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迷聖言 第六輯
天真法語 -
作者 楊緒東醫師   
2013-09-09

彰化八卦山天真堂時期(公元1979年~1981年)
此為楊緒東醫師早期的天人交通筆錄
著作者:楊緒東醫師(光贊)

啟迷聖言第六輯掃描檔

啟迷聖言  第六輯
 
彰化八卦山天真堂
 
西天無名佛 
 
今日奉旨下塵,造啟迷聖言第六輯之書,指導楊正鸞飛文佛音,代行佛陀廣長舌相,佈虛空正氣文章,將採用問答之方式,祛眾生之迷,解心中疑惑,天應人事,故白話淺談深意,希望眾修觀是書,得以自啟法障,不為客塵所誤;則是佛陀所願。
 
後天無明貪瞋癡,佛光臨堂傳真機。
金剛般若波羅密,自如自在作舟楫。
 
己未年十一月廿五日降序於彰化八卦山天真堂
 
無極至尊王母娘娘 
 
鸞駕鶴飛金光降,金木交泰天時啟。
北方坐鎮玄上帝,水精倡儒倫宗顯。
 
茲命啟迷聖言四、五、六輯集成一冊,廣為刊行,此書出世,三曹動,法鼓長鳴,天花繽落,乃天所幸慶也。
諸生觀是書,可以作為人生處事修心養性的字典,一問一答之中,大道玄機在焉,日日研讀,時刻不忘,吾自派護法為之啟意,開其竅門,令生無上智慧,廣而為人宣講,終老之時得見龍華之盛。
 
庚申年二月初九日  降文彰化八卦山天真堂
 
一、問:何謂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答:金剛;為金屬中最堅硬最利銳者,千磨百鍊越煉越強,可以摧折金銀銅鐵,有如慧劍能斷七情六慾、貪瞋癡愛慢。
般若;真智慧,並非世俗之聰明思巧,而是法身如來之自性覺悟,簡單來說則是合理權變,內心自主,破外緣執相的真知識也。
波羅密;並非水菓,而是達彼岸也,何處是彼岸?言彼岸即非彼岸,內心深處有如來冥坐不言不語,應機教化,原是肉身真主,奈何世人不求內心之佛,偏求外相佛陀,是不明彼岸之意。
經;乃是所行之徑,依此金剛經修持,必可循流順進,終達彼岸也。
故綜合說明;即是用精進不懈的修道心,循正路學習真理,以大智慧破斷無明邪見,終則有如暗室之中,明燈啟亮,照見自性。此正路也者,大乘金剛經是也!
 
二、問:世人痴心妄想煩惱相續,思維念頭波波相乘,如何調伏?
 
答:世尊指導我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心,阿,即「無」之意,耨多羅云「上」,三云「正」,藐云「等」,菩提云「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無上」乃是極至之謂,孔子所說「止於至善」,佛陀所言「自性圓滿,自覺覺他」,「正等」;即無差別心,上至無極,下至蠢動胎濕卵化生一律平等,外形有異,佛性不二,「正覺」;明宇宙大道,身同宇空,虛空遍佈法身,融通無礙,孔子所說:「心從所欲,而不踰矩。」
 
三、問:既已明白「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意義,請示何以能調伏其心呢?
 
答:須由凡塵之中悟澈世間一切眾生之相,明白其中因果關係,以至於四相破滅。
一切眾生:分為十類;卵、胎、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卵生;如世間雞鳥魚蛇之類,由卵孵化而來的,其召感成形的原因,乃是迷惑執性,色藏禍心,行陰機之事,好異端之奇。
胎生;業識配合,交媾結合,入胎成形,如世間一切由胎產者,牛豬狗貓人等。業力交感,藏識成形,色中慾動,執形執相,乃有所感焉。
濕生;水中細蚊蚰蠅之類也,乃執偏重,妄想趨炎,偏儻陰私,氣焰傷人,好濕熱之氣也,故招感之。
化生;如蚕化蛾,虫變蝶之類也,志無恒定,喜新棄舊,浮華不實,標新立異,炫耀異端,耳輭意輕,乃趨附時勢好作改變之流,故有此焉。
有色;如日月精靈,上始四禪天,下至發光異彩生物,如螢火蟲之類,乃修道好名,循俗塵變,未悟真空真如也。
無色;如旋風煙霧鬼魃散仙之謂,以頑執,幻思無形無相之說,修行人不明自然真性,故厭色身之礙道,乃召感無色相之報。
有想;以識神想像為本,憑空臆測虛無之事,強為附會;修行人若是不由內心合理求定,妄執身外有身,以為識神可以御形,謬求影像與靈動之事,冀求神明感應,則是招精靈鬼神之侵,死後感應成為鬼神、精靈之類,世間信神不能信「理」者,必招致「有想」靈異之群,其出脫亦難矣!
不但須要突破色相,也須更進一層的打破靈魂之拘。
無想;執無想之修行,認為一切皆止,無情無識,頑空不動,識成死灰,則感召上至無想天,下至金石土木。
非有想;此即無色界之非想非非想天,此乃修道之人,禪定能入寂然空相,幻識不動,然不由理性開悟,念頭空幻不得中間之道,世間執空禪相,易入此無想,非有想兩道。
非無想;理性自得,動念有節,然而諸相非相,能悟應身、化身、肉身之因緣,未除法相之障,雖有果位,未超三界。
 
此即十類眾生之說也。再說明「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真意。
 
我相;執私自大,輕慢眾生,六根深遠,五蘊盛炙,差別名相,三毒違意,即是自利自私,以為我是我,別人是別人,眼耳鼻舌身意無量用度,色受想行識成為自家主人,平常不離貪瞋癡,往往不能節制自己,做出種種違反倫常的事情。
人相;此即差別我心之相,見人違我意,逆我心,輒起瞋怒心相,無明火熱,只因執我他不同取意。太上感應篇有言:「見他富有,願他破散。見他色美,起心私之。負他貨財,願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見他失便,便說他過。見他體相不具而笑之。見他才能可稱而抑之。」此之謂也。
眾生相;情愛淪落,慾念妄動,意氣用事,厭苦好逸,執名相而以為如是,乃是帶業無明,業力感召,心外馳行之現象。
壽者相;怕死求壽,煉氣合丹,冀求永生,求福求利,思想富貴百歲,此謂之。
 
修道人,欲調伏其心,乃在於明白十類眾生的因果,進而破滅四相之偏邪名相。
然而眾生有相,亦有道理可循,正理則是修道準則,只要起心不私,大公無我,順因緣行自然事,則上不愧於天,下不怍於地,頂天立地,倫常完備,即是有相之身,行菩薩之道,雖不明大道真意,不知四相何謂,卻己是心同道流,得乎調伏妄心之心法了。
 
四、問:金剛經有言;「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此句何解?
 
答:一般人之布施皆有所「住」,住於何處呢?
(一)住於有所求之布施,此布施為福德之故,亦不可名為布施。
(二)住於神明鑑我為善之布施,此亦為邀功之布施。
(三)住於不求福德之布施,此因不求福德之故,而有之布施,此乃有心布施。
真正的布施乃是無心布施,其施予自自然然,不知不覺,出乎天性流露,此即是自性行持,菩薩也者「覺有情」之謂,以無心施於有情,終則有情皆能超脫,此不住布施也。
 
五、問:「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是何意?
 
