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靜坐要義5
科學的宗教宇宙觀 -
作者 大地網路志工小組   
2013-05-28

靜坐要義5
主講:楊緒東(光贊) 醫師

此影音乃楊緒東 醫師未退出天帝教之前錄製(公元1994-1996年),為保留原始記錄,忠實記載所有内容。(註解:楊醫師開示內文)
 
 
第九講 靜坐的自然反應
 
靜坐一段時間後,必然身體會有一些自然反應,各位不必緊張疑懼,這些都是正常現象。茲就身體上的一些反應說明如後,提供大家參考。
 
一、腿部的反應:靜坐時,生理上必然有反應,坐時最先反應的是兩腿發麻、發脹、發酸、發痛,有人講那是因為兩腿盤著,壓住血管,這多少是個因素,主要的是生理上的氣機在裡面發動,氣血在筋脈、血管之間,不能暢通流行,如果感到不能容忍,只須輕鬆放開兩腿,慢慢地就會恢復正常,然後再坐。

二、腎臟機能的反應(性功能方面):已經破體的成年人腎臟機能反應最快,因為氣機在內部發動,自然而然的運行,於是本來腎臟有病沒有斷根,仍然蘊藏在體內,一經靜坐,宿疾便會復發,譬如:腎虧、遺精、早洩等,坐前坐後且有陽舉的現象,女人若有腎病則有白帶、腰疼等現象發生;而以遺精最嚴重,發時要特別注意,最好暫時不坐,停幾天再坐,再發則再停、再坐,惟無論男女,在此階段,務須絶對斷絶性行為,最後自會斷根。
解:這些現象乃是過渡時期,初期會引發病根發作出現各種症狀,尤其在靜時,痛感會更加擴大,若坐不住可先暫停。多做善事培功立德可消除業障,慢慢去克服難關,切勿退縮,病痛可逐漸得到改善。
 
三、生殖機能的反應:童貞之體反應最快,坐前或坐後有陽舉現象,女人子宮收縮、震動、乳房發脹,這時期無論是生殖機能或腎臟機能的生理上發生變化,心理上絶對不能有性慾的衝動,同時絶對避免性行為,一般學習靜坐的凡夫,極難逃過此一大關,到了「只羡鴛鴦不羡仙」的階段,不但全功盡棄,生理上還有極大的妨礙;如果功夫再深一點,還有性命關係,將要發狂(嚴重會走火入魔)。我今天提早講,希望各位提早注意,也許身體好的氣機發動快一點,四十九天左右就會發動、起變化,氣機發動慢一點的,多則一百天左右。
 
四、肩背的反應:在兩個肩膀後面的地方,靜坐達到某階段,好像有板子壓住,氣頂著、脹痛等等感覺,並有背部神經抽縮等難受現象、或冷或熱,這些原因是氣機從後面督脈上昇的必然現象,這反應最輕,沒有腎臟機能、生殖機能嚴重,聽其自然。各位應記得,不要吹腦後風,「仙人只怕腦後風」,在曠野屋外打坐,四面有風(風壓力相同),沒有關係,在屋子內,三面無風的情況下,背部正在反應時,一面要保護後腦,一面要保護背,切忌吹風。(解:靜坐不能吹冷氣與風扇,應讓心完全靜下,多流汗,促進代謝,回復生機。)
 
實上「靜坐修持就是「向自己奮鬥」,除了忍受身體上之自然反應,更必須持之以恆,堅持到底。靜坐修煉亦如一般訓練,重在學習,一面在學習方法,一面在生理上開發氣機,聽任氣機在體內自然發動,由於各人體質不同,各人修持過程有異,其修持原理雖有一定,然各人同時進展情況則未必一致。
解:每個人靜坐的經驗都會不同,因與個人先天的靈質氣質體質有關。靜坐修持,是一種自我鍛煉自我要求的工具,不是只要閉上眼或睡覺的表演方式,靜坐應有內在氣機的發動才能達到效果,否則只是在耗費時間,對靈性上毫無幫助。
 
