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首頁 arrow 楊緒東專欄 arrow 02/18 蘭陽舞蹈團為羅東聖母醫院籌建老人大樓募款義演
02/18 蘭陽舞蹈團為羅東聖母醫院籌建老人大樓募款義演
新聞報導 -
作者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2011-02-18

在地情牽 ! 國寶作家黃春明與義籍神父祕克琳為羅東聖母醫院發聲

~蘭陽舞蹈團2/18為羅東聖母醫院籌建老人大樓募款義演

「也許,他們沒有相信上帝,但是他們心裡面都有『聖母』」,出生於羅東的國寶級作家黃春明用這句話,點出了過去一甲子以來,很多台灣東北部的艱苦人與羅東聖母醫院如家人般的情感。

艱苦人也許變少了,但老人確定越來越多。有鑑於老人醫療需求日趨迫切,羅東聖母醫院因此打算向社會募款籌建老人醫療大樓,一個依老人需求設計,經費超過五億的醫學大樓。黃春明就是應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的邀請,出席這場由蘭陽舞蹈團為聖母醫院募款義演的記者會,向社會各界發出共同參與的呼籲。

出席這場記者會的還包括舞團藝術總監陳慧如、知名建築師前工程會副主委陳柏森、前台鹽董事長鄭寶清等人,知名主播吳中純並義務擔任記者會主持人。

和黃春明同樣是七十七歲,但來自義大利,住在羅東超過四十五年的蘭陽舞蹈團創辦人祕克琳神父,也出席了這場記者會。祕神父說,蘭陽舞蹈團之所以會為聖母醫院籌辦這場義演,就是覺得痛苦的人更需要快樂,所以,祕神父說,我們的愛更應該給受苦的人,哪怕只是透過舞蹈這個小動作,希望讓台灣有更多的人感染到這股熱情,願意一起來把這棟老人大樓蓋起來。

提出這項籌建計畫的陳永興院長表示,老人面臨的醫療需求與服務有其特殊性,疾病類型的表現與照護方式,也和其他年齡層不同,因此他希望打造一個醫療環境、綠地、安全措施…都以老人需求為主的醫療大樓。他指出,全國老年人口比率已達10.4%,宜蘭縣更高達 13%,顯示高齡化人口的比率激增,老人醫療服務的質量卻無法跟上人口老化比率,陳永興提出警告,這不只是宜蘭的問題,也一定會變成未來全台灣得共同面對的嚴峻課題。

聖母醫院這項多達五億經費的籌建計畫,規劃大樓服務層面涵蓋復健、老人失智專區、職能治療、日間照護與安養照護…,包括地下三層、地上六層,總建坪超過五千坪。希望能在二○一二年建院六十週年時,募得一半經費後動土興建。

這項大樓基金籌募計畫自去年底開始展開,進行的相當辛苦。而蘭陽舞蹈團於二月十八日(週五)在台北市「城市舞台」為聖母醫院舉行一場以「童話之夜」為名的募款舞蹈表演,獲得台北市多達15個扶輪社的共同贊助,也是聖母醫院第一次將募款觸角跨出宜蘭的活動。

社會大眾如有購票需求或打算捐款共襄盛舉的話,歡迎與羅東聖母醫院募款中心聯繫,

聯絡電話 03-9556631 或  Email: oki@smh.org.tw

秘克琳神父與蘭陽舞蹈團介紹

1935年  秘克琳神父生於義大利

1963年  28歲晉鐸神父

1964年  秘神父來到台灣

1966年  服務於羅東北成天主堂,利用廣場組籃球隊、辦舞蹈班…正式成立「蘭陽青年會」

1974年  第一次出國,於義大利、梵蒂岡,演出60餘場;首創台灣藝術團體在義大利演出之先例,更是全球第一支在教宗御前獻舞的藝術團體。

75 ~83年 四次出國巡演,足跡遍及美國、歐洲、中美、南美等20餘國。

84~87年  在台北成立「台北蘭陽藝術中心」。代表台灣參加美國建國200週年的國慶大會。

88~89年  參加「第三屆世界民族舞蹈大賽」,獲「最受大眾歡迎獎」。秘克琳神父榮獲新聞局頒發「國際傳播獎」。

1991年  參加西班牙「第四屆世界民族舞蹈大賽」, 31國,56支勁旅,獲「世界第三名」佳績。

1992年  應邀參加西班牙「巴塞隆納奧運藝術季」,為國內團體首次獲得邀參加奧運藝術季演出的團體。

1994年  台灣正式成為CIOFF會員國。

1996年  透過CIOFF,協助宜蘭文化中心辦理「第一屆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國外團隊的邀請,並全程參與演出。