答:菩薩為天下一切眾生之大施主,其大不可限量,不可計數,無涯無盡,然此何以成其大呢?
其發心有如虛空,由於不住,所以不住於福德,不住於因,故不住其果,不住其果,果報福德,無限大無限量;凡夫住相,若執百元之布施,則福報僅值百元,若是不知有百元之布施,則不識有百元之福報,因果律,是隨心福報,以心起因,故以心量果,凡夫以物質為因,不發菩提心願,其福報所得,「出名」而已。
 
六、問: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答:肉身色相,因緣假合而成,經過生老病死,成為黃土,是故人生在世,注重肉身內涵本性,只緣眾生為肉體所被,不識佛陀本性,不悟法身如來,一切有形有相之事,有如鏡中形像,虛妄不實,反照不真,皆是六根無明,故諸相幻象,執相不見真相,所以說諸相非相;雖然幻幻相應,如真似夢,不可迷於其相,自性不動,則諸相外像不染,凡夫但知感官享受,成為慾望奴隸,反客為主,外求如來,何能見性。
 
七、問:何謂「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答:渡河須用筏,到岸不須船,一切法本無法,萬法心造,權應世故罷了,總總法相具名之事,皆是引人入門方便施教而已,咒語神通,因應時勢,眾生若是了悟,己成大道一體,當捨助緣法相,更不可用法執法,不但不達彼岸之地,反而成為迷法障道之徒,又「非法」,乃正法之偏取邪見用度之門,以邪法、迷法令眾生不可悟、不明知,「非法」以外緣起信,總是強調,神奇惑眾之術,彼岸不見,越離越遠,故更當捨去「非法」。
 
八、問:如來所說之法,豈有定法乎?
 
答:如來說法,應眾生利鈍淺深,因人、事、時、地、物、隨機教化,有如孔子教育弟子,因材施教,不勉強、不矯飾,放無定法,末法時期,各法門雖是花樣百出,炫惑耳目,若是不能設身處地思量、了解分析,不可強言皆「非法」,妙法不能計數,用心起意各異,鸞教興起,亦微妙法門也。
 
九、問:何以說「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答:如來依自性緣起為眾生說法,本無一法可得,一切皈依自性,自性即是如來,豈有自性成法?由於眾生執相,有住,乃應住相之執,而有依相之說法,故應眾生方便悟道,所產生的「說法」。
禪宗,論開悟本性,以心設法,若是完全無法,則執無明更甚,此句「非法」,乃是依自性而言,非非法則是應外像而言,故不可執有而取,執有法而說了。
 
十、問:西方樂境,是莊嚴佛土,是有莊嚴佛土乎?
 
答:西方極景,應眾生而設,是阿彌佛陀功德加持,是有莊嚴佛土,然此境,並非因宣說佛土之妙而感,若是慕所樂境,而為唸經之事,則是偏取邪見,若能外不染塵,內不著相,內心即是淨土,樂境正在眼前,若是為樂境而生唸佛之心,則已執樂境之思,此樂境即非淨土,乃有心之故,放欲淨土佛國超昇,必先淨內心塵染,淨其心,不執相,才可以稱為「莊嚴佛土」。
 
十一、問:何以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答:真性不動,慾念隨續,前浪剛過後浪襲來,現在的我將成過去之我,而未來之我成為現在的我,如果說聲:「好」,則此好已經經過「過去」、「現在」、「未來」三個階段,因為「好」剛說完,此「好」已成過去,萬念中再思一「好」字,則此「好」是現在心所想,還是過去心所思,或是未來心所造成的呢?
所以三念是不可靠,肉體的我是時時變化,必須找出真正不變的「真我」,此真我何在?大道在焉!我即道,道即是我,我即心,心即佛,空間、時間亦離不開大道的,我若是大道的化身,則道心乃是我的本性,我必不為時空所動,故曰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
 
十二、問:何謂「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是謗佛……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答:現代人宣講佛法,好用人意,豈不聞「望文解意,三世佛冤。」,此乃是勸後人不可執法說法,引渡眾生,應機施教,佛音廣佈,不動自性心法,引經說法,不執外緣聲色形相,無心為法,無情說法,才是真正說法。
 
十三、問:何謂「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答:清淨法身,如處虛空,用心照見空空如也,若染六塵,音色聽聞,皆非究竟,道外求心,有如鏡中求身,不可得,不可取,自己求悟身中佛陀,則佛性漸啟,如來自在也。
現代人,為唸經而為唸經之事,為見佛而為佛像安座之事,為往昇西天而為誦念之事,若是不知求個「理」字,則是妄念難除,邪見難消。「為」字作祟,即非無所為而為,是執相、執色、執聲的了。如來何在!

 
十四、問:有人求升西方極樂之境,此境殊妙,若得往生是何真景?

答:若是有人慕極樂世界之美好,不發大願之心,則難得往生,若是有人虔誦佛音,不知有極樂之境,不識生死之機,奉行五倫之事,無所為而為,必得往生。若有人為求西方享受,誦唸佛陀,即是有心求報,不得往生,得來世福報。若有人發心行善,禮敬諸佛,雖不知誦唸之事,功滿之日必得往生。
正因感應正境,極樂之境,若以形相說明,乃是佛教的訓練場所,學成之後依願力,倒駕慈航,再造慈舟,並不是享樂之所,只是這個地方,環境太好了,能令諸佛子,永不退轉,畢業之時,個個成佛。
禪法淨土,亦有極樂世界,此乃「唯心淨土」,是自性的光輝也,自性即是淨土極樂佛祖也。
現代人,頑迷不悟,阿彌陀佛依願力功德,應化「唯識淨土」,而示現人間,亦引迷入悟法門,四十八願慈悲感召也。
 
十五、問:「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此「客塵」何所指?
 
答:憍陳那說明此段「客」之真意曰:「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裝裝前途,不得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住。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這就是說,有如行旅的客人,投宿旅社,待餐宿完畢,就整裝轉向前程,旅社對於遊客只是權住方便而已,故不須安住於此。若是此旅遊行客是旅社主人的話,他便可以安住於此,不再四處漂泊了。世人妄念連緜,心猿難制,有如漂泊遊客,處處投宿,食宿不定,莫知前程之可止,有如業報將盡,又造新業,三界輪迥,無處依憑,解脫無期,旅店主人,譬如智慧聰明之人,發現目標,駐足停步,不再遊蕩,其胸中藏妙堂之妙,佛陀占山為王,法身含蓋須彌山,三界自在掌中握定,旅店已成佛祖淨土,此即是反客為主真意也。
又何以謂之「塵」?
虛室自在,不動無聲,塵微細末,晨光照現,有如宇寰眾生相,彼起彼落,搖動飛揚,不知所止。此為塵相真意,太陽之光何以顯現塵末之動,有如智慧法光,照耀濁世,可啟無明慾動之眾生形相,於動中源頭,只見虛空一片寂然景像,由此可見煩惱之體,生死相續,輪迥不息,虛妄不實。故欲破除外緣塵惑之事,可循智慧光芒,照顯真如不動之本體自性,即塵相不動真空之謂也。
故曰:
自性不知有動靜,外緣塵濁亂心田。
客泊知止旅店主,自心淨土客塵除。
 
十六、問:現在講了很多的修道心法,若是凡夫愚蠢,了悟大道又不可得,是否有修道法則可循?
 
答:大道無情,眾生有情,大道無相,卻有眾生相,故大道必可由眾生的思想行為當中,發現出某些做人的真理,孔子教「仁」,是大道於人類的具體準則,未悟大道真理之前,不妨依聖人明訓順道而行,自然不會迷失方向,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是儒家修行法則,一心奉行,有恒不倦,將漸漸能體會其中滋味,終而覺悟大道真相。
 
十七、問:感情之事,包括愛情,青年男女若有動情之處,如何自持?
 
答:「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自古聖人並不認為情慾是一種罪惡,然而必須作理智的處理罷了,「發乎情,止乎禮。」佛陀教人慧劍斬情絲,並不是要人絕情絕慾,乃是希望人人找到自性,則自然可以中和達道、合情合理也。
 
十八、問:現代人書讀的越多,慾望愈大,離道越遠。此何故?
 
答:現代人讀書,講功利不言道義,所研究的科目,並不重視修心論道之學,而是科技新潮知識,這種讀書目的,乃為了充足將來物質慾望,故讀越多書,慾望越大,唱高調的是這種人,真正有危難臨身,跑最快的也是這種人,歷史上的忠義英雄如荊軻高漸離皆屠夫之屬,並沒有很多的學問,但能做出轟轟烈烈俠義大事,這種人雖沒「學識」,卻真有「學問」。
六祖惠能亦向江州別駕說了:「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
故書讀得多並不高尚,修養如何才是學問根本。
 
十九、問:西方有極樂世界,願生佛國,如何修持?
 
