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省紅心字會時期(公元1992年~1997年)
文章錄自『台灣省紅心字會會刊』
著作者:理事長楊緒東醫師(光贊)
修行、修道、修什麼?
這卷是講我們做人的「責任感」與「天命」與「修道」的關係,有人對我講,他說:一個人能夠「無怨無悔」的付出,做很多的犧牲奉獻,例如母親對子女的付出,或者是一個人對於社會的公益熱誠,他雖然有挫折感,卻能堅持付出他的心力,或許有人會說,現在當市長、縣長、宗教的教長、道長,他們的付出並沒有物質上的享受與回報,也沒有有形的獎勵,為什麼要不斷的來服務人群?被服務的這些人群甚至於毫無感恩之心,反而會誤解彼此的善意。
這是因為人對人的「責任」,一個有責任的人,才有生存的價值,一個人對人的「責任」,如果又加上人對天的「天命」觀念,以及「天命」的繼承,就是說這個人領受上天給他的「使命」,然後為了完成上天賦予的「責任」,他不但以人的方式要對人做出總總的付出,還要以「天」的立場對人間做出更大的犧牲奉獻,他慢慢領受到無形界、自然界賦與的力量,他可以變成一個精神不退縮、心裡健康、永遠在接受改革、鞭策的超人,那麼他是「天使」、「菩薩」。
有人會問,自然的運行,就是一種生、老、病、死、住、壞、空的現象,本來就會如此!可是如果本來就會如此,也就不必有春、夏、秋、冬,事實上循環的過程是一種奮鬥、改革、積極、向上,不停頓!一個人一停頓了,好!就像我穿夏天汗衫,我停頓在夏天,然後慢慢秋天、冬天就受不了,會被自然所淘汰,就是你不跟著自然界的運轉,而激勵自己的話,你一定被淘汰。
人的思想也是一樣,人的思想非常需要檢討的,一個人的思想從年輕積極改革的激烈狀態,到了年紀大了,就變得保守、退縮,然後延伸到癡呆症的局面,那表示什麼?那表示這個人的體力隨著年紀老邁了,精神也跟著體力消失了,很多人認為這是自然的現象,如果這是個自然現象,這些老人不值得欽佩,一個人老了,就變成廢物,應該被除掉,是這樣嗎?為什麼人家說:老而彌堅……老道長。
▲修行老尼九十幾,讀書寫字、悟參機。
老人是知識的寶庫,有一批人年輕的時代就懂得修道,修道的過程就是盡量把生活的腳步修得和自然產生同步運轉,到年紀大的時候,他經歷的累積,以及他腦筋的力量激盪,產生一股動力,不但沒有老化,而且走得更快,為什麼?雖然他的肉體有休止的時刻,但是精神沒有界線,所以為了肉體在結束以前,他的精神力得到更大的發揮與突破,他不斷的衝刺,到了某一天,他換另外一種方式,進入無形界跟天地一樣同步在運轉!參贊宇宙的運化,這才叫做「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道理。
所以一個人了解「天命」,他就急於要趕快來完成使命,急於把事情做完,急著找自己的定位,以及急著找一些目標來做,在天運逆轉的時刻,天上會派老師下來,上帝就派 首席使者(師尊),他下來「救劫」引導「天命」的目標在那裡?我們有各種不同的目標跟目的,有做不完的事情,不要說是「天命」,說「人命」就好了,一個人生下來的「生命」有多長?每天吃、喝、拉、撒、睡,嘿!也很
快的就過了一生!這個人的價值在那裡?他的責任心在那裡?好像天地之間培養了一條蟲,這一條蟲把樹葉啃光了以後,就準備要死了,牠有什麼貢獻?牠留下的就是一堆殘渣。
人的重點,修道的目標,是放在對於人類,對萬物的責任感,就像是此生此世要完成一件大事情;比如說:急著要趕快建一個房子,我們拼命在做,為什麼?因為要限期趕完。什麼限期趕完?就是在有限的生命裡面要把它完成!因為要在有限的生命裡面趕完它,所以會拼命去做,他沒有考慮到別人會不會給他鼓勵、加油,也沒有考慮到房子建好以後要得什麼獎,沒去考慮他做這些事情以後要付出多少代價,所以他不斷付出,不考慮其他問題,這就是「責任感」在驅使他,推動他。
有許多偉人,他認為對「天」的使命,對「事」的信用,對「人」的責任,沒有完成,他很慚愧!因為他受到阻礙。例如文天祥,他沒有把敵軍打敗,被敵人捉去了,所以他很慚愧,他愧對於天,愧對於民族大義,愧對於老百姓。他自己本身選擇一條路,這一條路足以讓他表明心機!這是什麼?就是臨死不屈!所以要養一個人太簡單,但是要造就一個人要有眼光,要養一個人給他三餐,但是「人的格」要讓他發揮出來,要讓這個人知道責任是在那裡?這非常重要,一個人生出來不是只有吃吃喝喝,而是你把責任感放在那裡?