靜坐係修道方法之一,既然學習靜坐,即是步入修道途徑。(解:用靜坐來發現自己,先發現自己的生理與心理狀態,最後再去克服自己生理與心理的障礙,先使其同步調再與大自然合而為一。在靜坐的過程將生理心理逐漸做修正,修正過程,內修的部份稱為修道,外修的部份稱為修行。)修道係一長程途徑,既非一蹴可幾,又不宜時輟時續,更不可坐一段時間因無所獲而作罷。(解:靜坐,坐得好壞,不是用感覺作判斷,應以內心的重整為首要。)故而靜坐修道必須能茹苦含辛,堅毅其志,按部就班,持之以恆,不問收穫只求耕耘(解:靜坐成果不必去與他人做比較。),久之,當可有所突破。
 
試觀吾輩學習靜坐同奮(即同學。取積極努力共同奮鬥之意),多係業餘學習,本身既有工作,且又多有家庭負荷。入世極為坎坷,修道又屬艱辛,今既肩負入世職責,又要作出世打算,實較專門修道之士更屬艱苦。按入世工作誠屬勞頓傷神,其遠景或為功名利祿,或為富貴榮華,五彩繽紛,光怪陸離,誘惑既大,陷阱更深,稍一不慎,難免墜足。吾人今以入世姿態作出世功夫,必須較古往今來專門修道之士,對時代環境要有更深一層認識,才能一舉兩得。因此吾輩同奮必須恬澹自甘,在塵遺塵,必須下決心,日久成習,自可安之若素。
解:在紅塵中修道,雖然不容易,但是首先在心理上要減少慾望,須時常抱持謙虛感恩與知足的心,這對修行上,是最好的法寶,再來須常做反省懺悔,這樣才不會迷失,對事情的判斷才有理智,因此在靜坐時內心才會平和才有成果。
 
 
第十講 正宗靜坐的目的(一)
 
中國正宗靜坐的目的,可分為下列三點:
()超凡入聖。
()回歸自然。
()永生共生。
 
靜坐要想達到上面三項目的,必須先做到下面三項基本條件:
()清心寡慾。
()變化氣質。
()自度度人。
 
最重要的,是我們應由心性修養做人做事著手
 
一、清心寡欲:這點一般人很難做到。舉例說:水的本源都是清的,一杯混水,經過化學藥劑解析以後,會發現他本來是清的。混水在動的時間,水是混的,一定要放下來,使它變靜形態,所謂「靜如止水」,水不動了,則水可以清了(解:心不動,慾就不升。);我們人的心本來是清的,「人之初、性本善」,小孩子無知無識,沒有慾望,他是清的,長大了,充滿了七情六慾,七情六慾等於這杯水的渣滓,這水當然是混水;所以,靜坐的條件,第一步就是要去除渣滓,我曾經講過「打掃心上地」,就是把七情六慾打掃掉,則這杯水可以變成清水,我們也仍舊可以使得心地清明。
解:自己能夠自清的人,遇到環境變化,他依然能不動;而依靠外力來幫自己清乾淨的人,沒多久又會混濁了。在修道的初步,先以自修自私自了來鍛煉自己的心性,希望用自己的心去擴大修道的範圍,並去影響所及都能變得平靜(從自我內心擴及四周),故修道者越多,地方則越祥和。
 
寡慾,就是減少欲望,這點也是很難,凡是人類都有欲望,聖人要救世救人,也是欲望,但他們不是私心,不為自己,欲望有正當不正當,每個人都有欲望,若在「欲」下加了「心」,問題就多了。嚴格來講,要返本還原,第一就是寡欲(解:不須事事與人做比較),孔夫子講「男女飲食,人之大欲」,每個人都被這四個字束縛,人一成年,身體發育後,必定會有此大欲,這欲如果沒有節制,聽任其發展,這世界就會「人欲橫流」,大家都想滿足自己的欲望,不惜任何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這社會就造成了動亂。
 
現在世界上每一角落,每一個人都想滿足他的欲望,所以人欲橫流,滔滔者天下皆如此,沒有一個人可以避免,尤其工業社會,大家受物質文明引誘的影響,欲望更大,達不到目的,便去爭、奪、搶、殺,小者為個人,大者想奪政權,因此,希望能寡欲-就是減少人欲;還有一種是男女之欲,就是性慾,性慾若無節制,會把身體整個斵傷。
 
