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紐西蘭人 Allan James Shackleton
敘述228大屠殺

 

 ■ 前言

 ■ 關於作者

 ■ 譯者序

 ■ 譯者簡介

 ■ 目 錄

 福爾摩沙
  
--- 美麗的島嶼

 ■ 大陸人的到來

 ■ 陷入暴亂

 ■ 抗暴的最後階段

 ■ 餘 波

 ■ 誰的罪責 ?

 ■ 基督教的影響

 ■ 前景何在?

 ■ 後 敘

 ■ 照片集

 檔案下載

 

 

譯者序

「二二八」--- 這個台灣歷史上最悲慘的事件,不但在所有台灣人心目中烙下無可磨滅的印記,而且也凸顯了當年國民黨腐朽政權與經過日本五十年統治已逐漸現代化的台灣的格格不入。事實上,二二八事變此一慘案加之隨後而來的白色恐怖及長達三十八年的獨裁統治,恐怕正是使台灣人民決心追求獨立的原動力。而「二二八」自然也就成了這一原動力的象徵。

本書作者艾倫.謝克頓先生為二次大戰後「聯合國救災及重建署」派駐台灣協助工業重建的紐西蘭籍官員,在台期間正好碰上這一段歷史公案,於是將個人所見所聞私自記載下來,返國後整理成書,且滿懷感情的把書名叫做 「福爾摩沙的呼喚」(FORMOSA CALLING)。

可惜的是,謝克頓先生當時為了避免牽累仍在蔣氏統治下的無辜,致全書所敘事實幾無一姓名留下,使本書失色不少。但無論如何,在蔣介石國民黨政權刻意銷毀二二八史料,使二二八真相在五十多年後今天益發使人模糊的情況下,本書仍具有無比的意義。 尤其作者書中所流露出對台灣民風樸實的激賞,對蔣介石國民黨政權蠻橫腐朽的憎惡, 以今視昔,在我們紀念二二八時也許更足發人深省。

最後要指出的一點是,由於作者雖為優秀的工程師但卻非老練的文字工作者,行文敘事往往對人、事、時、地、物交代不夠清楚,加之年代已久,景況已非,有些地名甚至早已不復存在,因此我除了必須絞盡腦汁從上下文和字裡行間仔細推敲外,還必須做很多的詮釋和潤飾,並且把原著裡過大的段落分成小段,每個章節裡另外配上小標題,以利閱讀。但在原意的保留上,筆者並不敢做絲毫改動。讀者若有興趣對照文後的英文原著時,切不可逐字逐句對照,而須以整個段落為基礎。

人生有許多緣分與福氣,身為外省人子弟第一代台灣人的我,能有幸翻譯謝克頓先生此書,實為我畢生最大的緣分與福氣之一。在此由衷希望本書的出版能為這半個多世紀前的悲劇事件帶來更多正面意義。相信九泉之下的謝克頓先生也將無憾。

是為序.

宋亞伯 一九九八年六月