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語2
科學的宗教宇宙觀 -
作者 大地網路志工小組   
2013-05-12

此影音乃楊緒東 醫師未退出天帝教之前錄製(公元19941996年),為保留原始記錄,忠實記載所有内容。(註解:楊醫師開釋內文)
 
師語2
 
同奮間自處相處之道
 
(三)要服務同奮。
解:總統下鄉服務,政治人物要親民愛民,為民服務,警察局又稱管區,如今的觀念要改變成服務,宗教人士常自認以老師的姿態想要渡化眾生的時機已經不再,必須先使人臣服才行,使眾生臣服的方法,就是為眾生服務,把眾生當作佛菩薩。當老師法師的人,也要用最誠懇的態度去服務這些的未來佛未來菩薩,這種服務的觀念自古就有亦是親民之道,能否渡化眾生就看服務
 
(四)要鼓勵同奮。
解:同奮=同修=同道,多用鼓勵比用駡的效果更好,駡只會傷人家的自尊心,對方很難再與我們做進一步的親和,就會因為壓力不得已勉強與我們配合,宗教稱為:隱惡揚善。縱使是惡人,只要行善了一件事,我們多去表揚他,就會把那將要為惡的動機被善氣壓住,不便再做壞。小孩子在鼓勵之下成長,年長者也須要去鼓勵,才不會認為年紀已大無能力產生自卑感,這是宗教基本行為。

(五)要寬恕同奮。
解:要會原諒別人。凡事大化小小化無,遇到不合理的事就按照一般程序去做。但如果對方有了懺悔心,我們就要比一般人擁有更寬的心胸去接納對方,這都是宗教行為。
 
渡人的基本條件:隨時要有犠牲的準備,才有辦法做到以上所說的這些行為。但我們也要去保護其他的信仰者同修,不要把我們即將要遭受到的災難推卸給別人,這是非常壞的行為。而是應該把能夠承受的去擔起來,所以才有人說做主角的人會損道理就在此。

身為教派宗師看似崇高,事實上他接受了眾生要求,所背負的壓力是非常沉重,比一般官員民代的壓力都大。並不是道理說完就沒事,也要有能力去幫眾生解決困難,否則如何渡人?許多宗師雖然看起來很崇高,讓人跪讓人拜,但這樣很容易就會倒。
 
──錄自師尊於天極行宮告各級教職幹部與同奮間自處、相處之道
 
 
開導師要求皈師人反省懺悔的話
解:開導師-開門引導人的老師

本人今天引導各位進入帝教大門,站立在教壇舉行初皈皈師儀式,首先要求各位自己反省檢討過去對國家有沒有不忠,對父母有沒有不孝,為人處世有沒有違反良心的地方,再來懇求本師首席督統鐳力前鋒、玉成殿殿主萬靈兼主賜予懺悔改過機會,才可重還清白之身,名登天榜,一面要從今天起,先盡人道,進修奮鬥初乘,以及「人生戒」「奮鬥戒」各項規定,並照在廿字真言中所認定的兩個字,切切實實去做,同時每天早晚要反省檢討,做人做事有無過錯,有無違反教則規戒,有則懺悔痛改,無則加勉,大家如能天天反省懺悔,養成習慣,正氣自然凝集起來發揮力量,暴戾陰霾之氣消化,小則邪魔鬼怪見而遠避,可以確保全家平安,大則可望早日達成本教的時代使命!
──錄自師尊於三皈程序實施夕前親擬並書開導師要求皈師人反省懺的話全文
解:不怕做壞事,只怕不知悔改,人總會以為做壞事沒人知。人一旦嚐到甜頭要改正會很痛苦,深怕失掉過去的享受,這就是貪念不改為第一,第二是為面子不改,第三為了意氣用事"硬要做,這種的最糟。許多人為了這三種原因不願改正,所以這種人對上天而言,已經被上天所放棄。

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心理現象,上天都在監視著。心理不安:就是上天祂正在監視著你,所以會感覺不安;良心不安:是上天祂監視著你,你覺得有不合乎天意,所以會不安。有人問:為何會感覺不安?那就要去做反省懺悔