各位同奮,你們為什麼要學靜坐?我可以講,百分之七十是為了想健康長壽,百分之二十是好奇,來試試看是否對健康長壽有助,百分之十是真正想學道、求道、修道,大多數都為了健康長壽,但是你為什麼想健康長壽?就因為心不能清,欲望太多不能減少,所以,靜坐的第一條件就是清心寡欲。(解:人想要長壽所以怕死,「怕」字-心看不開,若看得開、放得下的人就不會怕死,故要從心理建設做起,首要清心寡欲。)

真正要達到求道、修道的目的,我一再強調:年輕人的童身,就是金童玉女,先天真元未破,所以,你要真正求道、修道,就是保持你的真元-養真葆元,保持童身,這四字不容易做到,世界上,只要是人,成年以後都有性慾的衝動(解:自累劫以來,人類皆因此,在生死之間無法了脫。),所以很難、很難,除非他有超人的智慧、定力,先天、後天與一般人不同,這種人只有百分之十。反過來講,成年以上的人,大多都是破體了,婚嫁以後,真元通通被吸掉,如果再想要求道、修道,就要做返本還原的工夫;第一步就是要做補體的工夫,也就是調補身體,等於一座房子年代長久,經過狂風大雨,若想保持房子不垮,就要做內修外補的補體工夫,也就是做補精、補氣、補神的工夫,要想內修外補,不但先要寡慾,第二步要節慾,最後一步要斷慾;寡慾,當然人人都能,但節慾剛做幾天工夫,一次洩漏就全功盡棄,就像房屋剛剛修好,一旦大風雨來,又全垮了,所以,只要身體沒有過份斵傷,先做好補體的工夫都有希望,就是補精、補氣、補神的功夫,清心寡慾的功夫。
 
二、變化氣質:靜坐經過相當時間,生理上一定會起反應,心理上一定有不同的感受,質是生理上的反應,氣就是心理上的感受,功夫到了某一階段,慢慢身心都能自然而然不求變化而自有變化,比方,過去脾氣暴躁,等到靜坐時間長了,自然而然有心平氣和的現象,但也有不同的,就拿我自己來說,到現在質變而氣仍未變化;我在華山修煉了八年,性氣越來越剛,我這剛正之氣,我是嫉惡如仇,所以還沒有變化(解:因為師尊的天命不同,祂是來救劫,全心一意去做救劫,故遇破壞救劫行為之人會特別憤怒。這是一種相對需求的關係,因師尊責任重大。)。本質上,我所講的剛正之氣,就是孔夫子所講的「聰明正直謂之神」的「正直」之氣,一個人做人第一要正直,要正大光明,正直無私,這基本原則是不應該變的,真正要變的氣質,就是指一般適應環境,隨波逐流的凡夫而言,必須從心性修養和生理功能同時轉變,我有時脾氣很好,有許多地方很正直,我一生願吃明虧,絶不受人侮辱與欺騙,一次、兩次、三次,到最後就忍不住,我這脾氣,表示我的爐火還未純青,因此,所謂「變化氣質」不過是勉勵學習靜坐的一個條件,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實際做到的工夫。

三、自度度人:
 
現在這世上,借債毁家行道救世、朋友急難不惜典當濟助的人太少,就基於把錢財看得太重,錢財是身外之物,有形的財富要看淡,只要能奉養父母、扶養妻兒、教育子女就足矣,太多了會造孽。無形的財富是積德、是行善,把握機會助人,力量所及,克己待人,犠牲自己,奉獻給國家,奉獻給社會,奉獻給 上帝,真能如此,從近處看是財富減少,從遠處看是替子孫積德。積德最重要,一旦離開這有形的世界到其他的太空,只有功德能帶走,罪孽能帶走。天帝教教義「新境界」上對此問題,從科學觀點已有詳盡的說明和證明,這裡暫且不談。所以,各位要想靜坐有進步,觀念一定要正確──要多積德、要多培外功、這樣才能達到自度。
 
是以,自度的方法是:
 