▲道場就是戰場,誰能克服心理障礙,誰就當家。
有人問我,他讀佛經,聽很多修行講,都說佛是最大的,有誰比祂更大的?看人家在拜天公,拜天公的人他說天公是最大最大的,後來又碰到一位回教徒,回教徒他說阿拉是唯一的真神,祂是最大的,又碰到一位基督教徒,他說上帝是最大的,又碰到天主教教徒,他說天主是至高無上的;如果每天為了宗教信仰在講,那個神才高?那位是真的?那個是假的?你的道理好不好?我的道理好不好?這個都是浪費時間,自不量力。
天上的仙佛、菩薩都來到人間要參予人的事務,因為人間是感情的世界,是負擔責任來到人間,就是說明「願力」的負擔。天上不分什麼宗教,是人在分的,是為了適合各種不同的人,才來分宗教,因應人間的地理環境、種種習慣,才用不同的派別個別施教,在天上都是一樣,仙佛帶了一些「承諾」跟「責任」來到人間,還是一樣要做人,自古以來,所有的宗教家都一致認為每一個人都平等,每一個人都是天上來的,可是有的來了以後,回不了天;有的人來了以後,迷惑於人間種種事項,太固執了,被迷惑了;反而比人還不如。
推究到每個人都是天上的仙佛,天上的仙佛不忍心眼睜睜看著人間淪亡,祂要來完成祂的責任,所以祂付出祂的心力,這是「天命」思想的來由,因為要完成「責任」,才有「救劫」的行為,為什麼要來人間?就是人間有「困難」、有「劫難」,祂領受「天命」到人間來「救劫」,我們天帝教就講這個道理,不是去比那一個最高、那一樣最大,我們也不必執著氣天、無極天、理天、三十三天、三十二天,如何的景況,也不計較陰曹、地府、天堂、西方的好壞,我們只針對你一個人在人間有沒有完成天上所交給你的責任。
▲師尊傳法、教化群倫,其精神貫注,行靈肉之大佈施。
師尊不惜運用他的法體,向我們打開「天門」要打開「天門」就要耗「氣」,他要栽培這一批學生,用的心力,是一般宗教大師的百倍、千倍以上,一般宗教大師只是用身教、用「口」、用「嘴巴」來談,那有像師尊用他「累世」修下來的「靈炁」、「金光」「真炁」來調教我們,還號召了無數的「上聖高真」,來參予調教我們這些同奮的任務,看哪個宗教有這樣?
