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首頁 arrow 新聞報導 arrow 楊緒東專欄 arrow 夢想家城市-我讀我見(2)
夢想家城市-我讀我見(2)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楊緒東醫師   
2011-03-02


(photo source: 林佳龍市政研究辦公室)

*粗體字為楊緒東醫師撰寫之書評


台灣也在變化,但是中華細胞的破牛車,使得生性活潑的台灣民族個性,寸步難行,台灣人若不能摒棄中國文化的封建思維,就很難與歐美民主大國的脈動順利接軌。

兩千年首次政黨輪替,我到中央政府服務,才驚覺大台北變了。中華商場拆了,中華路也變寬了,西門町再次吸引了年輕人的造訪,而萬華也鮮少看得到大的像烤肉捲的老鼠在街上吃垃圾,取而代之的是街道上經常看到市民在「少女的祈禱」音樂聲中排隊等待垃圾車。出國前機車、小汽車、公車亂竄的街頭景象在捷運、公車專用道和道路單向行駛整頓下,也變得井然有序。捷運,就像人人擁有的手機一樣,對城市生活造成革命性影響。隨著民主化的浪潮,台灣也展開城市競爭,可以看到一些城市發展的奇蹟,如宜蘭冬山河的治理和國際行銷、高雄愛河的再生,乃至淡水河漁人碼頭的活化。這些城市治理成功的案例,為台灣的流域城市增添美麗的樂章。
林佳龍,2010,“城市,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地方",《城市夢想家:從「台中學」看後五都時代的城市願景》,台灣大台中發展促進會,台中市,p.41。

台中是1920年代台灣政治、社會和文化運動的中樞,日本人就以「小京都」的規格來對待台中。這裡出現過台灣人第一所辦學的台中一中,也曾經是台灣文化協會總部、台灣民眾黨和台灣農民組合本部,以及台灣第一個地方自治聯盟。過去50年來台灣的發展集中在台北,公共建設資源分配不公,台灣區域發展全面失衡,「重北輕南、忽視台中」。

回顧過去三十年的發展經驗,我們發現大台中面臨空心化和邊緣化兩大危機。先說中心城市空洞化,台中中區曾是台中歷史文化的發源地,卻隨著擴張式的土地炒作,人潮外移,經濟活動被淘空,這股空心化的危機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和修復,將如同癌細胞蔓延擴散至周遭區域,產生致命的衝擊。再說衛星城市邊緣化,過去政府在大台中的治理缺乏區域產業定位與經濟發展戰略,無法形成規模經濟與內需市場。已經相當弱勢的郊區在合併後如果無法與中心城市有效結合,相互為用,勢必面臨進一步的邊緣化和衰敗的命運。

合併是對台中縣的挑戰,也是機會。就像高鐵通車每班列車都必停站的台中縣,雖面對資源被南北稀釋的「虹吸效應」危機,也有匯集南北資源「磁吸效應」的可能。到底合併升格是威脅或是機會,這要看合併後的大台中政府如何面對廣大的台中縣民,如何從過去失敗的經驗中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林佳龍,2010,“城市,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地方",《城市夢想家:從「台中學」看後五都時代的城市願景》,台灣大台中發展促進會,台中市,pp.42-43。

公共事務、基礎建設之所以為之「美麗」,不在於「高樓大廈」,而是在地人文資產的活化,以此為基礎,方能建設世界級的特有「美味」。

許多人一提到民主,或許想到選舉、投票和街頭抗議。也有許多人以為,民主政治是近代西方世界的產物,其中充滿了許多權謀與勾心鬥角。其實,民主政治並不是如同媒體或一般所認知的那樣疏離與不堪。相反的,民主政治,或是政治本身所處理的,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公共性事務。而這樣公共事務的出現,以及當代民主體制的創立,都跟現代都市興起有著密切的關係。也因為當代民主體制的建立,才讓今日我們所熟知的那些偉大城市,有了新的發展契機,成就今日偉大的風貌。
林佳龍,2010,“因為遠見,看見城市的夢想",《城市夢想家:從「台中學」看後五都時代的城市願景》,台灣大台中發展促進會,台中市,p.51。

拿破崙三世在1852年的巴黎市政廳演講公開宣示:「我們將開闢新道路,改善人口密集區和光線缺乏等問題;我們要讓陽光照射到全城市每個角落,正如同真理的光線,激起我們的心智一般。」

拿破崙三世所寄望的巴黎都市計畫,不但是要完成幾個主要的紀念性公共建築,包括巴黎歌劇院和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等,來彰顯帝國統治的威望;更重要的是,他希望在「便利交通」與「發達產業」的信念和口號下,回應市民對於都市生活便利性的期待,並且積極回應其主要支持者-巴黎的資產與中產階級-對於商業發展的渴望。