答:隨緣心淨,即心有佛國淨土,東西南北,虛空滿佈淨土,豈只西方有佛國爾,凡夫不識身中有淨土,外求往生西方,則淨土遙遙不可及,虔敬善行,西方不遠,
邪行惡念,西方難見。
六祖說明西方有景在焉,說近很近,說遠不可達。心是佛仙居,亦是鬼魃域。「自性迷,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瞋是地獄,愚癡是畜生。」
修行人,除人我之見,須彌業障倒,去偏邪之見,海水平如鏡,若是煩惱斷滅,風動不成波浪,毒害心腸,惡龍兇性可制,天堂便在眼前。此修行內省之功夫;若再能明照鬼神,俗傳靈驗,乃知非修佛之學,可除虛妄假相。若人俗緣深重,奔波不為心勞,不知苦,不知有所忍耐之事,可得法身光明。布施去貪,寬懷除瞋,地獄豈能顯現!修習聖言,親近大德,轉識成智,內外明徹,正是心田。
 
二十、問:若有修道之人,發菩提心願,捨家棄兒,出家修行,奉行三施,是否可稱為「真修行」?
 
答:布施,由己而外,博愛必由愛親人之心,推而廣之。「私」與「愛」是不同的,私乃是執我偏取,愛則是內心施授,捨家棄兒,偏執修行,非正道,既有菩薩犧牲濟眾之心,必不廢親情倫理,種子好比是修道心,助緣磨難,必先由家庭起事,修心不動,家園生根,度己度人,先改自家人本性,火宅修心,乃見本來真知。
若是家人同意而出家修行,更須精進,期成果之日,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不可像現時許多修佛大眾,居寺堂之內,唸誦經藏,一日過一日,竟然不知出家修行,一日不修,一日不悟,必欠天下眾生一日之債,或有混跡法會,終年不斷,四方奔忙, 經懺一響,自性己亡。
 
二十一、問:「法」何從而生,「經」由何而來?
 
答:一切萬法,本自不有,一切經典因人而說,若無世人,諸緣盡滅,法相、經典,悉歸虛空,所以佛即眾生,無眾生即無有佛所說法、所說經義,領悟之時,眾生是佛。
 
二十二、問:佛法,本非佛法,五教皆是修佛助緣,修行之人,不可偏執名相是吧!
 
答:不執偏宗,乃能成其「無我」佛身,大道有靈異、有咒語、有儀相、有誦唸、有指授、有宗教乎?
「道」與「佛」,名異實同,偏取佛說,亦非佛教,靈異、咒語、儀相、誦唸、指授之事,皆大道包涵,然而卻非道源本性,種種有為法、非法、非非法,概是大道助緣,人倫五常則是大道的形相,人世修道,順道表現也。
 
二十三、問:「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此句法言何所指?
 
答:末法時期,人心惶惶,學佛成為時髦,讀兩句法語,便四處怨嘆「人間是苦海,一切皆空。」不見內心修慧,無明還是無明,火氣始終暴戾,口說空意,遇事憤懣,這種修行,有如畫餅充飢,看得見樣,不得而食。
 
二十四、問:二僧論風旛義,一曰風動,一曰旛動,議論不已。惠祖曰:『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此何謂心動?
 
答:心著外緣形相,意識染塵,故有外形動態。大凡修行之人,都是精進研習經典的習慣,或稍有領悟之時,便自覺飽滿有成,然而遽然外塵打擊,便生無明,則所悟得之道,又迅失矣!六祖修持,不見外緣有礙,反納外緣為修道助緣,惠能不知經典、不識文字,平常不見威儀作態,乃其內緣本性已開,受納百般魔難,如大海能納百川,清流、濁水一般收容,大海亦不見有染,亦不見有不染,故真性如如者,外緣災難,並不覺苦,外緣快樂,也不現欣悅,自性有若虛空,時空無限,客塵紛亂,虛空自在。
修道人,喜談魔考之事,魔是慾念的化身,於凡夫,則認為大怖劫運,然修行,缺魔則難於成道,魔乃修道助緣,「無魔不成道」,故所謂魔難,不謂有難,是「助道菩薩」也。
 
二十五、問:六祖立「無念」為宗,是何意義?
 
答:無念也者,諸境不染於心,常離外境,不由境上生其心,並不是百物不思,念頭皆熄,而是外塵不動,不折於境相,世人不知但說「空意」,口談見性,迷於空幻境上,亦是有念,念上生起邪見,塵勞妄想,波波交乘,自性來自中和,本無一法可得,故六祖揭「無念」為宗,「無」為無諸塵勞之心「念」為念,真如本性,而真如本性何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戀外情,外情不著,內情不生,煩惱妄念,消逝無踪,雖有知覺,理性為主,自性常在,無所依附,晶瑩光明,是為真如。
故六祖壇經有眾弟子說了:「弟子從前念,念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梅,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念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念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妬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妬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二十六、問:得悟自性,終無一法,則行為不必執於禮儀體相,一切制度可以不立是吧!
 
答:悟自性,身即大道,然塵世業緣,因果在焉,引道之門千萬法門,制度律法應世權變,禮儀體相;導生信心,只要不執法為定法,不執體相為相,外形儀態,不動內性。
若是法規全無,眾生無明,必生大亂,儀形不具,眾生妄想,反敗大道,眾修不可望文生義,以為法制為道外制心之訂,須反躬自省,自然可以明白大道無心,應化有意,雖悟道大師,立外相規儀,並非執法,而是令諸未開悟後進,循路入道,果入悟覺之境,自是無法可圈,無規儀可循,有為法亦成無為法了。
 
二十七、問:有大德,自覺已悟無上心法,便逢人勸說:「諸法定規,非佛所說真義,立規立法,皆是外道行持。」此正確否?
 
答:若人如是勸教,則此人不得佛法真機,法因人而立,定規因時而制,只是法無定法,規無定規,眾生因緣一日存在,則法規不可一日而廢,此乃眾生不明為法真意,定規真理,故視法為法,認規為規。如果人人開悟,個個成佛,天地清寧,處處淨土,法規豈能存焉。
 
二十八、問:若有人談歸依之事,吾等將引之歸依何處?
 
答:眾生心迷,見像是佛,若說歸依,無處可尋,自身心中有佛陀,才是歸路之處,不妨以正理開導,合理自助、自然天助,內調心性,外敬他人,則所到之處皆遇貴人。
 
二十九、問:大通和尚求六祖開示「本心本性」真意,何以是機?
 
答;六祖曰:「汝見虛空否?」對曰:「見」;彼曰:「汝見虛空有相貌否?」對曰:「虛容無形,有何相貌?」
 
六祖於是開示說:「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
大通仍然不解,於是六祖再言一偈曰:
 
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
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
 
一切法有如虛空,有浮雲遮蔽日光,真修道人,不明自性何顏,外守有法,心中空如,法引入門,有如虛空閃電一響,頓而悟醒,法應方便入道之門,凡夫執法便以為得道,其自性不但濛一層世塵,還多加一層修行法塵。故六祖勸人應當一念自知非,掃除陰霾,靈光常顯,便是「本心自性」。
 
三十、問:佛說四乘法,有那四乘?
 
答:四乘分為最上乘、大乘、中乘、小乘四種,此強名權定也。
小乘心法:見聞說理,解經生信。
中乘心法:明悟經義,心中有得。
大乘心法:依法修行,精進不懈,身體力行,知行合一。
最上乘心法:明通萬法,一塵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
修道人,依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逐漸梯進,不必急躁,乘是行持之義,不用口爭,自修自得,一切行為合乎中庸之道,自由自在,不為外緣牽制。
 
三十一、問:修道,必先有道統可循,然後行持不離道門,終則知道,悟道是吧!
 
