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首頁 arrow 楊緒東專欄 arrow 11/19 林生祥『山歌.文學.鍾理和』
11/19 林生祥『山歌.文學.鍾理和』
新聞報導
作者 文化台灣卓越講座   
2010-11-19



林生祥(歌手,金曲獎最佳製作人、最佳客語歌手)
『山歌.文學.鍾理和』
11月19日 19:00~21:00 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至善樓B1國際會議廳

美濃子弟林生祥於1994年,和他的樂團「觀子音樂坑」投入聲援家鄉反水庫運動的行列。1998年,林生祥與美濃愛鄉協進會合辦「過庄尋柳」、「遊蕩美麗島」演唱會後,開始嚴肅地思考音樂的社會文化意義,而後決定回鄉,這也是他往後音樂生命歷程的重要起點。

走過反水庫的交工時期,以及與各界樂手合作碰撞的時期,林生祥的創作廣度不斷跨越,濃度也持續增加。但他的關懷主題卻始終圍繞著土地與農民──既是他的起點,也是他的養分。

2006年創作專輯《種樹》描述的是1990年後期出身美濃的農村青年自都市回鄉後,尋找出路、連結其他農民,一方面肯認農民對人生價值的質樸態度,一方面重新定位農業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存在價值,並指出其未來發展的可能出路。

2009春,與鍾永豐、大竹研發表的作品《野生》,試圖以新視角提出舊議題──相較於因政策不公與結構失衡而導致的農業問題,「野生」所聚焦的「女性」命運,揭示之「重男輕女」文化現象,更為古老地存在傳統農村宗族社會中。自上世紀以來,經受現代化與全球化劇烈衝擊,原該一生縛於家務與農事勞動的女性,初次轉型扮演「出外人」,在各場域迸發「在家是零星,出外像野生」的生命力。

《野生》之後,生祥繼續在「南」的溫度與溼度中創作,以鍾理和的文學場景為軸,與多位南方詩人展開對話。器樂上,生祥自2005年始,在吉他上探索傳統音樂,經歷節奏及簡單音樂線條的思考與實踐後,重新回到傳統樂器,以月琴及吉他交替音樂創作的思考。

經歷:

前觀子音樂坑主唱、吉他手、製作人(1993-1998)

前交工樂隊主唱、吉他手、月琴手、製作人(1999-2003)

生祥與瓦窯坑3主唱、作曲作詞、吉他手、製作人(2004-)

2000年金曲獎最佳作曲人(「我等就來唱山歌」/交工樂隊)

2000年金曲獎最佳製作人(「我等就來唱山歌」/交工樂隊)

2002年金曲獎最佳樂團(「菊花夜行軍」/交工樂隊)

新新聞週刊、中時人間副刊、誠品好讀評選「面向2002,十位不可忽視的人物」

2005金曲獎最佳樂團、最佳客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臨暗」/生祥與瓦窯坑3)2007《種樹》專輯獲第十八屆金曲獎六項入圍提名

主要作品:

「過庄尋聊」/觀子音樂坑(1997)

「游盪美麗島」/觀子音樂坑(1998)

「我等就來唱山歌」/交工樂隊(1999)

「菊花夜行軍」/交工樂隊(2001)

「臨暗」/生祥與瓦窯坑3(2004)

「種樹」/生祥與樂團(2006)

「野生」/生祥與樂團(2009)

重要國際演出經歷:

2000台北首屆世界音樂節

2001捷克布拉格Respekt音樂節開幕演出

2001比利時Brugge世界音樂節

2001法國巴黎New Morning演出

2002香港澳門巡演

2002加拿大溫哥華演出

2003新加坡濱海劇院華藝節演出

2004台北第三屆流浪之歌音樂節「臨暗」首演

2005 Water & Mud Pub Tour (與David Chen & the Muddy Basin Ramblers)

2005德國Rudolstadt,TFF音樂節

2005捷克Colours of Ostrava音樂節

2005挪威Riddu Riddu音樂節

2005美國柏克萊大學Hertz Hall演唱會 (與平安隆、大竹研)

2005美濃秋豐音樂祭 (與平安隆、大竹研)

2006文化行春—草根之聲新演繹 (與平安隆、大竹研)

2006「種樹—有機串聯」全台巡演

2008 中國「每日.種樹」與羅思容及David Chen、大竹研,北京、廣州、南嶺共同巡迴演出

2009《野生》專輯發行,同年4月進行「野生開唱」全台巡演及講座

2009 中國「野生.南中國」與大竹研於廣州、深圳、厦門巡演

2009 台北第八屆流浪之歌音樂節演出,並與著名馬利歌手Habib Koite同台共演

source: 文化台灣卓越講座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最後更新 ( 2010-11-17 )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