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與修行4
主講:楊緒東(光贊) 醫師
此影音乃楊緒東 醫師未退出天帝教之前錄製(公元1994-1996年),為保留原始記錄,忠實記載所有内容。(註解:楊醫師開示內文)
再來講轉移作用,講一個例子,有一位先生在辦公室受到上司的責備,一肚子氣,因為飯碗的關係他不敢反抗,所以忍氣吞聲,雖然表現得很有禮貌,但是下班回家路上越想越氣,走到家門口,氣還未消。他太太來開門,他就很生氣對他太太說:「為什麼到現在才來開門,要開門也不通知一聲(匆忙打開),害我差點跌倒。」他太太莫名其妙!幫他開門也錯了嗎?還罵我。太太說:「來吃飯了。」先生回答說:「我肚子脹得很吃不下!你煮那是什麼菜?怎麼吃?」太太火大了!習慣性做太太要忍耐,所以她不罵先生,但是氣無處消,孩子從他太太身邊過,不小心踏到他太太的腳,他太太就摑他兒子一巴掌,小孩子莫名其妙被打!滿腔的怒氣無處發洩,家裡養的小狗,搖著尾巴來到小孩身邊,聞一聞!小孩氣無處消,用腳踢向小狗,小狗被踢得汪汪叫,這是連鎖反應,一段一段的轉移,狗被踢得汪汪叫,牠氣也無法消,就跑到桌子底下躲起來,剛好桌下有一團衛生紙,狗兒氣得將衛生紙咬得稀爛,把氣發洩到衛生紙上面,一般人都是轉移到沒有壓力的對象。(解:因為就比較敢向這個對象去發脾氣)
例如上司罵部屬,部屬不敢怎樣,部屬認為太太沒有給他壓力,所以他罵太太,太太認為小孩沒有給她壓力,就打小孩,小孩踢狗,狗咬衛生紙這是連鎖反應(解:這種情形在一般人生活中會經常發生,不斷做轉移,從大轉到小,小的轉移到無生命的東西。)。
小時候在母親懷抱裡吸奶,奶沒有了,換吸奶嘴,長大了,心情不安,要回到媽媽懷抱又不行,開始吸煙,煙吸不過癮,就吸雪茄,再來就吸煙斗,有的煙斗尾巴咬得齒痕斑斑,這種心理就是在母親懷抱心理的一種轉移,不要以為吸煙,吸得很帥氣,那都還在吸奶。所以吃奶的心理學,轉移到大人就吸煙,用煙斗都一樣。如果沒煙可吸,那怎麼辦?(解:就會抓狂或發抖不安,因害怕失去依靠。有許多老年人,依然煙不離手,就像吸奶。)咬口香糖、嚼檳榔都是同樣心理,這都是希望回到媽媽懷抱。(解:但做為修行人也要回到媽媽的懷抱→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必須要去了解自我,明白做人的責任為何,才能夠回到媽媽的懷抱→回到宇宙中心點,與大自然同步生存。
按照心理學,社會上有很多人長不大,也包括達官顯貴,政治人物、企業大老板等,其內心的穩定度,他們未必比一般人好。他們因為有需要去追求的目標而願意去忍耐,若遇到感情不順,他們也會傷心哭號。因此有許多的大人物,也會想要找媽媽,去找酒廊裡的媽媽桑、情婦或年長體貼的女性來當紅粉知己,或找年幼的女子來滿足自己當父親的心態。
這些心理,都屬同一種現象→內心長不大,但外在的行為,是希望受到大家肯定他已經長大,或是自我肯定〝我已經長大〞。所以會去做一些,例如,在性方面有侵略、強制的行為,在女性面前假裝威風,事實上在家很節省,到酒廊卻是裝闊揮金如土,這些行為都是〝找媽媽〞的行為。
男性的「性」心理學與好強、好面子,在這些表相的背後,事實上都是一種極度空虛的反射心理。
所以,自己要能站起來,要認識自己,與天地造化相互配合,達到天人合一,並時時認為我與天同在,人即神,心即神,如到達這個境界,表示你已經經過一番的奮鬥了。
日本的家庭,父母親管教嚴格,在國內都很守法與守禮,若是沒有出國,內心感到很痛苦,而一旦到國外,什麼禮、法,都不適用了,那種回到找媽媽的心態,就會演變成一種性行為的侵略。當今的台灣人也學到這一點,在國內很保守,一去到國外或中國,卻變得自我膨脹、愛吹噓、花天酒地、揮金如土,這就是一種想要回到媽媽懷抱的反射心理。
這個修道與修行單元,最重要去把自己的內心完全打開剖析乾淨,重新去肯定自己,找尋自己究竟是那一種人,好好去重整自己、去修正行為。)
第四單元 將心比心,何以才是本心?