答:世間共業因緣,非學人緣之事,不足以成其學問,經過一段奮鬥時期,可漸知人道是非,行為舉動充滿道氣,圓滿人生本性。
人間行持,有先哲聖人之道可循,雖非大道本身,卻是引道歸宗法門,道陰晦不明之時,循理行走,自是不憂不懼,不會迷失方向,故修道必先合乎人道。
 
濟公禪師 
 
今日接筆續談:「人世之道」,自問自答,不勞楊筆用心,大道至公,雖言「無情」,本性則是「無私」與「能容」,啟迷聖言已出刊數輯,破眾生迷惑,居功不少,不過眾修亦有不明之處,當細細思量,不要處處認為別人是「迷信」,我才是「正信」,發心如何才是正、迷分野,外形外相的合理不合理,是很難於公平判別。多方面的明瞭,始能分辨是非。
可是見他人非,不如省察自己過錯,莫要作斷言之論,造無明口業,則是修持不夠的表現。
 
三十二、問:有為法、無為法、非法、非非法,搞得十分糊塗,有人常常中了文字障下不了台,請開示?
 
答:世間萬法,依因緣而生,若是有心人士教導眾生,引人入道,苦心創制,其法能合乎人性,倫常兼顧,還是可以的,雖是有為法,亦可稍斂違心之舉,有如小學生剛入學就讀,老師就教他們,什麼行為可以做,什麼行為是不好的,要他們遵守,等到理智漸開,才慢慢解釋:能做與不能做的理由,此即是世緣之教化也。若有人,身為人道因緣,排斥種種有為法,不知身入世塵滾紅塵的道理,六祖悟自性,故有萬法皆空之說,若是死讀壇經,以為萬法皆空,便不須有法,則此人不但為文字所亂,而且是歪曲大道真理,無眾生即無佛法,佛在眾生相中,傳的是歸返大道之法,教化眾生由「有法」而進化「無法」,得道佛陀,雖悟自性如虛空,然眾生妄想煩惱,故權宜設法先淨其心、啟其智、明其惑;孔子為教眾生,述而不作,四處教育人才,傳儒家做人規範,並不可以直說:「此有為法也,不可依,不可憑,棄之!棄之!」,此乃真知佛陀、聖人,救人的方法呀!
 
三十三、問:孔子所說「君子周急,不濟富」是何意義?
 
答:就是君子救人於危難之時,是不對富有的人錦上添花的。
於功利主義的誘惑之下,有錢的人越有辦法借錢,而慳吝越甚,貧窮之人於急用之時,卻是難於借款,此何因?「有錢可還債,無錢之人難還本」,世人看得是金錢價值,而不知道良心無價。
孔子認為做人必須勤儉以蓄私產,一則養家,再則濟急,有餘款更可樂善助貧,本身保有一定限度的「私」,然後再由「私我」之心,擴散為「推己及人」之心,是現實人生的合理修行原則。
一切的修行,皆由「己」而悟博愛慈悲之心,故修道人紅塵打滾,應該是腳踏實地!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社會百態,可為我之道緣,悟我之急可知他人之窘,故見人危難,如己之所難,惻隱之心油然而生,其助人用的是「天然無識的良知」,雖然金錢救濟,可是天心推置也。
世人但知金錢萬能,見金不得見性,好拍富人馬屁,竟叫良知蒙塵,孔子言此,亦有深意焉!
 
三十四、問:顏子在孔子的學生當中,是很刻苦的,物質環境不能改變他好學不倦的精神,請示其詳?
 
答:孔子曾說顏回住於貧民窟陋巷之中,每餐吃的是一點點白開水,加上一竹筒米飯,任何的人,若處在與他相同的環境裏,必然會心愁憂慮、吃住不安,而顏回卻心境恬坦、精神飽滿,仍然欣喜快樂。
此種修為,平常人是難於忍受的,就是想學他的樣子過日子,精神上也會受到打擊。
後人因為顏回三十二歲短命死了,便引此句話:說顏回是營養不良而亡。
現在人吃住方便,營養豐富,無憂無慮,還不能放心修心養性,找來很多煩惱,擾亂精神,生出更多的毛病來,若還不學點顏子精神,則是有愧天地愛護之心了,「福報越大,其人越痴」是指的如此吧!
 
三十五、問: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請問何以是「君子儒」與「小人儒」呢?
 
答:儒者,人需,是社會所需要的人材也。
孔子孟子教人成「儒」,就是要人人能成為社會上的楝樑,不要成為腐敗寄生之物。
「君子儒」:就是身體力行,靜能出文,動能幹大事,修養行持,能為眾生示範,並非「百無一用是書生」。孔子以修養心境看學問,不以讀書多寡為根據,古來儒家傳道,皆是實用而合乎現實,教導眾生,個個成材,可為社會貢獻力量,成為狂濫風氣的中流砥柱。並非後世所談之「腐儒酸氣」,咬文嚼字、風流自賞的讀書文人。
「小人儒」就是書讀得多、文章寫得不錯,說起道理,頭頭是道,但是一旦負予重任,便手忙腳亂,無法勝任。這種人缺乏社會經驗,脫離現實,而在書本上求學問,孔子說:這種「死讀書,讀書死」的求學方法是不對!對於社會並沒有貢獻,故以「小人」喻之。
現在人讀書,連小人儒都比不上,讀書成為求名求利的工具,甚至於利用所學做出「作奸犯科」的無恥行為,老衲勸眾修多學君子儒,莫因小人死。
 
三十六、問:現代人修道也好,做事情也好,往往未做以前,便以為很難,喪失修道以及做人的勇氣,有關此事請開示?
 
答:冉求曾問道於孔子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就是說我冉求並不是不想努力學習老師的修持,而是我們都做不到,力量不夠。
於是孔子說:「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汝畫。」
孔子的意思說,你們應該不管能不能成功,努力去奮鬥,立定決心,做到那裏,算到那裏,到底是可以成功的,現在你們學道未成,便自己劃一界限,限制自己的行動,這豈不成了「劃地自限」「自甘墮落」了嗎?
由此句話可以知道,孔子是講「力行」,並不是傳授空乏惑眾的言論,學問之道在於能夠去做,做事與修行是相輔相成的,工作中也才能體會真正的「問題癥結」,不是空架子讀死書,放大砲,到處亂轟。
 
三十七、問:世人喜歡出名爭利,到了現在越來越利害,以致於內鬨作亂,社會不安,有關此事請開示?
 
答: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就是說:魯國有一位大夫叫孟之反;當時魯國有戰亂,因為軍備落後,結果打敗仗,許多官兵便棄戰而奔向城內,可是孟之反反而騎著馬,奔到城口前面,勇敢的抵擋敵兵,掩護撤退的官兵,終於救了不少人命,可是他卻不以為然的用鞭子抽馬屁股說:「並不是我的膽子大,才敢在你們的背後抵擋敵人,而實在是這匹馬跑不動,抽也抽不走的呀!」,孔子稱讚這種人最了不起了,救國救民毫無私心,從春秋以來,戰事連連,都是起因於「爭霸」「爭名」「爭功」,竟沒有一個人是像孟之反光明坦率。
孟之反為什麼要故意說「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其實在是怕戰事一完,同事間互相猜忌磨擦,為了衛國護民之事,引起國內爭端。
有修養的人,其平常的表現,也許是沒有什麼特別,可是遇到「緊急」之時,他的德性,便自然而然的顯現出來。
 
三十八、問:道義在這種社會裏很不好修持的,請示世塵修道原則?
 
