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首頁
20140117自由時報  history? shitory!
台灣印象 -
作者 自由時報   
2014-01-18

看完「鄭南榕像炸彈客」發言全文,嚇一跳,一個自稱「一直在教歐洲十九、二十世紀民主政治發展」的史學教授,怎麼會「自由民主精神」與「自由民主價值」分不清?精神,一種無形規範;價值,一種抉擇,一種「直教生死相許」的「取捨」。

一七七五年,新大陸發表「獨立宣言」前一年,宣言起草人之一,美國革命英雄派屈克.亨利在一場永垂不朽的演講中,以「不自由,毋寧死」鏗鏘作結,驚醒了數百萬顆猶豫困頓的心靈,這是價值取捨。

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法文版「不自由,毋寧死」成為巴黎街頭最夯、最流行,震耳欲聾的示威口號,這是價值取捨。

一八四九年,死在沙俄鐵騎下的匈牙利詩人裴多菲,二十六歲,家有嬌妻,他留下轟動全世界,聞者無不動容的偉大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也是價值取捨!

再回頭看,美國革命英雄派屈克.亨利如何取?如何捨?他說:難道生命如此可貴,和平如此甜蜜,就值得以「被手鐐腳銬」、「被奴役」做為保住生命、換取和平的代價嗎?「我不知道別人會怎麼做;至於我,不自由,毋寧死!」

史蹟斑斑,多少人犧牲生命,才換得國家與同胞的自由。死,容易嗎?按照王教授的邏輯,若由她來取捨,活著最重要!文天祥幹嘛死?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幹嘛死?這跟「爸爸不給錢就自殺」何干?

(作者范姜提昂  為台灣北社理事)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