因此,在奧斯曼的計畫下,巴黎許多傳統的中世紀老舊建物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宏偉寬闊的街道。這些街道以貫穿巴黎的大十字幹道和兩條環狀道路作為基本骨幹,開闢巴黎的新交通動線,並沿著這些幹線,建立新的廣場和紀念性建築,包括今日大家熟知的民族廣場和共和廣場。除了輻射狀的交通大道,奧斯曼至今最受人推崇的遠見卻是一項路上行人看不到的建設:下水道系統。這個興建於150年前、高五公尺、像一個地下城堡延伸到每一個家庭的網狀下水道系統,今天已經成為旅遊行家到巴黎必去參觀的歷史和生活景點!
林佳龍,2010,“因為遠見,看見城市的夢想",《城市夢想家:從「台中學」看後五都時代的城市願景》,台灣大台中發展促進會,台中市,pp.52-53。

國家的領導人,必以「家」為「國」,KMT在台灣,有ROC之鬼國,其黨國一體,把台灣的生機搞得亂七八糟。

19世紀的美國,其實是一個富商貪婪、政客貪瀆、官吏無能的「鍍金年代」。各種投機客和吃相難看的地方政客,參雜在新興起的企業家、代表底層市民的工會領袖、政治改革者和理想家之間。一時的混亂,卻也碰撞出影響美國長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進步主義運動(Progressive Movement)。在那個號稱「進步年代」(Progressive Era)的時期。

1898年,紐約合併擴大布魯克林區和皇后區等地方,成為世界第一大都會區,也是當時世界新的經濟和金融中心。這些成就所仰賴的,就是那些被紐約多元文化與包容力所吸引來的進步知識菁英,以及積極參與並努力爭取自我實現、改造並建立社會制度的紐約市民。可以說,正因當時紐約廣大的市民,在追求進步與改革的信念下,領航美國社會,成就了今日紐約這個偉大的城市。

道爾認為,只有多元的社會參與和民主開放,廣納不同的意見團體和利益集團,透過民主政治機制,相互對話,謀求共識,民主才有可能穩固,而社會才有可能進步發展。道爾觀察,城市正是實踐這種多元民主政治的最佳場所

一個偉大的城市,必然是民主生活的實踐者。因為人類經驗顯示,唯有尊重和鼓勵多元和寬容的文化,讓民主制度內化為公民的生活,才能帶動城市不斷前進。

林佳龍,2010,“因為遠見,看見城市的夢想",《城市夢想家:從「台中學」看後五都時代的城市願景》,台灣大台中發展促進會,台中市,pp.54-56。

善於運用「拓荒者」的精神,美國於短短的建國歷史之中,造就出「美國夢」,要全世界學習美國經驗,與號稱數千年的「文明古國」成強烈對比。

正如同新天堂樂園所描繪的,電影工業帶給城鎮居民無比的快樂、心靈的悸動和生命重要時刻的回憶。這種文化與生活經驗分享,正是好萊塢崛起的關鍵,也是好萊塢必須坐落在類似洛杉磯這種現代城市的原因。正如同一開始就提到的,當代都會的興起,其實是建立在工業革命之後,一直有非常龐大的人群,遠離家鄉,進入城市追尋夢想。這群人到了工業都市後,一路辛勤工作,一方面也不斷地編織和幻想他們所懷抱的美夢。就是那些懷抱著美夢與希望的人們,開始透過新的攝影技術,記錄和創作他們所寄望的美夢、追夢的過程、以及追夢的辛酸。電影,就是這種當代城市文化最重要的創意產業。

因此,好萊塢的崛起,正是掌握了當代最重要的社會文化變遷,結合移民文化與新興的科學技術,利用美國本土的文化題材,創造了「美國夢」(American Dreams)。美國夢,正是成就美國許多偉大城市與大眾文化的關鍵。

曼菲斯位處於美國南方,生活在裡的居民不但是相對經濟弱勢,更是在種族隔離政策之下,被壓迫而後解放的黑奴聚集地。因為飽受經濟的困頓和社會不義的壓迫,這裡的居民產生反抗精神,把族群困境的悲歎,轉化成為豐富的創作題材,創作出一首首感動人心的樂曲。
林佳龍,2010,“因為遠見,看見城市的夢想",《城市夢想家:從「台中學」看後五都時代的城市願景》,台灣大台中發展促進會,台中市,pp.62-63。

後言:
這本書有客觀的建設計畫,「一線、二港、金三角」,完美的設計,是重點。


(全文完,撰於2010/12/16)
 

相關閱讀:
做對的事,把事做對-Get it done and do it right書評
林佳龍的部落格
林佳龍市政研究辦公室

延伸閱讀:
夢想家城市-我讀我見(1)
楊緒東專欄
Hsutung's BLOG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最後更新 ( 2011-03-02 )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