有所謂「道長」自創派別,做些看得見、看不見、行不通、行得通的「靈通」,搞那些東西,不必講責任感的,不講要怎樣去「救劫」,他把「救劫」變成一種虛幻的魔術一樣,在玩弄!現在的人為了好奇,為了某種心理上的補償,去追求異端的東西,搞得社會亂七八糟,有很多精神病患,大家還認為他通靈,會去向他求問;我們為了盡一點力量在人間,一天又一天的消逝,生命中的「閒」功夫太少了,還有空去搞這些怪力亂神,我就想不通了!所以天帝教的同奮絕對不要跟人家辯解什麼,地位比較大,程度比較高,不要去跟別人計較,你自己有多大、多高,你盡了多少力量,這樣就可以了。
我們賺錢幹什麼?我們賺錢是為了弘法、宏教!「宏」天地的教義,喚起大家有「天命」的觀念與「救劫」的「責任」。這是我們天帝教要做的事情,我們不要去跟人家辯論,到了天上會是在那一天?無極天?氣天?無形中會替你做安排,你做到那裡,就到那裡。也不要跟人家談什麼功德、福德,談不上這些事情,這個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你發的「願」大,當然做的更辛苦!你不發「願」,偷偷摸摸,也能夠苟活,什麼良心不良心?道德不道德?更不是我們斤斤計較的內容。
我們對「天」有承諾,我們是天上下來的人,「救劫」行動是超道德的、超良心的,超過三世的,唯一的目標,就在這短短生命形態裡面完成,你應該趕快去做好你應該做的事情,這樣就好了,不計較什麼,不必談玄論道,或者是講別人閒言、閒語,沒時間啦,時間太短啦,沒有空閒的時間去計較這個。
我們要記得,我們沒有明天!所以要盡量把今天能做的事情幹完,要這樣拼命才可以;一個人會煩惱「天命」,煩惱自己做不完的工作,他的頭腦絕對不會老化,也絕對不會神經病,只有每天把腦筋塞在牛角尖裡面,煩腦那些雞毛蒜皮小事,瑣瑣碎碎的雜事,人跟人之間的磨擦,言語的刺激,這些人因為思想一直往尖端擠,所以他會被塞死了,腦筋就壞掉了,腦力是放散的,如果腦力用到牛角尖裡面,他這個人會「瘋狂」,因為他的思路越來越狹小,會固執不通,引起氣惱、失眠、精神錯亂,所以我奉勸各位,了解「天命」與「救劫」的意義,就是如何去做而已,做了多少最重要。
▲心中的道場,無限大,外在的道場有其限。
有人講:我已經了解自然的道理,要成為「莊子」一樣逍遙,遊戲人間,我說那時代已經過去了。莊子那時候是搞不出名堂的時代,我們人可以在思想上屬於「方外」,就是說思想上是逍遙的,但是在行動上要具體,因為這樣也許能夠讓我們精神方面,得到某一些放鬆,所以以「方外」之心,行「方內」之事,什麼是「方外」?「方外」就是「人道」以外,「方內」就是「人道」,就是物質界、現象界、有情世界,「方外」是自然、無情世界、超然於現象,但是要知道現在你的思想很高超,是「方外」了,可以不理人間的事情,認為人間這些人太笨啦,為什麼在那邊爭吵,但是你吃的是人間的東西,用的是人間的東西,享受的是天、地之間給的,天地長養你這個人,你要怎樣去回饋?可以無條件奉獻給你嗎?你不慚愧嗎?所以有「肉體」就不能「方外」。
古代很多的修行,悟了道,知道宇宙的道理,他就趕快放下身段,行「方內」之事,他不會避居人寰,因為避居的時刻,是讓他對未來的眾生、百姓、萬物,做更多的服務,給他更多的領悟,來做更好的教化,他不休息,他領悟到了!他又回到人間來,做他應該做的事情,這是「責任」!
能享福嗎?享到真正的福氣嗎?沒有,因為「福氣」靠不住,「福氣」本身是過去受苦、受難的回報,所以你把「福氣」享受了,會在未來受苦、受難,種下很大的「果」,自古以來講「平常心」有它的道理。修行悟道的人了解「天命」與「救劫」的觀念,所以對於人生的「無常性」,以及「因果」的關係,能夠「融匯貫通」,所以他無所謂享受不享受,無所謂好跟不好,無所謂貧窮跟富有,這種「心」,才是「方外」之「心」。
他的行動就是因為有這個心態,所以才能夠在付予行動的過程,忍受很多所謂的挫折、失敗、打擊,他認為這是應該的,對生死也是這樣。我為了完成我的「天命」無所謂生死,我盡量做,有恆心的做,我不考慮生死,死了!就是說這個階段完成一部份,也許上天另有交待,活了!上天認為他要做得更多,既然看破生死,則其他所謂的是是非非也都非常淡薄,不會為了這些東西,忘了他最主要的目標。
因為人是不定性的,他是因為有這些不定性、不穩定、不確定,對人本身也是最大的考驗,所以在行「天命」、「救劫」的人最難能可貴,更顯得這些人得天地之所鍾,同奮成為「宇宙天命」的「救劫使者」當然得天獨厚,一生一世,要如何完成「責任」,要常常「摸摸自己的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