所謂人道:先要去盡到做人做事的道理,人都做不好,又如何求天?如何能做神?所以要從最底層開始,在未覺悟以前,有戒規可以遵守,如:「人生戒」「奮鬥戒」,這與佛教的五戒相同,並用廿字真言做反省懺悔。

想用宗教來救國,本身要有正氣。雖聰明但有邪氣,氣勢也是輸人;充滿正氣的人,說話自然大聲,做事不會害怕,正氣可通三曹通諸天。反省懺悔是修道的根本,做錯事好爭辯是沒有用的人。
 
民主就是尊重每一個人的意見,讓大多數的人做決策,由少數人去執行,讓大多數的人監視。民主時代,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合理化的基本條件上。民主不是可以胡作非為過度自由自在,是因為我們會考慮到他人的自由,所以人會自我約束避免過度去濫用自由,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自由也是一種對他人的關心勿侵犯他人。宗教就是尊重每一個人的佛性菩提性心性仙性,如耶穌說過:每一個人都有上帝的心,這都是同樣的道理,人要合乎天地正氣之根本,社會才會和諧。
 
 
修道即修心
 
修道即修心,修的心不是形體的心,而是修無形靈覺的心,是屬於無形的內心修養;修行是屬於有形的、外在的,配合身體行動。如廿字真言,每位同奮必須身體力行,把每個字的意義都瞭解,並溶化配合於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這就是修行,也就是以行動來表示,不要光說不行。如佛教的「苦行僧」,又如釋迦牟尼佛要使其弟子「破相」(因佛教主張破四相),因此祂便帶領弟子沿門托鉢,化緣要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如果你認為去向人要飯吃,是件丟臉的事,有損自尊心,就表示你本身的相尚未看破。所以各位不要看這是小事,在佛教來講卻是非常重要的大事,如果我要你們也這樣破相,你們做得到做不到?因此靜坐首重做人做事,我們先從做人處事,學習聖賢的行為開始。
──錄自師尊靜坐座談中講詞
解:修心是看不到的,修行是有形外在的。不要光說不練,只出一張嘴,人若有覺悟,就會去實行,若還未覺悟,那就先做了然後再去。做的事要合乎道理,要聽老師的話,聽聖賢的作法與引導,修行與修道都是互相配合。修道即是心理現象,修行即是行動具體方式的成效。
 
破四相:人壽者眾生相。最原始佛教化緣的飯菜無葷素之分,以隨緣去化緣,給什麼吃什麼。小乘佛教亦根據此原則實行,內心將食物皆視為化緣品食用,這目的是在降低人自我貢高的心態,打破面子的相。
 
師尊想表明的是,現代人連信宗教也會為了面子,聽說那裏有大導師就去信、聽說那裏的香火鼎盛也去,這都不是修行的真義。修行的真義是從內修,天帝教是不分佛教基督教等任何宗教,是上帝教化的意思,同奮意指共同奮鬥,大家一同共修共勉互相參考,在這裏有一個中心思想:修道就是為了救眾生救劫,修煉就是用我們的精神力去救劫,修行的行為即是秉持天命,背負十字架承擔眾生業並化解劫難。
 
歷史上:耶穌甘地地藏王菩薩的行為,就是為了承擔眾生業在做,為眾生所發的願力,是為解除眾生在精神與生活中看得見的痛苦。但有形看得見的苦,除了精神業之外,還有肉體業,有些人福德不夠或已經用盡,即將要發生劫數,而第三期的天命就是要化解台海之間的戰爭,就是要保護台灣,所以希望大家用精神的方法,還有具體性來修道、培功立德救國。這種修行是要自己當仙佛去解救佈施給蒼生,絶不是用求仙佛的方式。
 
修道的有分階段性:從拜拜求保祐開始有覺悟後進入修行,修行內容從個人累世的脾氣與壞習慣然後會想去回饋蒼生成為天人師行菩薩思想對大眾的博愛最後與大自然合為一體的心便產生,這些就是覺悟的內容與天命的思想。
 