修道、修行系列講座,有講到轉移的作用,由心理的變化來介紹,現在介紹心理自衛機轉的第五種,第五種是外射作用。把我們本身的想法射出去,叫「外射作用」,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想法,所以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解:這種社會現象越來越多,台灣在民主化的過程,把這種外射作用發揮的非常嚴重,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想的才對,別人都不對。認為我的團體比別人大,就不給小團體發聲的機會,想要壓制別人。所以台灣人的民主觀念還需要多改造。在台灣如果鴨霸的人講話,可以比較大聲,態度蠻橫硬凹,未來台灣的社會一定會引起極大的動亂。
台灣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小,但慾望卻越來越大,這是很可怕的事實。人們還得必須裝講話聲音要大、要粗,否則沒人要聽。大家為了生存,互相排斥,而失去禮數與倫理,造成行為上令人感覺粗魯。
外射作用,這種想法就像男女兩人戀愛,戀愛過程,忽然間遇到下大雨,互相擠在一起用報紙遮住頭上,在大雨中跑得很高興,感覺很羅曼蒂克,他想老天對我們太好了,給我們這樣有氣氛的環境,普降甘霖,好像在慶祝我們戀愛的熱情。不久,這個男生失戀了,因為一段時間女生不理他,失戀的時候一樣又遇到下雨,他卻想天在同情他,替他流眼淚。一樣的雨,心理就是不一樣,有兩種解說。
解:心情好,看到每個人都美,心情不好,看到的人都是糟的。這就是外射作用。做人如果以〝心〞,去判斷別人或是判斷環境,存有這種心態,這種人很難與人相處,這關會很難過。(*秦朝趙高指鹿為馬的典故23/min。)國內的政治人物也開始因私心,說違背良心的話,而講真話的人已不多。
我們台灣人、中國人都一樣,時常會用自己的意思,來解釋外面所發生的現象,這叫做「外射作用」。
解:一個人的外射作用可以強大到用自己的心態去影響別人。(*講述一精神病患的案例,他妄想別人要害他,告訴家人,久而久之,其家人最後竟信以為真,竟然也受到病人的影響。)台灣社會精神病越來越多,正常的人反而覺得自己不正常,因為已經被不正常的社會影響,被誤導、洗腦。
人的精神力,若沒有透過修道,去達到獨立自主的能力,將很容易被影響。例如,群眾運動是盲目、易受催眠。
就像「我見青山多嫵媚,諒青山見我亦如是」。他看山很美,就想山看他也很美,這就是心理現象,把環境給反射下來。我們如果心情愉快,看到魚兒在水中游,就想這魚兒有多快樂!事實上本來魚就應該在水中游來游去,那有什麼快樂不快樂。人時常把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對我們怎麼樣,這種心理現象相當可怕。
有一些心理比較不正常的病人,每日疑神疑鬼,無中生有,認為別人要害他,氣在心裡,別人看他一下,就認為有陰謀要迫害他,動不動就跟人吵架,事實上他心裡有一個「恨」,「恨」別人,「恨」自己,從小養成防範陌生人的習慣,每一個陌生人看他,都當作別人有心機,所以把「恨」的惡念推測到別人的身上,認為別人也在「恨」他。這種人多不多?這種人在社會上越來越多。
解:在國外,對陌生人打招呼十分的自然,但國內,則不然,台灣人的防線很重。所以外國人的交友廣闊,而台灣人則重私交,因過度防備到心理不正常。自卑感=自尊心。
我們如開車很急,前面有位小姐開新車,你一直在後面按喇叭,她越開越緊張,有時會塞車,你會認為她有意擋路,很生氣!故意把車靠得很近,從她旁邊超越過去,叭一下!小姐嚇一大跳。嘿!自己覺得有一些快感,這是一種「仇恨」的心態。
有的人會愛狗、愛貓,但是他無法去學習愛護另外一個人。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可以克服〝外射作用〞,(解:自己不要的,就不要去推給別人。)
