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分享 from 銳傳媒)

一、杜正勝..新書寫鬼怪故事
中央研究院杜正勝院士,2024年春天才舉行《中國是怎麼形成的》新書發表會,今年春天就又出版了《物怪故事解-中國亙古流衍的心態》的新書。
什麼叫「物怪」?原來是古義文字,通俗話就是「鬼怪」,就是「談狐說鬼」,而「物怪」涵蓋比較廣。
《論語》不是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嗎?飽讀四書五經聖賢書的歷史家杜正勝,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是中國正宗著作的規範,卻寫了一本談狐說鬼論怪的著作,豈不令人驚訝好奇?
二、杜正勝寫出第一本中國物怪史

《物怪故事解》簡介(時報出版)。呂自揚提供
看了書才知道,原來研究中國大歷史著名的杜正勝,早在40年前任清華研究所所長時,就把「物怪」故事當作中國心態史與社會文化史的學術研究課題。思索累積四十年,才著作成這本《物怪故事解》。
杜正勝說,中國自古代、中古、近代以來,一直到近現代的台灣,都有物怪在流傳。中國最古老著名傳說,創造八卦的伏羲、補天的女媧、奔月的嫦娥、漢武帝求長生不老藥的西王母,都是物怪。《史記.留侯世家》記載授張良兵法的橋上老人也是黃石怪。
台灣著名童話故事〈虎姑婆〉〈蛇郎君〉,也是物怪。
杜正勝探索中國二千年物怪,著作《物怪故事解》,是學術界第一本「中國物怪史」,通俗話說,就是第一本中國鬼怪史、鬼魅史。
副書名「中國亙古流衍的心態」,表明探索中國二千年物怪世界,是想從「物怪」透視人間內在的心態,探索中國文化底層的奧秘,在社會文化中,梳理建構自成歷史的一本中國心態史。
三、台灣也都有傳聞鬼怪故事
俗語說有神就有鬼。不分古今中外種族國家和知識高低,每個人從稍懂事就都生活在傳聞有鬼怪的世界裏,而且人人都喜歡聽鬼怪故事。
杜正勝說他小時就常聆聽本社和鄰村的溪崁、榕樹下和墳間,傳聞有不好說的「東西」。他母親八歲時曾遇到「摸神仔」。
我住大崗山後月世界偏僻荒山,從小聽到的傳說更多,很多常出入的荒埔、溪溝、墳地、路邊小廟,都說很「歹孔(ㄎㄤ)」,有「歹物」會在夜裏出來捉弄人,繪聲繪影。
「歹物」的「物」台語說作「ㄇㄧˋ」(blih),就是杜正勝說的不好的「東西」,「物」保留了古漢語。古書裡的鬼、怪、精、妖、狐、魅都是物怪。
四、歷代文人筆下的鬼怪,有可怕的。也有多情的
杜正勝探索解說中國歷代志怪,從先秦《四書》、《五經》、諸子、左傳,漢朝以下魏晉至明清,無數正史雜記記載的志怪故事,和近百年考古出土文物,還有日本人柳田氏《遠野物語》,歐洲的《新約》《舊約》、希臘神話,及近代眾多學者像王國維、魯迅、周作人的談論和個人聽聞,故事資料之多、之雜、之博、之豐富深入、詳細,學問之博極,見解之精彩,真是令人驚嘆。
歷代文人筆下的鬼怪,有好有不好,不是皆凶惡可怕,有的很善良。很多女鬼女狐,更是多情美麗。
杜正勝細說東晉〈孔氏志怪〉記寫盧充打獵,與報恩女鬼合婚、懷孕,三年後女鬼抱兒還盧充,贈盧充一金盌,說要留給兒子。臨別贈詩12句,末四句:「何以贈余親,金盌可頤兒;愛恩從此別,斷絕傷肝脾。」贈金碗給余親是贈給兒子。
聽杜正勝以流暢典雅生動的文字,解說這報恩女鬼的故事,真是哀惋動人。
五、「定伯賣鬼」,是幽默?還是反映中國人什麼心態?
