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首頁
20140222自由時報  產業外移讓台灣從「龍」變成「蟲」
台灣印象 -
作者 自由時報   
2014-02-22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坦言:我早就不認為還有亞洲四小龍這件事,亞洲四小龍已經是過去的說法,不適合再強調。他說,我們不應該再停在過去的光榮,要努力追上世界潮流。諷刺的是,馬英九總統不久前才大言不慚:「過去五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是亞洲四小龍第二。」如果依管中閔的觀察來檢驗,大家應該可以合理質疑,他的老闆不僅還停留在過去的光榮,而且不知道從哪裡胡謅出一個「亞洲四小龍第二」來唬弄人民!

亞洲四小龍已經是過去式,這應該符合大多數人的觀察,也戳破了馬英九自我陶醉的謊言。不過,管中閔對於台灣為何落後新加坡、韓國、香港的分析,卻仍然犯了馬政府上上下下都犯的錯誤。實質薪資倒退十六年,乃是台灣經濟向下沉淪最好的寫照。而這,是誰造成的?不必多說也知道,就是這五年多來執政的馬英九。馬英九擔任總統兼國民黨主席,國民黨佔立法院絕對優勢,完全實現了馬英九盼望的「完全執政」,因此,他當然要為執政失敗「完全負責」。

五年多來,馬英九的大政方針,與過去的政府有極大的差異,那就是,鼓勵台灣的產業、資金、技術與人才前進中國,甚至高喊「開放是常態、管理是例外」的口號。現在,ECFA沒有帶來當初打包票的「台灣經濟ㄟ擱發」,馬英九卻歸咎於對中國開放不夠,於是又進一步積極推動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姑且不論那些都是自我矮化國家主權所換來的,那些對中「開放是常態」之舉本來就是摧殘台灣經濟的元凶,也因此導致馬英九六三三承諾淪為芭樂票。繼續擴大錯誤的政策,對台灣經濟是利是弊,不問可知。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當台灣的企業一窩蜂往中國跑,即使總部留在台灣,但創造的工作機會絕大部分在中國,而不是在台灣。當台灣的就業機會減少時,勞工的薪資所得必定會往下降。相對的,那些企業到中國投資,受制於中國政府壓力,逐漸調高中國勞工的薪資。這樣的趨勢到甚麼程度才會停止呢?按照「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這樣的趨勢,最終會導致台灣勞工的薪資,等同於中國勞工的薪資。換言之,就是台灣的薪資水準被中國的薪資水準拉下來了。目前,台灣的實質薪資雖已倒退十六年,但不幸的是,倒退的趨勢還在進行!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指出,南韓將重點放在產業轉型、技術研發,台灣則太相信開放及技術移轉,結果造成產業外移、製造潛在競爭對手,讓台灣經濟陷入困境。這是經濟上的分析。另一方面,馬英九把「中國化」跟「國際化」畫上等號,根本只是要把台灣原有的優勢,源源不斷輸送到對岸,幫助中國發展經濟,而其中的政治意圖便是終極統一。一如明知有「國防空洞化」之虞,也要強行推動「募兵制」,馬英九「台灣經濟鎖進中國」之舉也暗藏了「反獨促統」的居心,至於經濟民生皆可為之犧牲。

近年來,馬政府與某些企業人士,每將台灣經濟困境歸咎於勞工失去以往的勤奮精神。事實恰好相反,由於失業率居高不下、實質薪資所得每況愈下、政府帶頭大量使用派遣人力等,台灣勞工實際上是要比過去更勤奮才存活得下來。真正的原因,在於馬英九的政策錯誤,而且一意孤行拒絕修正錯誤政策,讓勞工、全民備嘗苦果。此情此景,馬英九還自我吹噓說,他在六年前競選總統時,即提出以「尊嚴勞動」為核心價值的政見及政策主張,並於上任後逐步落實。這種「尊嚴勞動」,真是讓台灣勞工敬謝不敏啊。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