答:論語裏面有段話: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宰我,就是「朽木不可雕」的那位孔門高足,其實宰我並不是壞,而是稍欠穩重罷了,有一天他問孔子說:「有人欺騙一位有修道之心的人說,井裏面藏有仁義,難道為了修行,就跳下水井尋找嗎?」
他的意思是說:「社會如此敗壞,講求修持仁義道德,有何用處呢?」
孔子聽了以後說,你怎麼可以這樣想呢?修行的君子是有擇善固執,有一定不變的中心思想,是不會為了世俗小事,而敗壞大道原則的,所以他們為了大道,可以犧牲自己,但是絕不受人情包圍,而落井下石,無法自拔,並且有時候會因為護道的原故,將就糊塗而被欺騙,吃虧上當,也不以為意,就是仁慈的原因呀!若是不合理的事情,硬是要他去做,他是毫不通融。
現在修道是最好的時機,復雜的塵際關係,可以無時無刻的考驗眾修之應變能力,所謂真知識是由重重磨煉之中得來的,不可以因為道義難立,而喪失修道的勇氣,合理與權宜修行方法,是由生活中領悟出來,堅定中心道德信念,則種種外緣將成修道因緣也。
業障,因緣,報應,無明,構成眾生景象,造成有如大融爐的世界,修道人站在這種萬花筒般的洪流中,有如光明長照之燈塔,引導無舵迷途,步向安全道路上,眾修宜自勉,建立心中的導航吧!
吾曰:
站在時代的尖端----導群迷也。
破萬邪之亂法意----擇善固執。
為大道不屈不撓----死而後已。
大風巨浪石敢當----中流砥柱。
知乎!知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求乎可知,道存於焉。
 
三十九、問:世人好走偏端,能守中庸之道的人,並不多,怎樣修持才可以不偏儻、不執著。
 
答:天下萬物是一直在變化,人在多變的社會環境裏,若是不能適應,便會被社會所淘汰,正面與反面是眾生百態的兩極,扣其兩端而中和之,是中庸微妙法門。好的、合理的,保留下來,不好的、無理的,捨棄不用,這就一切圓滿了。
世人好偏儻,往往是容得下這一面,便裝不了另一面,君子致中和之道,善於客觀的分析兩方面,不會因為主觀上的偏差,而不合理的判斷一件事情,毀譽不動其心,人事橫逆不變其志,他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的本份。
中庸是否為兩面討好呢?
中庸之道就是合理之道,即合乎人類理性的道路,不是馬馬虎虎,而是執其善者而從之,棄其惡者而祛之,它雖是應變之學,卻不離中心大道,世人不明中庸真理,以為只要是做個「好好先生」便合乎中庸,其實這種人,不別善惡,沒有自性可循,就是說,缺乏做人做事的中心思想。
 
四十、問:請示「為人師表」之道?
 
答: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傳的是什麼?傳文化之道、做人之道、求學問之道,是求之於現實生活,為人所必備的修養之道。
讀書人具備做人行持的道德,然後再輔以「課業」傳授,才能造就一位文質彬彬的君子,而不是現在填鴨式惡補,老師教課不帶有感情因素,課一講完,拍拍屁股便走,到底是社會風氣如此呀!是嗎?
至於「解惑」,屬於專門知識的,還是有路可尋,若是有關於「修心養性」方面,則是名師難求。
所以為人師表,有其道也;就是要像孔子所說:「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求學問的充實,在於清淨其心,不可外緣動性,好名爭功,默默的體會,所學的知識,自然有很多新道理,因沉思而領悟其內涵;最偉大的聖人,事實上是最平凡,由於他的平凡才能發揚光明磊落氣魄。
現在講的是教學態度,無他!誨人不倦也。
孔子認為誨人不倦,是為師盡心專注的,把所學所悟知識與真理,毫不保留的裝到學生腦子裡面,現代的學生越來越難教,好學的往往成為書呆子,好動的又心不在焉,做老師保持「不倦」的態度,是很不容易的,可是天下之間有一恒定不變真理,便是「懈怠的老師,一定教不出勤奮用功的學生」所謂「上行下效」必然如此。
故對於「天下之英才」固然傾囊傳授,而「蠢才」亦不放棄其循循善誘的責任,至少不要讓劣根性,在教學之下變本加厲。
偈曰:
捨身示範造英材,重任加諸煥文彩。
如佛似聖傳真道,承先啟後效如來。
 
四十一、問:對於春秋時代,風氣衰敗,孔子憂愁辛勞,為了是什麼?
 
答:孔子說,社會風氣已經是很壞的了,一般人不談修心養性之事,只重功名利益,讀書求學,也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求取一官半職,並不是為增進自己的德業,更可恥的是,明明知道道義所在,有所不為,竟因為意志薄弱,習性難改,或者人情包圍,下不了決心,以致於因循苟且、同流合污。
這即是孔子所憂慮的「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現在社會何嘗不是如此?
 
四十二、問: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孔子還要人送紅包,才肯教導學生嗎?
 
答:這是世人之誤,孔子若是如此愛吃臘肉或是紅包,祂是不配為至聖先師的,後人附會,污衊聖人,罪過!罪過!
束修是什麼?若說是束「脩」,則是以音取意,硬強解釋是臘肉;也是不合乎道理,孔子三千弟子,有貧有富,富有的送肉是沒問題,那麼像顏回這樣窮,一簞食,一瓢飲,孔子要他送肉,簡直是要他的命,聖人愛其材,不重金錢,三餐粗食淡飯,申申如也。如果來求道,必是一一臘肉奉上,孔子學生不止三千,豈不是要開臘肉館。
束修真意;束是「約束」,修乃是「自修」,明白一點的說:就是自我約束,能夠反省自己的過錯。
整句的意義是說,凡是能自我檢點,約束自己的行為,而且肯努力上進,我是從不放過教導他的責任。
老衲說到此。吾回!
註:束修以上:就是約束自我(束),檢點自己(修),肯努力向上(以上)之謂。
~編輯組~
 
四十三、問:世人好意氣用事,許多事情往往受制於場面,不經思索,便一口答應,結果是力不從心,一事無成!
 
答:這種事情自古皆然,談一段論語對話吧!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子路有一天問孔子說:「老師!假如你要帶三軍打仗,你要舉那一位去呢?」子路是一位勇猛武將,故有此問,滿以為孔子會稱讚他的勇猛,但是孔子一聽子路問此問題,想藉機會教育他,便回答:「你的脾氣很壞,就像兇暴老虎一樣,站在河邊,不管河水如何激湧,一鼓作氣,就想跳過去,表面看起來好像是英雄氣概,連死都不怕,一點也不後悔,但是這種作風,有勇無謀,是要不得!所以若是我統率三軍,是不會要你的。必須是遇到事情臨頭的時候,能夠小心畏懼心情,怕把事情弄壞,而作周全的準備,才能達成目的。」
這便是孔子勸人,凡事須冷靜思考,不要一時衝動,作無謂犧牲,這種人做部下,還可以,做統御大軍的指揮官,將會一敗塗地。
 
四十四、問:事業能否成功,不在外來因素,而是本身的毅力與恒心,是吧!
 
答:道德的成就,就是征服自己。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就是說:「為人做事,譬如搬土造山,須要一百擔土才能造成,已經是九十九擔了,卻因為喪失意志,未完成最後一擔的填土,便停止,這是他自己停下來的呀!並不是誰使他不繼,譬如想填平一塊地,立下決心,倒一擔泥土,希望能夠完成填土的工作,若是他努力不懈,便是決心所致,算是進步的了。」
事業或是修道,靠自己的決心與毅力,有恒心的繼續下去,自然會成功。
自助才有天助,天助始有人助,外緣人事,還是受到你自己的心力所感動形成,若是有人失敗,而怨尤於客觀環境不良,那是他心裏上的退縮,世界沒有真正失敗,也沒有絕對成功,只要決心到底,不論成功,都會達到一定程度的理想。
 
四十五、問:時間有如流水,晝夜不停,孔子觀川河水流也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書一夜。」是吧!
 
