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0140111自由時報  對!這就是主流民意
台灣印象 -
作者 自由時報   
2014-01-12

民進黨公布「二○一四對中政策檢討紀要」,認為「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基本立場與核心價值無須改變,現階段並無討論提出新決議文的必要。黨主席蘇貞昌指出,民進黨當年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任何現狀的改變都須經過全體台灣人民公投同意,現今國號為中華民國等,這些決議都是經過時間的淬鍊所產生。事實上,上述台灣主權的論述,正是當前大多數人能接受的「台灣內部共識」。

所謂的「憲法共識」、「凍結台獨黨綱」,未列入這次檢討紀要。有人認為,人民普遍認為民進黨兩岸政策不大明確,沒有讓人很有感。這真是一大迷思,台灣人民要的,就是確保主權獨立現狀,捍衛民主、自由、人權,民進黨的對中政策要怎樣改變,才能讓人「有感」呢?難道是要像國民黨那樣接受一國兩區,搞到台灣人民普遍「有感」於台灣即將被併吞嗎?馬政府的中國政策,背離了主流民意,唯有老共按讚,難道這是讓人很有感的目標嗎?

「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公布後,中國國台辦發言人立即回應批評說:這份檢討紀要依然頑固堅持一邊一國的台獨立場,以所謂國家安全阻礙兩岸正常交流,以所謂核心價值煽動敵意和對抗。中國發出批評顯示,民進黨的對中政策主張,守住了台灣的立場,沒有為中國統戰開方便之門,站在台灣的角度是應該予以肯定的。相反的,如果這份檢討紀要讓中國「有感」、讓中國視為「一個積極的信號」,則民進黨必定會開始讓台灣人民非常「無感」,一如整天陶醉於終極統一的馬英九。

近年來,各種民意調查都顯示,國人主張「獨立」的比例,都是當前的主流民意,「統一」只有極少數人接受,而且那些人仍希望保有生活現狀。顯然,民進黨的主張是多數人的主張。問題在於,民進黨明明比國民黨接近主流民意,為何卻拿不到主流民意的票?其原因不外乎,國民黨擁有龐大的黨產、專職的組織,甚至對司法、情治、軍警的高層擁有實質影響力;再加上對岸有一個國民黨的兄弟黨,也在運用包括武力威脅、金錢利誘在內的實質影響力,介入台灣政治,尤其是總統大選。

所以說,上次大選後,民進黨出現所謂「敗在中國政策」之論,並不是完全正確的分析。至少,大選最後階段,國民黨、馬政府利用所謂的「宇昌案」抹黑對手,連擅改公文的手段都用上了,這跟「敗在中國政策」有何關係?過去幾次大選,中國總在投票前夕恐嚇台灣人民,結果卻適得其反,迫使中國介入大選的伎倆從「明槍」改為「暗箭」。而國民黨也總是在大選期間,掩飾其「統骨」,披上「獨皮」,來騙取主流民意的票。易言之,每逢大選,國民黨便抄襲民進黨的主權論述,民進黨哪是「敗在中國政策」?

誠然,台灣與中國都在變,國際情勢也在變。面對中國的併吞野心,台灣要以靈活做為生存發展。但,變的是策略,原則是不變的,台灣的主權沒有討論的餘地,不能為了討好中國而自我矮化。反觀中國,其對台灣的併吞意圖是永遠不變的,只有統戰分化手法隨時調整的差別。國民黨、馬政府的「與時俱進」,把自己從「中國國民黨」變成「中國的國民黨」,非常值得民進黨警惕。老實說,從過去執政八年,到現在在野五年,民進黨最大的課題還是「民生」兩個字,思考加強國計民生的政策能力,才是重返執政之路的正確方向。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