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首頁
【錄音+簡報檔】台灣人談台灣的歷史敘述-杜正勝院士(附花絮)
新聞報導 -
作者 Aries | 贊修   
2025-04-09

原始標題:【2025自由路上藝術節開幕講座】台灣人談台灣的歷史敘述-杜正勝院士


杜正勝院士專程蒞臨台中好民演講。觀看更多活動照片

講題:台灣人談台灣的歷史敘述
講者:杜正勝院士
時間:2025/2/23(週日)下午2:00-4:00
地點:南園酒家


錄音檔下載收聽

「台灣人談台灣的歷史敘述」簡報檔(共9頁,杜正勝院士提供,下載收藏

「作為國家歷史之台灣史的書寫」簡報檔(共76頁,杜正勝院士提供,下載收藏

敘述的前提思考(第1個簡報/第9頁)
人的歷史/地的歷史
殖民/自主
族群矛盾/妥協
文化疊層
地方的/島嶼的(區域的)/國家的



杜老師的學生陳孟絹,擔任主持人+引言。圖片提供:好民

杜正勝院士(以下簡稱杜老師)在「2025自由路上藝術節」的開幕講座,以「台灣人談台灣的歷史敘述」為題,他在開場說明,講題的「敘述」就是「教育」。

好民主辦的「自由路上藝術節」,進入第N年,今年,邀請到杜院士蒞臨演講,現場座無虛席。

為了這次演講,杜老師準備了2個簡報檔,一個是for這次的演講,一個是與這次相關的「作為國家歷史之台灣史的書寫」(2011年他處演講)。

全場都精彩不在話下,時而穿插時事,時不時又展現杜式幽默style,像重溫研究所上課的美好時光。其中一句話印象最深,「沒有英雄,何來建國;沒有英雄,就創造英雄」。(東南亞哪個國家的建國英雄是創造的?答案在錄音檔之中。)

榮幸N次方,可以擔任此次主持人,應該一生只有一次機會可以和杜老師共同出現在活動預告海報~哈,真的從來沒想過,感謝好民副理事長芳如的邀請。


好民的活動預告海報,轉貼到大地活動報馬仔/02/23 【2025自由路上藝術節開幕講座】台灣人談台灣的歷史敘述-杜正勝院士

引言的構思,「應該要講些獨家的事」,身為學生,就從杜老師的身教開始,他在研究所與「社會大學」的身教、言教,是教育第一現場,不為人知的私下真實面,更吸引人。 

引言簡報檔「杜正勝院士的身教」(共28頁,陳孟絹提供,下載收藏

引言人,是配角、畫龍點晴,但又想讓與會者看資料+掩飾自己的緊張,就製作引言的簡報檔,想講得太多,一不小心就做了28頁,果然「厚話」沒講完,從17頁快轉到25頁。(企畫主任昀蓁原安排引言5分鐘,已東挪西挪調整到10分鐘)

前17頁,請自行聽錄音檔,小小補充來不及講的18-24頁內容。

1.追思文
18-22頁,是杜老師撰寫的追思文,可能自己認識的人少,這2篇追思文剛好是熟識敬重的長輩,讀來格來有感。

張炎憲教授
,永遠的國史館館長,當時籌備在台灣聖山幫炎憲老師舉辦揭碑追思會,邀請杜老師撰文,收到文章閱讀的當下,覺得杜老師寫得很感性捏~,甚至有炎憲老師常說的文章有感情的fu。

「台灣史領域『先知』、「樂觀的自信」,以及小故事,寫出杜老師與炎憲同學不為人知的小故事和精準的觀察。(全文請詳見〈懷友〉

楊緒東醫師,大地、「台灣神」社會運動、台灣聖山創辦人,杜老師對楊醫師的追思文,發現原來老師一直在觀察但從沒說過,文中「失去一個深刻了解台灣路的人而感到滿懷愴然」,是的,大地也因失去領導人而風雲變色,好在杜老師及時神救援。

老師文中的觀察真的很銳利,年年楊醫師紀念日再重讀追思文,隨著年紀增長,有不一樣的心境。

「在寂寞的路途上仍然昂揚邁進,不忮不求,不爭名利」、「台灣魂的重要性,敵人比朋友更清楚。」、「楊醫師誓願只做橋,此喻雖小,其義大哉!」(全文請詳見〈台灣神 台灣魂-追思楊緒東醫師〉

2.墨寶

23-24頁,某日學弟烏金桑傑po文,得知杜老師為了鼓勵他在修業年限畢業,要寫墨寶贈他,果然如期畢業。

怎麼自己當時不知有這種好康,就去「盧(luˊ)」杜老師,剛好老師在忙說日後再說,追問了幾次就忘了。

某日收到掛號捲筒狀的物品,還沒打開看,杜老師就傳訊息來問收到了沒,一整個開心~~~,老師真的很像鄰家的好爸爸 ^+++^

Note:
更正,杜老師的台語是高雄腔,不是台南腔,我從一開始就想錯 >_<,老師竟然沒有當場糾正我 :p

日後feedback:
1.友好團體執行長,看到簡報檔有「換個角度看台灣」地圖,來詢問「同心圓」地圖哪裡下載。
2.少年阿母因聆聽該演講,過些時日「罷團志工培訓」來相認+開心聊天,一別首次見面保持距離的生疏感。
3.好民活動側記稿件請杜老師先過目,他建議加上我的頭銜,謝謝老師提攜後輩+愛護大地的暖心。


花絮

這次活動地點在台中舊市區,討論接駁行程時,杜老師表示「聽說台中舊車站整修得很好看」,想要看看,選擇搭乘火車到台中車站,留下經典的照片。(台中市長林佳龍政績之「台中大車站」計畫

原「臺中驛」是第二代車站,於1917年完工,為國定古蹟,為提高載運量升級改建,「建築風格為白色洗石子環帶圍繞,與紅磚面相襯的浪漫古典樣式」(Source: 台中驛鐵道文化園區

好民的年輕志工夥伴實在太優了,一整個嚇到我!!!

帶杜老師先到會場附近的LOUISA(民權門市)休息,隔壁桌碰巧坐著好民的志工(後面圓桌4位來自各領域優秀的少年人)。

跟老師介紹到鄰近有歷史的建築物時,一支手機悄悄的從隔壁桌伸過來讓我們看資料,年輕志工呼應說,我們坐著的這棟是顧尚泰醫師的故居,他在228到虎尾支援反抗軍受難!還有另一個issue也是如此,隨時幫我們解說,實在是太可愛了,台灣未來的希望~

提醒與會者,手機切換成振動或靜音模式時,趁大家手忙腳亂,請大家看鏡頭拍合照。

好民工作人員與志工們,和杜老師留影,留下珍貴的紀錄。芳如副理事長說,好民志工的年齡18+0、18-2不等,因為年輕人的參與,拉低整個平均年齡~
 

延伸閱讀:
好民直播存檔/台灣人談台灣的歷史敘述-杜正勝院士
好民》02.23【台灣人談台灣人的歷史敘述】活動側記
大地活動報馬仔》02/23 【2025自由路上藝術節開幕講座】台灣人談台灣的歷史敘述-杜正勝院士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最後更新 ( 2025-04-12 )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5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