天命是一種負擔,人人皆有天命有負擔。有人問:那麼不修道就沒有負擔嗎?非也!因為沒有修道的人,就不會想到天命,不會想到有關個人的靈魂世界,所以會遭受因果的折磨,混混沌沌,從原本做人墮入畜牲道變成螞蟻變成蟲最後消散變成孤魂野鬼,隨著因果的轉輪越往下墮落。端看自己要去做救世的仙佛,還是一般的信徒,還是無信仰的人,個人有個人的法緣,也勉強不得。
 
 
修道的本意
 
修道的本意、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了斷生死,返璞歸真,回到原處,永不再墮落。我們很不容易得到人身,如果落到生死輪迴顛倒,並不一定再能得到人身,沒辦法回老家,是一件很遺憾、很可怕的事。
──錄自師尊在東京虎門霞山會館演講稿
解:人原本就是從天上來的。人身難得,只有人才能去行善或做惡,一般的牲畜受到因果的控制並不知善惡,只能按照因果的安排,任人宰殺。例如牛:對人類的貢獻很多有其功勞,但因為受到因果的拘束而不知善惡,必須去受到因果被動性混混沌沌的漩渦裏去轉輪,所以要想變成仙牛天牛不可能。
 
人身難得,只有人想要做仙佛做鬼、做夜叉都可以,因為人有智慧可以做判斷,上天完全尊重人的自由意願。上天創造人的動機,是希望人可以維持無形中所形成的大自然,但人卻未去維持好這個大自然,不斷去爭權奪利,破壞大自然,於是產生了劫數。因為不合乎天意,所以上天會降劫。上天怎會無端降劫?全是因為人為的惡氣衝天,上天為了減緩這股惡氣,因此就產生種種劫難。
 
有一種說法:一個人出生,有五百個靈魂在排隊等待,有的或許等了五百年還輪不到,就算一年一輪,五百年五百輪更是難,所以光要出生一個人,就有許多眾靈(包括鬼夜叉妖怪)排隊在等,就連仙佛、菩薩倒駕慈航也需要條件很好,才能夠自由選擇投胎做人,無奈菩薩亦有隔世之迷,來到人間也會迷失,但祂們仍然要發願來到人間代天宣化。
 
這就像是擔任立委、總統等一樣忙碌,權限受議會監督不能恣意妄為,但這就是發揮身為大眾父母親的心,這種心就是天性,這種心態若進入修行,就會希望能成為菩薩去渡化眾生同樣的道理。等修煉成為天人師,你所教的不止是眼睛看得見,連看不見的眾靈也同樣能夠受到教化,影響到無形的世界,比世間看得見的省長、市長更能造福眾生。
 
無法回老家的可怕原因,是自己放棄了人身,想要再有人身是不可能,隨時都會被取代。一旦選擇放棄肉身靈性墮落,想重來也沒辦法,因為有太多在排隊等待,若未好好表現也輪不到。
 
 
平常心
 
凡我帝教同奮應存「平常心」,即出世心。
不出家之修道人,都必須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道。在塵而不染塵,心要不為紅塵所染,心不留戀紅塵。雖照常行事,但對功名富貴,酒色財氣看淡,心裏空洞無物。也就是修日常起居之行,順自然合理的原則,不急不緩,腳踏實地去體驗,去領悟,久而久之,便可以明白人生真正的做人道理,此原則就是「平常心」之所在。
──錄自師尊於親和集會中講詞
解:平常心:合乎大自然之心,其一: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其二:與大自然相配合,亦是不動心,不受到人與人之間折衝的影響,不受物質的影響,不受慾望的影響。出世心:從精神界看人間超然的心,亦是平常心。出世:用超脫世間、出紅塵世界的心態,以超然的心再去看紅塵裏的眾生。
 