97~98年 應梵蒂岡邀請參加巴西里約「第二屆世界家庭年國際年會」; 赴日參加「第一屆亞太兒童藝術節」;到墨西哥「第三屆Puebla國際藝術節」演出;赴非洲公演。

1999年  創作「噶瑪蘭公主」舞劇,詮釋蘭陽平原與龜山島瑰麗地形的壯麗神話故事。

2002年  創作「聽花人~大鑼樂舞劇場」首演。

03~04年 赴加拿大演出舞劇「噶瑪蘭公主」;大型舞劇「島嶼神話」在宜蘭演藝廳進行首演。

2005年 「噶瑪蘭公主」全台年度巡演;代表台灣在日本愛知縣世界博覽會演出。

2005年 『蘭陽舞蹈團-芭蕾團』創團,並於台北市社教館首演『1/2的芭蕾舞鞋』。

2006年 『島嶼神話』開始從台北市社教館、台南縣及新竹縣等地進行年度巡演。

2009年   祕神父獲頒「宜蘭文化獎」

黃春明老師介紹

為臺灣國寶級文學大師,當過小學教員、電器行學徒、通信兵、電台編輯、拍記錄片、廣告企劃、愛迪達公司經理等。早年從事台灣鄉土小說的創作,近幾年生命的重心則擺在兒童文學、兒童戲劇、以及社區總體營造的文化工作。

1935年出生於宜蘭羅東

1956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清道夫的孩子〉;1958年畢業於屏東師院回宜蘭任教

1963年服務於中廣宜蘭電台,擔任記者並主持「街頭巷尾」等節目。

1966年與林美音結婚,遷居台北,服務於廣告界,加入《文學季刊》。

1969年出版第一本小說集《兒子的大玩偶》(仙人掌出版社)。

1980年獲吳三連文藝獎。八○年代,很多台灣新電影的導演喜歡以黃春明的作品改編 成電影,如<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頂帽子>、<蘋果的滋味>、<莎喲娜啦‧再見>、<看海的日子>、<我愛瑪莉>等七部。

1985年出版一套「黃春明小說集」。

1992年主編語言教材「本土語言篇實驗教材-河洛語教學手冊、錄音帶」、「本土語言-河洛語系注音符號簡介」(宜蘭縣政府)。

1993年他把跑道換到童話世界,出版「黃春明童話」,包括《小麻雀‧稻草人》、《愛吃糖的皇帝》、《短鼻象》、《小駝背》、《我是貓也》等五本撕畫童話(皇冠出版社),並於家鄉宜蘭設立吉祥巷工作室,著手進行「宜蘭縣通俗博物誌圖鑑」田野採訪記錄。

1994年創立黃大魚兒童劇團,受邀到全台灣各地演出兒童舞台劇。

1996年與省立交響樂團合作兒童舞台劇《小李子不是大騙子-新桃花源記》。承辦「宜蘭縣社區總體營造-理念宣導」,參與宜蘭縣梅花社區、天送埤社區總體營造之規劃。

1998年發表久違的短篇小說《九根手指頭的故事》和「老人系列」〈死去活來〉、〈銀鬚上的春天〉、〈呷鬼的來了〉於聯合報副刊,獲得第二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的文學類獎項。

2001年受邀為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的駐校作家

2002年受邀為政大駐校藝術家

2003年投入本土戲曲的推動,編導兒童劇及歌仔戲,擔任宜蘭縣蘭陽戲劇團藝術總監。

2005 創辦宜蘭人的文學雜誌《九彎十八拐》雙月刊。

2006  獲第十三屆「東元獎」(人文類-社會服務)。獲第七屆「噶瑪蘭獎」。

2007 任佛光大學兼任教授、台灣藝術大學駐校作家。創立「九彎十八拐劇團」。

2008 首次粉墨登場,與宜蘭子弟兵攜手前進國家戲劇院演出《稻草人與小麻雀》。

      任美國Santa Barbara大學駐校作家;獲佛光大學人文學院文學榮譽博士。

2009 任香港浸會大學駐校作家;任北藝大駐校作家、台藝大兼任教授。

2010 獲第29屆行政院文化獎。

source: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最後更新 ( 2011-02-14 )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