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首頁
20140115自由時報  冷靜省思「柯文哲現象」
台灣印象 -
作者 自由時報   
2014-01-16

政壇出現「柯文哲現象」,政治素人之民調反而高於知名度及歷練能力皆佳之政治人物,此現象隱含著人民厭倦長期以來的「藍綠惡鬥」,以及對於台灣歷經二次政黨輪替後,經濟長達二十年持續下滑的不安及不滿,在「民心望治」且對藍綠政治人物不信任之際,期待出現一股新的社會公民力量,改變台灣的政治生態,然而,此一期待是否能根本解決台灣民主政治實施迄今之困境,不無疑問,理由如下:

一、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台灣社會貧富差距擴大之因,除了全球化帶來的M型化浪潮之外,執政者之施政作為傾向於財團之利益,更惡化此一現象,從大埔違法徵地、美河市聯合開發案到遠通ETC違約罰款等事件,無不顯現出政府罔顧一般人民利益而向財團傾斜之現象。

二、一般人民之利益無人代言:民主政治之民意代表本應充分反映民意,監督政府,以保護多數人民之利益,然而,當財團利益與人民利益衝突時,其結果通常是優先保護財團利益,而犧牲一般人民之利益,此觀服貿協議為了財團對中市場之利益而犧牲在台弱勢產業之利益,即足明瞭。政府及多數民意代表於財團利益與人民利益相衝突時,究竟以何者之利益為先?

三、資本化的選舉制度:民主政治雖透過選舉制度選出民意代表或總統為民服務,然其服務之對象是否確為廣大的一般人民,則非無疑,龐大的選舉經費,相較於當選後之薪資,顯然必須透過募款而得,不幸的是多數的人民並無力捐款,只有財團富人方有捐款之能力,如此一來,政治人物對於財團之依賴程度可想而知,一般人民對政治人物而言,除了得票補助款之外,僅有選票而無支應選舉經費之功能,高額選舉經費產生之「共生結構」,如何期待政府或民意代表心中有一般人民。

綜上,台灣人民與其期待「政治素人」擺脫傳統政治文化之包袱,不如致力於改變選舉制度,「公辦選舉」,降低選舉經費,打破共生結構,一般人民之權益才能真正獲得代言,制度性之改革遠勝於對個別人物之期待,試問:所有政治明星不是皆曾經是政治素人?


(作者許惠峰   為文化大學法律系主任,永社理事)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