答:歷史是人類的演義,演過了,人物皆可消失,現在人不過是接著演下去而已,為了對後世有個交代,就必須戰戰兢兢,承先人之德,示範後人正途,不要到了這一代,便把路給走歪了,成為歷史上的罪人,時間是永不回頭,人生短暫,一代傳至一代。物質的演變,便是受到時間的考驗,始終是無法與之抗衡,有人就認為人生不過如此,即有消極混世的觀念,但是老衲有法寶在焉,它能控制時間與空間,不隨形骸而減,不但長生不老,反而是越來越年輕呢?那就是「修先天大道」,修道人是不懼生死,生死是因緣促成,可是藏於肉體中間的自性,卻是不生不死、永遠年輕,因為它才是人身的主人,是大道中的真性,眾修,修的是什麼?「修道」乎!修什麼道?大道乎!現是修大道,便是先學大道內容,其內容在人道的表現----「倫理」爾,於人性的表現----「無私」「能容」也。所以修道求乎理性,行倫常之情,修養無我、服務人生觀,便是時空真主,大道夥伴!
 
四十六、問:一般人以為孔子是個老古板,其實他是思想開通的人,是否?
 
答:孔子對後進,不但不予輕視,而且還用心培養他們,鼓勵上進,更希望每位學生都能勝過他。
所以他說:「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後生,是指年輕一代的學子,就是說:「年輕後進聰明智慧,是青出於藍!只要肯上進用功,其成就自然超過以前的賢哲,怎麼可以認為一代不如一代呢?若是
一個到了四、五十歲年紀,還是庸庸祿祿,一事無成,那麼他以後的成就,也會變為十分有限啦!」
這段話便是提醒眾修,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吃苦正逢少年時,長壽到老萬事足,凡事先苦後甘,不要少年有成,自大驕傲,甘盡苦來,已是「傷心」之時。
 
四十七、問:環境太好,反而對於人情世故不懂,而所求的學問,易流於空泛,一旦踏入社會芸芸眾生之中,易形成偏激幼稚,為了改善這種弊端,如何處世呢?
 
答: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就是說;我從小從困苦中長大,對於卑賤的工作,都有過嘗試,人情世故才逐漸通達,所以你們所認為下等人的事,我都知道!」
欲求上達學問之道,必由謙恭體下而得來,現在有很多人,讀幾年書,便自以為程度高,對於卑賤的工作,輕視而不屑一顧,然而所學的知識,又不合乎社會需求,高不成低不就,外表傲慢,實著內心痛苦,今天應該打破士大夫觀念,所有的工作,只要是能對社會有貢獻,合乎情理,不違背法律,不分貴賤與薪資多少,皆是神聖的職業。
孔子自謙並非天生聖人,亦不是先天才子;只言:「敏而好古」、「多鄙事」、「吾不如老圃」、「好學不倦」罷了,就是要世人知道,聖人並非高高在上,甚至於低賤的工作,也要去做,所謂:「下學上達」,卑微眾生相,可悟真道義是也。
 
四十八、問:有人說:有道德的人,無論到何處,都能感化附近的人,而使他們漸漸有禮,人心向善,是吧!
 
答:君子自處,是不受外來所影響,大道與君子是並行合一的呀!
孔子想離開自以為文明的中原各國,到邊疆地區尋個落腳之地,以期保持中國文化。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九夷指的是,東南蠻夷之邦,於當時是非常落後野蠻,孔子卻想到那種地區傳道,於是學生們心慌了,就問孔子說:「那些地方是去不得的呀!全是沒有開化的野人」,孔子回答:「地區不怕落後野蠻,只要自己心中有個主宰,真有學問與道德,就能自處居安不懼,德足以化眾!」事實上,文字可造聖人,文字亦造梟雄,最怕的不是野人,而是讀書人,為什麼呢?
讀書人,若沒有中心思想,了悟人生道理,便容易因人事是非,失去控制,作種種野人所做不出來的壞事,讀得越多書,花樣越是不可思議,無形之中損人愈甚,所以一個讀書人,最主要不是求乎所學專門知識,而是先培養正確中心思想,修養讀書人的氣質,現在社會上所謂經濟犯,詐騙案……層出不窮,讀書愈多,所犯的案件越高明,受害人數也愈來愈增加,豈野人傷害,殺死一人,損一名而已,這都是讀書人缺乏道德的具體表現。
所以孔子洞燭先機,不以知識文章論學問之道,而是以個人的道德修養做為學問根本。
 
四十九、問:世人,注重物質享受,甚少靈性修養,雖然生活安定富足,精神上卻很不穩定,最近想修心養性的人很多,苦於找不到真正道場。
 
答:道場就在人心,不必外求,世界上還找不到真正道場,就是有人想真心修行,籌建道場,過不了多久,便意見不和,不了了之,為了修行,反而引起很多的困擾,若是道場已經建立起來,馬上又會有人爭名爭利,各不相讓,如果人事已定,應該是可以好好修行的了。哈!還早!新的問題又出來了,這種有形有相的建築道場,作為同修聚會之所還可以,真正想從裡面安心修行,將會是越修越不行。
建廟築寺,時候已經是不太合適,家庭即是最標準的道場,細心領會,大道便在其中,現在寺廟太多了,就是同修聚會權為借用,仍然很方便,辦鸞堂出善書,也不須要很大的空間,眾修最主要,還是在內心建立起信心,把大道場放在胸懷裡,今日南天旨意八卦山諸仙佛設天真堂,此天真堂,有道場乎?有的!每一所鸞堂,皆是南天慈悲道場的分院,天真堂亦不例外,天真堂稱名「天真」,乃是上蒼希望各同修,能在心中建築天真無邪的淨土,此淨土由「理氣」所造成,不求乎名相,由於無名相可得,故天真道場,無限容量、無限寬大也。
眾修了悟此中真意,可知上蒼創此天真堂的用心!
 
五十、問:物慾太重的人,應該學孔子如何修持?
 
答: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此句話是說:「粗菜淡飯,以及喝白開水當作湯,一日三餐便可以打發過去,至於睡覺之時,彎起膀子做為枕頭,便可以安眠到天亮,而人生的快樂,就在這種簡單起居中體會出來,如何一個人活在世界上,為了金錢權勢,作出不合道義無恥的事情,這種虛相富貴,對我來說,就像是天上浮動的雲一般,不可靠、不實在。」
孔子看穿人生百態,無非是無窮的慾望在作怪,世人汲汲營營,求取功名利祿,便如浮雲一樣,緣至則聚,緣盡則散,變化萬千,而無法捉摸,所以孔子把物慾減少到不能再少的程度,盡其心力於傳道、授業、解惑之工作,發揮其愛心,做「道」的播種者。
物慾淡薄的人,便可以在精神領域獲得補償,唯有如孔子、顏回般不受物質環境的影響,才能成就其偉大人格,眾修須謹記效學也。
 
五十一、問:有很多人,一到年老,便不再充實自己的知識,變得老朽無用,固執己見,毫不可愛,這是什麼原故?
 
答:現在人一旦出了社會,便把書本放掉,一天到晚,就想如何賺錢,經過沒幾年,全身滿是銅臭,說起話來,生意經頭頭是道,論修養心性,則是毫無興趣,偶而上廟裏拜香拜佛,祈求的還是錢!錢!錢!
現在是道聽途說的人多,能看書充實自己的少,不但是老年人,就是年輕人也是如出一轍,以致於喪失中心思想,生出無明固執之心。
有人說,年輕人跟老年人之間有代溝,吾說此溝,並非真溝,是雙方各執己見,私心慾望,造成分裂,年老的沒有新知識與觀念,年輕的不了解古老思想,新舊折衝,當然不能「可愛」了。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就是說,葉公曾經問子路:「孔子這個人怎麼樣呀!」
子路答不出來,這件事情被孔子聽到了,便對子路說:「你為什麼不答覆他如此說呢?說孔子是一個為了求學問,發憤用功,連吃飯時間都忘掉,當他於德業上,有所獲益之時,竟快樂得不知什麼是憂愁,他是如此的精進,就是年歲漸入老年了,還是不在意,而求學不懈呢!」
俗言:「活到老,學到老。」於日新月異時代裏,不論是年輕、年老,都須要不斷的吸收新的學問,才跟得上時代的轉變,不然的話,這種無形代溝是永遠難於消除。
孔子太用功,而不知老之將至,所以他能教出許許多多的青年才俊之士,為後人敬仰,這便是他老得可愛的地方。
年輕人也有年老的一天,應具備「敬老」的美德,多學習固有的文化思想,不要認為老大無用,每一位年老長者,皆有其年輕時期的輝煌歷史,只是際運不同,才有個別晚景,過去的經驗,都是現階段年青人寶貴資料,只要年輕人敬愛他們,這些寶貴經歷,將會一一傳授給你的,如果再把這些經驗吸收、整理,就會變成你的學問,這種用歲月換來的知識,是書本上所沒有。
實際上,最聰明的年輕人是樂於親近年老長者呀!
 
