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首頁
20140123自由時報  《冷眼集》活路外交的錯亂
台灣印象 -
作者 自由時報   
2014-01-24

記者彭顯鈞/特稿

辦外交不是請客吃飯,也不是蜻蜓點水為訪問而訪問,而是要用心經營。「凱子外交」固不可取,摳門不給也不是辦法,馬政府「活路外交」的消極被動,本身就是最大的問題。

馬英九的外交政策標榜「外交休兵」,不與中國競爭邦交國,骨子裡就是大中國思維之下的「偏安心態」,奠基在中國的「不挖牆腳」,只以維持邦交國數量為目標,毫無「主體性」的外交政策,充滿極大的矛盾。

「活路外交」最大的問題,就是目的與手段的錯亂。古今中外,辦外交,免不了有「檯面下」的互動,方法與手段的運用,以國家利益為目的。然而,馬一上任就宣示不搞金錢外交,援外嚴格又保守,經費腰斬再腰斬,搞混了目的與手段的輕重。

「活路外交」根植於中國片面的善意,無疑就是最危險的政策。中國近年來有計畫、砸大錢、派人員,大動作搞外交,台灣多少邦交國早想別抱「中國」?因此,馬政府以「兩岸關係優於外交關係」的思維辦外交,絕非「活路」而是「死路」。

辦外交絕不是請客吃飯,兩國邦誼的維護在於「理性的利益計算」,當中國給的更多更好,要如何責怪友邦變心?沒有「主體性」的外交策略,等到發現情勢不對,才急著想要給錢,絕非長久之計。

台灣想在國際上立足,維持與邦交國的關係,金錢雖不是唯一的手段,但走在中國因素底下消極又被動的「活路外交」,顯然更禁不起考驗。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