杜正勝也說了魏晉〈列異傳〉「定伯賣鬼」的鬼物故事:
南陽宗定伯夜行遇鬼,假稱也是鬼,與鬼同行,路上相背,鬼懷疑定伯很重,渡水有聲不是鬼。定伯騙說是新鬼,問鬼最怕什麼?鬼說只怕被吐口水。最後定伯把鬼背到市場時抓住不放,鬼著地變成羊,就向羊吐口水,鬼變不回去,就被定伯賣掉被宰了。
杜正勝說:定伯賣鬼故事廣泛流傳,「超自然的鬼反而被人作弄,這是中國人的幽默嗎?還是反映中國人的什麼心態?人不只是萬物之靈,並且可以超乎鬼神嗎?」
六、清紀曉嵐寫鬼怪寓言,勸善懲惡
中國歷代志怪書最著名的是明蒲松齡《聊齋誌異》和清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台灣是《聊齋》較著名,女狐變美女,荒墳變富宅的故事,最為讀者津津樂道。
杜正勝說:蒲松齡的《聊齋》共274篇,「可以反映相當廣袤地區中國人的心態,不局限於他的故鄉山東淄川蒲家莊。」
紀曉嵐是十八世紀稱最稱博學多識的學者,學識見解廣博深邃,遠高於蒲松齡。《閱微草堂筆記》,紀錄的鬼怪故事共1000多則,很多鬼怪擅詩詞,明經典。有的是寓言,想用來勸善懲惡,這些志怪之作比聖人經典有趣而深入人心,令人讀之不厭。
紀曉嵐記他住京師,知居家樓上有狐,先寫詩粘在壁上給狐看:「草草移家偶遇君,一樓上下且平分。耽詩自是書生癖,徹夜吟哦莫厭聞。」數日後,看見狐在灰塵上繪畫荷花,又寫詩粘壁上:「仙人果是好樓居,文采風流我不如;新得吳箋三十幅,可能一一畫芙蕖?」
杜正勝說:「紀曉嵐欲送吳箋給狐是玩笑話。」「人狐相稱,主人是學士,家狐亦雅致。」說了故事,就另引東漢末年大學者鄭玄「家奴婢皆讀書」的故事來參照。
這是杜正勝探索鬼怪歷史之博學多聞的一斑。
七、杜正勝說中國志怪,多引台灣傳聞參照

呂自揚1976.1981編著《思考國文閱讀訓練》《古文古人古事欣賞》。呂自揚提供
杜正勝書中多把不同年代的鬼怪故事,拿來比較參照。也把台灣聽聞的鬼怪故事,拿來與中國古代鬼怪故事對比,讀來更親切有趣。
像清代紀曉嵐、俞曲園都有寫到龍,杜正勝就說他小時住高雄永安海邊,五、六歲時,就曾聽鄰居大嬸來跟他母親說:「海邊出現烏龍」了。
杜正勝說他母親八歲時,曾遇到民間傳說的「摸神仔」。幾年前媒體報導,彰化有老婦在八卦山走失,一星期後才被發現。最早的摸神仔故事,則是中國東漢《風俗通義》記載:有一人家的三、四歲,不見了,找不到,二、三天後,才聽到孫女在廁所糞堆下啼哭。
八、歷代文人談鬼怪的逸聞
杜正勝博學多聞強記,也記了古今許多名人關於鬼怪故事的逸聞:
宋朱熹批評佛教的輪迴轉世說:「如此,則天地間常只是許多人來來去去,更不由造化先生,必無是理。」
明蒲松齡說他:「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黃州指被流放黃州的蘇東坡,說他是和蘇東坡一樣愛聽鬼故事。原來蘇東坡也愛聽鬼怪故事。
清代曾國藩替《閱微草堂筆記》選本作序說:「海以內幾家置一編」。
《閱微草堂筆記》流傳很廣。民初有人請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替《閱微草堂筆記》重校本寫序,蔡元培卻強調說:「紀曉嵐之博極群書,字字皆有來歷」。