五十二、問:孔子的學問如此淵博,是如何得來的呢?
 
答:人的年壽是短暫,有生之年所學到的知識,是很有限,為了吸取更多經驗,必須向五千年古籍中去學習了,如果你把五千年來的文化都消化了,那麼你的人生就好像是五千多年累積而成,就是你等於活了五千多歲了,是承先啟後大導師,對於未來的各種演變,自然了如指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曾自謙:「我並不是生下來就是天才智慧,而是喜歡追求自古傳下來的文化,努力研究傳統的精神內涵呀!」
中國人與西洋人於文化演變方面,是大不相同,中土文明,建立在精神上的突破,古人創意到了現在還是一針見血,契合時弊,了解古人所說,可以改善今日社會風氣之頹廢。而西洋文化是基於物質上的轉變,物質文明對精神文化影響很大,結果產生以物慾為出發點的思想潮流,到現在已經造成世界上極大的不幸,中國文化才能領導世界文明,身為中土人士,不要再自暴自棄,原子彈雖可怕,還是須要人來操縱!挽救人心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五十三、問:眾生相,形形色色,都可以為師,此何以說?
 
答:孔子看穿人類傲慢、自大的心理,對於比自己好的人,產生「我慢」之心,也許表面上恭維,其內心則是想著:「有何了不起,看我的!」到了最後,就越覺得別人真是不行,我最行,這是世人最要不得的劣根性。
所以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說:「如果有三個人走在一起,裏頭必有可以做我老師的,比我好的那位固然可以做我老師,比我差的那一個人,也可以從他身上,發現不對的地方,使我能夠反省、檢點,不要犯和他一樣過錯。」
「三人行」是比喻而說,乃是表示多數之謂也,故可以解釋為「每一個人」或是「人人」都是有讓我學習、警惕的地方,使我的行為品德趨向完美,這些不就是我的老師嗎!
社會是真正求學問之處,書本學來的知識,若是沒有社會來印證,則變成空泛而脫離實際。但是一個人,如果處處輕慢他人,無異是阻絕人生上進的道路,將永遠停留在固執與自我陶醉之中。
 
五十四、問:世人地域觀念偏狹?常常為了省籍問題,影響對人對事的立場!
 
答:老衲常說,為人子拜祖先靈牌,是為什麼?乃不忘其源也,神主牌是一代傳至一代,其事記錄祖先的出處與來源,牌面上亦有標明:○○堂○氏列祖列宗靈位,由堂名可以追尋出,中土人士皆是來自一家。其地域差別將可以不政自破,如最近的彰化縣陝西村受人注意,還是由墓誌以及烏面將軍的祭祀而發掘出來的,孔子注重慎終追遠、祭祀天地、敬天法祖,其意義亦深遠重大。
世人無知,耶主浩嘆,奈何人為逆天,燒神主牌、毀神像,無異中斷中土根本,但看火焚祖先德,油澆神像燃,烈焰升空,紅光一片,鬼哭神號,後生精神何在,破偶像乎!嗚乎……老衲不禁老淚縱橫,奈何!奈何!
中土本是五教相容,不見乎!台疆寶島鸞堂林立,倡五教同源,而眾修見神像即行禮敬,對於外來宗教,一律海量兼收,現在卻因為各派教義的原故,把信仰分得四分五裂,各據小集團,冀求「得道」,此合理乎?仔細想想吧!
 
五十五、問:論語裏面有記載如下: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答:孔子這段話就講到地域問題了。
互鄉是當時一個風氣很不好的地方,對於外地人非常歧視,很難於交談,所謂「互鄉難與言」此之謂也。
有一個住在互鄉的年輕人,求見孔子,孔子也接見他,並且鼓勵他繼續上進,可是孔子的弟子卻認為互鄉人那麼壞,孔子還指導他,簡直是想不通!孔子知道這件事情就說:「凡是肯求上進的人,我一定會指導他,使他進步,而不會拒絕他,使產生退怯之心。」又說明:「你們也是太過份,地域偏執觀念太大了,怎麼可以抱持這種狹窄的胸襟呢?如果一個曾做壞事的人,現在他改過遷善、重新做人,他就是好人,不要再挖人瘡疤,追究他以前的種種過失!」
教育的態度,是不究既往,鼓舞人心上進。做人的評論,是不可以執偏狹窄的地域觀念,眾修切記!
 
五十六、問:「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是何真意?
 
答:「奢」不單指的是物質上富裕、浪費而已,其深一層的解釋,則是思想上放逸與懶散。
這句話就是說:喜歡揮霍金銀、奢侈享受的人,或是思想開放、桀傲不馴,就往往便得「不孫」,一點也不守規則,而放蕩無度了?還不如保守勤儉、腳踏實地、慎重行事的好!
俗言:「由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現代的人生活離不開電力,從吃飯到睡覺,食、衣、住、行,非「電」不足以維持,若是有一天全面停電,必產生混亂,無法適應,與古人相比,現在人是「奢」,古人是「儉」,享受電力的奢已經太久了,突然停電從儉,則必無法忍受。
再舉一例,於精神生活來說,古人訪道,必也爬山涉水,求明師指點,而現在鸞堂,道場林立、善書又多,句句道破天機,這些都是古人夢寐以求的寶物,可是現代人還嫌看書麻煩,走趟善堂要別人三邀四請,世人到此時,還舒懶如是,真是可惜!可惜呀!
 
五十七、問:有人外貌恭敬,心藏利刃,有關此事,請開示?
 
答:王莽還未篡位之前,頗有禮節,當時朝廷官員對他非常稱讚,俗言「禮多必詐」結果奪取王位,把國家搞得又糟又亂,禮節是修養的表現,但是沒有內在的真誠,則顯得虛偽、繁褥不安。
孔子也說:「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就是說:恭、慎、勇、直是美德,若是不經過內心的修養,就會變成虛偽、無能、衝動、無智,太有禮貌反而是辛苦不安,太謹慎而沒有節制,則變成窩囊廢,勇猛而沒有理智的思考,就會遇事僨事,造出逆亂之事,坦直是好事,這種人雖然剛強不屈,若是缺乏人際間的觀察能力,往往會得罪別人,遭小人陷害,反而無智。
孔子認為做人做事,只要把握大道原則,處世應對方面,不要過於強硬,宜兼顧情、理、法,也不是要隨俗而轉,而是因俗轉智,藉著人緣關係,引人入道,轉法輪,不為法輪所轉。
 
五十八、問:孔子曾經稱讚子路,有氣魄,不逐流俗世之虛榮,此事出自何處?
 
