 詹宏達(2021年,主持人李晶玉小姐專訪詹宏達老師)
Note:
-知名歌手崔苔菁等人,都是他的學生,他教導唱歌發聲技巧。
-〈明天會更好〉大合唱,誰當指揮各家公司擺不明,最終由詹宏達老師擔任,他是大家的老師。
-〈新鴛鴦蝴蝶夢〉,也是詹宏達老師的作品。
-右眼開刀,失敗,影響很大,沒有距離感。
-天父像棉花糖溫溫暖暖的讓他感受到,說「寫台語歌比較賺錢」。(他跨教會和流行音樂界,自覺像劈腿,無法調適;當時又有房貸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