出家人不一定都會有出世之心,若是為了逃避種種現實的問題出家,這種出家是在享受修道,把廟堂當作精神安慰的避難所,如果沒有相當的覺悟,就算將來成為法師,也無法為別人說什麼法,必需先悟出世之心,行入世之道,不要去逃避紅塵俗事。
 
沒有世俗的習性,沒有世俗的看法,即是用上帝的心,用菩薩的心在看待眾生,雖然掌管眾生,卻是用憐憫的心來教化眾生。
 
看淡:把人生當成大海,將所有煩惱歡喜的事都丟進去,什麼都看不到了。心裏空洞無物:心胸要寬大,忍人所不能忍,別人做不到就盡力去做。凡事雖無法強求,但如果有願力,則人有善願,天必從之」,而能否應驗的關鍵就是靠決心,而決心也會受到時間一久逐漸消失,這也是真正修行的範圍。
 
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事,上天都會知道。急或慢都要適中。當今社會做事若不急做不了什麼事,若沒有持續地埋首苦幹,也無法完成任何事。不急不緩的」要緩在那裏呢?就是我們的「心態」。急可以急在行動上,但需要靠修道。

*楊醫師講述某友人因個性急躁導致胃出血,勸告藉著打坐修煉轉性的故事。

打坐即是煉的一種方式,現代人個性急躁靜不下來,因此打坐是最好方法。自我內觀最重要,人的內心最美也最骯髒,想要見到美的東西,就必需把骯髒的部份先清乾淨,這樣才能見到平常心的宮殿。內心找真人,意即尋找有平常心的真人,這原本就是人從天上來到人間早就有的,卻因凡塵俗事太多,而忘記罷了。
 
為了維護有形世界的和諧就要環保,為了維護內心的和諧就要平常心。平:平靜,常:自然,靜觀自得就是鍛煉平常心的一種方式。
 
 
積極入世的平常心
 
現在的修道人應積極的入世,不是消極的遁世。用本心、初心,去悟出常理,以廿字為起點,作內修自省的功夫。而外治行持之道,便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待人接物之理。
解:遁世-意指避開人世,獨居山林不與人接觸。因為是人,既然身為人就需要去應付人事。悟道之後就要去教化他人,而教化則是從開始。有以後,才會有心去教化他人,了解困難也才能體會他人的困難。
 
本心、初心即天真之心,猶如出生嬰兒般天真無邪五官開闊氣色飽滿可愛,使人開心,所以人就會產生不忍心喜愛之心,人若能夠修煉到這種心,別人相對自然就會對你產生欽佩、喜愛、無防備之心,這樣的就能發出力量,讓別人接納你所說的道言道語。
 
如何能擁有本心、初心?就是把不正常的心天天不斷地一磨再磨,最後當這顆心磨到透亮之後就能見到上天了。修煉的方法,就是每天唸廿字真言,每天做反省懺悔,遵照廿字真言天天去磨亮內心,把內心受到紅塵的許多污垢磨亮之後,就能見到自己原來光亮的本心,這才是內修自省的功夫,也才能見得本心。
 
人與人的相處最難,但人若有光明的心,在與人之間不會迷失,就算吃虧也不會記恨,就算記恨,也會很快遺忘,如此在這個社會就會減少一個對抗的對象,這樣做就能受到別人的認同。好人也分真好人與假好人,修道之人所散發出的本心與人之間的相處是自然的,但另一種好人是有目的,心態不同內心不軌,所以要慎防。天上的仙佛來到人間修道,最難克服的就是人關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亦要用智慧去克服。但假使人與人之間能夠應付,再回頭去覺悟自己的內心就會很快,因為你已經懂得分辨人心善惡,知道如何應變,所以會使人覺得對你放心。

修道人有一個偏差觀念,有人從小就開始修行而後成為大法師,當將來一旦進入紅塵,如果智慧未開悟到而突然無法克服,其所說道過於超然,眾人會無法接受。所以勿逃避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與人之間的種種磨擦與挫折,這才是菩提子是道種,才是在成就真正的道,因為已經懂得人心,才能反省到自我的本心。
 