要以有形財富盡量助人,就是財施。
要盡量發心,把握機會勸人為善、現身說法,就是法施。(解:為他人說明道理要有所根據,自己若未達悟境,穿鑿附會盜聽塗說皆不好。必須自己要有所自覺領悟之後,才能為他人說法。)
 
這財施、法施兩種方式,可以消除宿孽──就是生生世世在輪迴裡,顛顛倒倒所造下的罪惡,幸而重得人身、重新做人的自度方法。我們今天沒有迷失本性,要想修道,更有這機緣參加靜坐,得能自度,希望能堅定道心,不要再掉在輪迴裡。自度的方式,一定要消除宿孽,宿孽不消除,再努力靜坐,魔障、阻礙一定很多,使你無法安下心來靜坐,這絶不是迷信,我有五十年以上的親身經歷。老實講,自度,是為了自己,自己得救才能度人、救人,你若罪惡在身再去勸人,誰會相信你?(解:有罪孽沒關係,最重要的是你要能夠下定去克服因果所帶來的種種業障的決心,在克服業障的過程克服肉體上業障的折磨就叫做修行,在克服心思方面精神業障就叫修道。但真正能夠完全克服的人少之又少。)
 
進一步,我們為自己、為下一代,更要多做「度人」的工夫。今天,你幫了張三的忙,不一定明天張三會幫上你的忙,甚至幫你的人與張三毫無關係,冥冥中有一種定律,自然而然的,其他的人在不知不覺間藉機會幫你的忙(解:這是因果定律,你過去種下的福田,慢慢就會生出福果。),當然,本質上我們應該存施恩不求報的心理,施恩求報是下等人(解:施恩予人也要等一段時間,讓福田長出福果來,無法指定何時會有回報。所以種善因想得到善果,一定要有耐心,等待時機成熟,才能夠獲得平衡擁有好的果報。),在感應篇上太上老君講「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是做人處世的名言。(解:若有這麼想將會讓福田缺一角,這種心理現象會影響因果現象。善德首要改善自己的心理現象,再來就是改善自己的行為現象。)
 
道家勸人要成仙,自度度人最起碼要有三千功、八百果。明朝袁了凡早歲曾算過命,無論從任何角度看,他命中注定無功名、無子嗣,於是發願培功立德,自己立了本功過格,每天記錄、檢討功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下來,他總計一下,究竟是功多還是過多?年年自勉最後,居然官越做越大,兒子也有了,這是他有功過格後,能超數、打破定命論,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自己造命一般凡夫俗子,都受五行金、木、水、火、土所生剋的拘束,要想超數,就要每天檢討,多培功、多積德,結果功多過少,就能打破定命論,自己造命,在世俗上,心想什麼就能如願;雖然袁了凡由儒入佛、沒有成仙,但是,已做到超凡入聖的工夫,有了榜樣,足為後世法,所以要超凡入聖,聖功神化,一定要立大功──三千功、八百果,所謂功果圓滿,即可成道。
 
呂祖全集載呂純陽憑一念完成三千功、八百果。呂純陽拜鍾離老祖(鍾離權)為師,鍾離老祖點化他、考驗他,告訴他要傳授一種「點石成金」的發財方法,好讓他去救濟人,呂祖問道:「相信老師的法力神通,但是這些石頭成金之後是否可以永遠不變?永久是金子?」鍾離老祖答:「可以維持五百年不變質。」呂純陽問:「五百年以後會不會變?」鍾離老祖答:「會變!」呂純陽答:「師父,你不要教我,你傳給我,我拿金子去給人家,將來不是害了五百年以後的人嗎?」──就憑這一念,呂祖完成了三千功、八百果。一個人,本身不愛財,已經了不起,今天有機會,拿一筆錢去救人、救世,他仍不考慮,惟恐害了五百年以後的人,這種真是大聖大賢,真仙真佛種子的懷抱。所以在道家說功果關係很大,一定要功果圓滿了,陽神才能沖舉,真我、二我可以來去自如,功果不圓滿,道行再高,也沒辦法脫此軀殼,修道人不能不知此一關鍵!(解:此關鍵即是克服私欲克服心理障礙一念之間完成三千功八百果。)

(文字整理/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網路志工小組 編製)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最後更新 ( 2013-10-27 )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