答:孔子說:「衣蔽褐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是講求勇猛、粗狂又很有俠氣的人,孔子說他很有氣魄,要是有富人穿昂貴的皮袍,而他只是穿破舊價廉的普通袍子,並站在一塊的話,他會絲毫不覺得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因為子路是個心中坦然,不把功名富貴看成一回事的人,而且對人、對事不貪求、不爭功,若是每個人都有這種修養的話,雖是穿得破舊衣服,還是能夠顯出他的氣質呀!「自形殘穢」,對許多人來說,也許已經是經驗過了,老衲破衣舊袍,不但自由自在,並且快樂逍遙呢!世人重視表面虛榮,很多人「自覺不如人」的原因,竟是物質享受,衣著起居上的炫耀,輸給別人之故。人與人間相處最能令他人欽敬的,不是外表虛飾,形質是容易使人日久生厭,唯有內在修養而產生的氣質,始能愈久愈甘,越是覺得其人格偉大之處。
 
五十九、問:「意志」是決定成敗的原因,若是喪失「意志」,不論外緣助力如何強韌,必歸失敗,是吧!
 
答:「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是,確立堅定不移之中心思想,有此中心為歸依,自然處世有則,不會動搖本身的修持。
故孔子說:「作戰之時,只要把主帥擒來,自然中心點散亂,而整個崩潰,但是對於有氣節、有志向的人,固然可以辱其身,卻動不得他的精神」。蘇武牧羊北海邊,文天祥正氣凜然,岳飛精忠報國……這些歷史上的忠臣,雖朝代變遷,歷經幾百年,其精神猶存,元、清兩代曾滅亡宋、明兩朝,國家算是完結,但是國魂不滅,結果民國成立,中華民族又站起來了,是何因素促成的呢?
即是黃漢國魂也!古人亦有「國可滅,史不可滅」的說法。「史」代表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精神,就是憑這一點「魂」終得以復國建國」。
現在,有很多學者,好專業熱門知識,對於「文化」反而不予重視,其結果是讓外國學者來評註中國文化,甚至歪曲中土文化精神,可不慎乎!
 
六十、問:有些事情所以不能一時明察,就是因為太親近,關係較為密切,反而遮蔽自己的判斷,是嗎?
 
答:一個人最容易出錯的地方,並不在遠方不可捉摸之敵,而是淺近潛伏在四周的親近,這些親近,也不是可以整垮你,常常是由於偏信短視,與不易察覺之危險,今你無意中一再犯錯,終於陷入漩渦之中,無法自拔。
孔子有見於此說:「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唐棣是一種植物,它開的花反偏在一邊,孔子看到這種花,有所感慨,他認為太親近的事情與人物,若是不經過理智公正分析道理,便容易受到感情因素的影響,而失去判斷能力,其實真理就在四周圍,只要多仔細想想,道理便在其中。歷史是一面鏡子,反映人生百態,聖人之有先知明見,乃在於能夠善觀人心,看到事情演變,就可以知道將來必得到的結果是什麼,眾修多研究歷史的進化過程,鑑察現在人心的趨向,自然可悟大道真機。
 
六十一、問:孔子一生修養當中,有四個處世原則,請開示?
 
答:此即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毋意」;就是只要合情理,假使別人有更好的意見,他就會接受。
「毋必」;不要求事情必須做到什麼結果,只要盡心盡力、誠誠懇懇、腳踏實地,做到那裏算到那裏。天下之事沒有「絕對」、「一定」的現象,事成不成,但看機緣,盡人事,順天命則是。
「毋固」;於不脫離大道真理原則之下,不固執自己成見,所謂擇善固執,是做人做事的根本,此擇「善」之善,乃是合乎真理,順應天然之謂,並非堅持自我主觀上的對錯。
「毋我」;佛家有言:「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此破四相的修行,即是毋我最大至極也。憫人愛物,為天下眾生謀幸福,引歸正道,是眾修的使命。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為人處世,所必須具備的美德,天下之事,甚少能合乎己意,然而只要能不違背真理、合乎人性,都是可以有伸縮彈性,太強硬,反而阻礙大道運行。
 
六十二、問:子曰:「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的真意?
 
答:孔子說:「為君子的人,他是先愛敬其親,然後向外擴張,達到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境界,從親親之道,發揚至整個社會風氣,人人自然而然有仁義之心。」
「自古忠臣,出於孝子之門。」「乎孝,始於尊親,終於事君。」中國孝道精神即在其中。
中土眾生,講孝道,是由孝順雙親開始,雖然含有「私」意,但是此私心是大孝的起點,此何以說呢?私親之心,可悟人人皆有親情,人人既有親情,何不轉愛我親之心,成為愛天下眾生之思,大凡忠臣能為國家盡忠,都是發源於此。現代有許多人,對於自家人,十分冷淡,卻到處傳博愛,為宗教奔波,這種作法則是本末倒置。西洋有種風氣,熱衷朋友之事,而棄雙親於不顧,不喜談孝親之事,認為是落伍過時之事,卻不想想天下間,恩情最大的人是誰?朋友道義,能及父母之萬一乎?
孔子明白告訴後人,凡是為人,生於人道之間,應有做人根本,它便是「孝親」。
 
六十三、問:現在教育普及,讀書人到處都是,請示「讀書人」的真意?
 
答: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就是說:「讀書人應有讀書人的風範,必須開放胸襟,站在公正立場,遇到事情才能有理智的判斷與見解,並且還要為了繼承先人的文化,挑起承先啟後重擔,朝著真理的大道,不停的走,拿仁民愛物之心為個人責任,雖然沉重異常,但還是下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那麼這個人已經是離大道不遠了。」
讀書,是人生的大事,有擔負大道的責任,故須先恢宏學人氣魄,再繼承法統,開啟後人。
現代人,讀書太普遍,對於讀書的意義,也不明白,往往把書本變成「工具」,知識換為鈔票,由於美鈔值錢,故連帶的把洋風提高不少,拜金之下,亦不管傳統與否,所謂「弘毅」早已不存,今日眾修讀此文,老衲要勸各位,努力把「傳統」灌注到現代的科技洋風之內,則法統可存、精神不滅。
 
六十四、問:何以是社會動亂的源起?
 
答:孔子曾說過有三種情形:
第一種:「好勇」;如民族缺乏教育修養,而生暴戾僨懣之心,是暴虎馮河,意氣用事。
第二種:「疾貧」;突然經濟萎縮,大量人口遽然失業,百姓受不了貧窮之苦。
第三種:「人而不仁,疾之己甚」;就是人民沒有正確中心思想,受不了物質上的引誘,產生道德衰敗、頹廢風氣,以及不良生活習俗,這是教育上的敗筆,傳統文化沒落所致。
所以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己甚,亂也。」這句話就是社會不安的解釋。
平常人就應該修持精神上的涵養,對於物質上需求,能儉則減,不必與人相比,虛榮競勝,則成為物慾奴隸,能超然不動心性的人,始能享受到人生真正富足。
教育上,首重民族性以及傳統文化的薰陶,確立民族之精神地位,則一旦國難,必有一共同指歸,聚合為一股無堅不摧的力量,現代各國內亂紛然,皆是欠缺民族大義所引起的呀!
 
八卦山釋迦佛祖 
 
天真堂,傳八卦山之法脈,奉西天佛祖旨意,辦理出刊善書之工作,猶如濁世明燈,引迷入道。
此天真堂何在?眾修若觀是書,有所覺悟,天真道場,即在你心中,你則是天真堂的堂主,因此之故,天真道場,但傳道脈心法,不以形相廟堂自居,若是發心傳道,不妨把家堂變為天真弘法道堂,度己度家人,於是乎,推而廣之,傳真道心法,於每個角隅,則天真大道興,社會將可太平。
眾生禮拜之處,皆是天真神聖,其中最大者,為佛祖所師,不位於何方,偏佈虛空,言先天也好,言後天亦善,如果要強為指明正確位置,卻是無從下手,遠在天邊無眼界,近在眼前無時有,心急了!
喂!是何方!快講呀!
吾說:
心急是念頭,無明迥轉是。
方寸找道路,乃見佛祖處。
 
己未年十二月初三日
降跋於八卦山天真堂
 
新聞局局版台字第二一七五號
 
發行所:彰化八卦山天真堂
倡印者:天韻善書出版社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最後更新 ( 2013-11-17 )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