主張做學問要「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台大校長傅斯年,也藏有一套木刻本的《閱微草堂筆記》。
九、筆者很早就把定伯賣鬼故事編入《思考國文閱讀訓練》《古文古人古事欣賞》中
讀杜正勝說不同年代鬼怪故事,我最感有趣的是「定伯賣鬼」。
因為我在1973年,就從古代筆記改寫了二篇有趣的鬼怪故事,登在當時的高雄《台灣時報副刊》,一篇叫〈捉魅記〉,一篇就是定伯賣鬼的〈賣鬼記〉(取自《太平御覽. 列異傳》。
我還把這篇〈賣鬼記〉古文,編入1976年出版的《思考國文閱讀訓練》,和1982年出版的《古文古人古事欣賞》書中,我在二書的「析賞」中寫說:「讀這篇賣鬼故事,卻很使人覺得人不如鬼呢!」
杜正勝說定伯賣鬼流傳廣泛,我這二本書的讀者至少也有三十萬人呢。
還有,看到杜正勝很推崇《閱微草堂筆記》,就想起我和杜正勝讀台南師範時同班,國文老師成芝田要我們天天寫日記,多看課外書。高一快放暑假時介紹我們看《閱徵草堂筆記》,說可消暑。我真的買了一本回去,暑假看得津津有味,忘了暑熱。
十、《物怪故事解》也是第一本中國鬼怪文學史
杜正勝1990年與年輕學者創辦《新史學》期刊,提倡研究常民生活的社會文化史、醫療史、民俗信仰,他本人2005年就出版了《從長眉到長壽》,這本《物怪故事解-中國亙古流衍的心態》可說也是新史學研究著作。
再說,杜正勝的《物怪故事解》,記寫討論的都是中國歷代的鬼怪故事,是第一本《中國物怪史》,從文學史角度來看,更可說是第一本生動精彩的《中國鬼怪文學史》。不只研究文學者都應一讀,研究宗教、民俗和神鬼傳說者,更應人手一冊。
十一、如何趣讀杜正勝《中國是怎麼形成的》和《物怪故事解》
杜正勝的文章明暢流利,精確生動,文詞典雅優美,白話文已臻爐火純青,非常好讀。
杜正勝《中國是怎麼形成的》和《物怪故事解》這二本新書,都是速寫中國大歷史的著作,也都是可流傳長久的通俗性學術著作。
我認為杜正勝的著作嚴謹,言必有據,不習慣讀古文言文的非專業讀者,讀《中國是怎麼形成的》,可以輕鬆心情,先只看杜正勝的流暢好讀的明暢解說,即已可以很了解書中對中國大歷史精彩獨到的論述和見解,然後有興趣再去看引述的古文。
讀《物怪故事解》,書中引述眾多古書的志怪原文,雖是文言文,卻都很淺白易讀。杜正勝一邊引述原文,一邊以明暢典雅優美的文字解說故事,娓娓道來,篇篇生動趣味,引人入勝,令人愛讀愛聽。不論是研究者還是一般愛讀、聽鬼狐故事的讀者,本書都是第一本談狐說鬼最精彩最豐富而有深度見解的故事書。
隨意打開書的每一頁,趣讀、趣聽杜正勝講述古今鬼怪故事,故事精彩,解說生動,而且有見解、有深度,可說是一大享受。
筆者感覺,趣讀讀杜正勝這二本傑出著作,最可從中看到頂尖大學問家已臻古人所說「聲、辯、才、博」之境界的丰采。「博」是博讀群書,「才」是獨到見解。

呂自揚《思考國文閱讀訓練》〈賣鬼記〉原文。呂自揚提供。
Source: 銳傳媒(2025/3/15轉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