本心、初心,即平常心,或道心(聖心),赤子之心。使之無憂無慮,無是非,無情慾。
解:不動心,剛開始用硬假裝出來,後來經過每日的自我反省懺悔,獲得真性之後,就有天心,有了天心再去看人心,一切枉然。
 
如何保持「平常心」呢?
一、反省、懺悔:每天早晚用一杯清水,虔唸廿字真言數遍,邊唸邊想,每一字的含意,及自己是否有所違反,有則改之,無則自勉,此即廿字真言水(甘露水),唸完後喝下。
也就是用甘露水來洗心滌慮,用廿字真言來省照內心,拭擦心鏡污染。以先天靈氣改變後天的濁氣。如果是靜坐班的同奮,則經過靜參的過程,效果會更快,更好。
解:這是師尊在教大家如何保持平常心修行的心法,勿一心只想廿字真言要唸幾遍越多越好,最後變成像在唸歌本拼數目,這樣便無法獲得心法真正的精髓。時常用清水來洗滌身上的濁氣,這是一種暗示,是一種心法。
 
二、唸皇誥、寶誥:聲聲為蒼生,念念發慈悲,可以擴大心胸,消除私心、我見,與天地萬物合而為一。
解:用皇誥、寶誥來祈禱誦唸。皇誥是上帝的聖號,寶誥是諸天天王的聖號。主要目的,因為祂們最接近人間,希望藉由諸天的力量與人的正氣合而為一股念力,為天下蒼生救劫、化劫。正是因為日日都想去解救蒼生,而人既是天下蒼生的仙佛菩薩,還與眾生相互爭鬥,將顯得渺小應感到慚愧。擴大心胸向天地祈求解救眾生的劫數,這種思想將逐漸與天地萬物合為一體。
 
三、靜坐修持:煆煉精、氣、神,提昇精神領域,超越人類生活的範疇,日與大宇宙契合。
解:人有驅動的能量,先天能量搭配天地之正氣,即是宇宙的能源,有一無形的能源在為人補充運作。若靠消耗本身的能量,將隨時間逐漸消耗怠盡老死變成廢物。上天造人,將所有的寶貝集中在人身上,使人能去參贊天地之正氣,這股正氣是無限能量,且用人的正氣就能夠化解現在所關注的劫數。所以要靜坐鍛煉精神,一方面能使身體健康而後心理健康,人的心理健康靈魂便能昇華,與天化為一炁,參贊天地之造化。靜即一切能源之本動的根本。
 
四、填記奮鬥卡:日久成習,念茲在茲,時時自我惕勵。身為帝教同奮,當為萬性萬靈而奮鬥。
解:像是功過卡,如寫日記般記錄今天做多少事,去檢討或嘉勉,用有形的物品來自我約束。
 
一切從「我心」而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不固執,不著相。凡事過則無痕,心中不留絲毫蹤影。不受物質引誘,不為環境所支配。喜怒哀樂,隨來隨逝,自可心無其心,身無其身,則凡心死,道心生焉。
──錄自師尊於親和集會中講詞
解:用人做觀點,人心多變。災難,是人成為菩薩的一種考試,也是一種很好的道本,有失敗才會有成功,人生有摩擦才會有領悟。逆境是為了美好的遠景先做準備。平日若有在修持,便不易受到環境影響,能放下一切,在順境或逆境來時隨時做準備,修持則是透過靜參反省懺悔、誦誥祈禱去磨煉出平常心。平常心=不動心=穩定之心。
 
不著相之人,因為知道快樂無常,財產無常,眼前擁有的一切皆無常,因此內心會有所準備,從生活中得到覺悟。災難是共業造成,修道即是希望防止大災難的發生並去化解共業。
 
能夠教化他人的人,本身即要具備危機意識,隨時接受災難來臨做準備,心才能夠看得開看得遠。只要擁有一點點好處得到一點點享受,內心便感到非常慚愧,所以時時抱著感恩的心,即是進入天人師的第一步。
 
 
(文字整理/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網路志工小組 編製)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最後更新 ( 2013-05-12 )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