現在介紹,第六種「合理化作用」。每一種現象與事件的發生,都可以用很多方法與理由來解釋,有時為了自己心理上的需要,從很多理由中間去選,較適合自己心理的意思,而特別強調這些論點,刻意把其他更合理的理由除掉,主要要避免心理的痛苦、尷尬,這稱做「合理化作用」。
這裡有一個故事,報告給大家知道,中國流傳一個故事,講一個很吝嗇的主人,帶一個僕人去外地,路途中經過一個小店,主人與僕人走到裡面,吃一碗麵做為晚餐,這個僕人心想,我吃這餐飯主人要付錢才對,所以沒拿錢出來付,這主人為了面子上,勉強替這僕人付錢,但是心裡越想越不甘心,出了店外,天色已漸漸暗,僕人就點了燈籠,僕人拿了燈籠,跟隨主人後面慢慢走,主人心裡還在生氣,想到剛剛的事情,就借題發揮,告訴僕人,你走在我後面,我怎麼看得到路,僕人一聽,快步的走到主人的前面去照路,還沒站穩,忽然又聽到主人大聲的說:「您好大膽,敢走在我前面,你是老板還是我是老板。」這僕人一聽,想!走在前面也不行,走在後面也不行,那麼走平行。想!這下可擺平了。那知主人更加生氣,甘脆不走了。主人講:「好!好!你要造反了,我們一起走,我們兩個有平等嗎?你在想什麼?是要反叛了嗎?」這僕人聽了,實在無可奈何。輕聲下氣的抗議。老爺啊!我走前面也不是,走後面也不是,平行也不是,那請問老爺,要怎麼走?主人兩眼一番,他講:「你剛剛吃了那頓飯的錢還我,你愛怎麼走就怎麼走。」原來這才是真心話。
這雖然是一則笑話,但是我們生活當中都會發生。有的人很大方,實在內心很小氣,為什麼大方?是為了面子,回到家就開始向太太算帳,要不然就打小孩出氣。人類往往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來解釋他的行為,儘量沖淡他意識形態中間的不滿與衝動,以避免不安。這個動機就是「合理化作用」。
如參加競選的人,動機就很多了,不是要名,就是要利,這兩種。但是他就得講他是為民服務,為國效勞,道德很高,你們選我就像選神明一樣,他如果講老實話,我要升官、要發財,那來的選票呢?(解:我們要用智慧去看清假象,用理智、要冷靜。)我們老百姓聽一些競選謊言(解:選民都未想到選舉的後果,也不去考核候選人的品格),聽慣了,老百姓雖然聽了欺騙的話,但是還很樂意。競選的語言往往是為了他的合理化做宣傳,時常老百姓的選擇,只是為了聽覺上的爽快,而掩蓋理性的判斷,聽一些不事實的競選謊言。事實上很多選民,就是在等今年一票要買多少。有心要反賄選,會自我安慰的說,反正我不投給他,拿錢沒有關係,就心安理得。鄉下的阿公阿媽拿到錢他們很高興,能夠給阿孫多買幾樣東西,還可吃宵夜,很感謝這些候選人,分車馬費,沒選他,沒道德,他們認為這是給他們的「走路工」,他給我「好康」(甜頭),我就給他「好康」,所以不是在選政治人物,是在選「錢」。合理化作用,雖然是一個名詞,事實上是合自己的理化,為了合乎自己的想法,把不喜歡的部份化掉。
另外一種情形也叫合理化作用,像男生追不到女生,就說女生水性楊花,如果嫁給我,我也不要,酸葡萄心理。這合乎他個人心裡想法,萬一被人甩了也不會沒面子。男孩子生得醜,呆呆笨笨,安慰自己,愚人愚福。
看到別人太太聰明,口才伶俐,想到自己的太太木訥寡言,就想到我的太太德性不錯,女人無才便是德,她比較守舊、保守,不善於言詞,我也很幸福能娶到這種太太,這就是替自己打圓場。(解:屬於這一種的想法是好的,除了自己有台階下,也把家裡一些不好的現象解釋成好的,這樣生活才會圓融。)事實上,中國人打圓場的功夫,在請客、喜宴、歌頌這方面,做得爐火純青。
(文字整理/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網路志工小組 編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